【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浮与沉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1579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浮与沉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浮与沉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浮与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浮与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与沉浮与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用 2 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 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 2 和活动 3 的教学。物体的浮与沉物体的浮与沉一、活动目标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二、教学过程1.活动可 4 人一组,合作进行。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 , “哪些物体会沉下去” ,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 、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

2、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活动目标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

3、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二、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 ,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感受浮力感受浮力一、活动目标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2 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

4、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分成 4 人一组。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 ;“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 12 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教学后记:学生以有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浮沉” 、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 “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认识浮沉现象,对浮力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