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599763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古诗三首指导预习:1、读课文几遍,尝试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2、回忆并背诵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3、查阅资料,了解寒食节的来由,风俗,诗人杜甫,王安石。4、学习古诗的三步曲: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抓字眼,明诗意。诗歌主要内容: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寒食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

2、,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泊船瓜洲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到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家乡) ,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从理解诗题到理解王安石的思乡情绪,这中间的重点是让学生想像江南美丽景色的秀丽,理解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也就顺理成章。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江畔独步寻花1、掌握词语意思: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留连:舍不得离开。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2、 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写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

3、飞舞、黄莺歌唱。 )3、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啼” 。啊, (景物)真啊,你看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4、你连起来说说句意。“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你知道诗人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5、如果

4、你就是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可能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景象,一定会陶醉其中,细细观赏。 )5、但是你知道诗人杜甫吗?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 。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寒食1、掌握词语意思:春城:指春日里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花: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5、处处“飞花” ,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 ,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日暮:傍晚。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传蜡烛:传:赐给。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泛指王候贵族。2、说一说诗歌的意思:暮春时候长安处

6、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 3、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讽刺了皇帝的偏宠。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 )泊船瓜洲理解词语意思:泊:停船靠岸间:隔开数重:数:几,几座。几层还:回,回家。绿:吹绿了。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一水间(jin)数(sh)重(chng)山照我还(hun)1、诗中写了几个地名?(“京口” 、 “瓜洲” 、 “钟山”三个地名)哪里才是作者的家乡?请你用图画出来。(诗的题目是泊船瓜洲 ,所以瓜洲是作者停船的地

7、方,不是他的家乡。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时写的。瓜洲在长江北岸,京口就是今天的镇江,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江相对。钟山就是现在南京的紫金山,是作者的家乡。从京口到钟也只是隔着几重山。 )2、图还需要补充吗?明月(圆的明亮)和诗人。停泊的小船。两岸的花草树木(诗中为什么只写南岸?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诗人只是突出南岸,因为南岸有自己的家,他是多么想家啊!)3、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王安石对“绿”字之前,曾用过其他字,大家讨

8、论一下他可能用过哪些官字?(到,过,至,红,来,唤,染,回,返,吹,落,伴。谅叫想,思,赶,夸,话,喜,聚,遍,迎)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绿”是说春风吹过以后,草变绿了,长江两岸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绿使你想到了什么?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绿”过江南的美丽景色。“阳春三月” 、 “鸟语花香” 、 “姹紫嫣红” 、 “生机盎然” 、 “绿满江南” 、 “桃红柳绿” 、 “春风和煦”5、这首诗前面说离家“近” ,后面又说非常想回家。既然离得那么近,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9、?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 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有些官僚的极力反对,他们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三年后,他丢掉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钟山的家中。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皇帝仍然要他进京。这年春天,55 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

10、这一天晚上,他乘船停泊在瓜洲江边。站在月光下,他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此番进京,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他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这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6、诗歌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一种情感?(对远处的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7、说说诗句的意思:从京口到瓜洲只是一江之隔,从京口到钟山也只是隔了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8、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红杏枝头春意() 。 (旺、闹、浓)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11、(动、皱、翻、起)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第六课 桂林山水课文简析:挂林山水一文,作者抓住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秀丽多姿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热切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真挚情感。全文是按照总-分- 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

12、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 ,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教学目标:1.学会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

13、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复习课文:学习、听写词语:荡漾、水平如镜、无瑕、山峦、游览、骆驼、罗列、屏障、攀登、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甲天下天下第一。拔地而起拔:超出、高出。课文指桂林的山,仿佛突然从地面冒出来似的。一般的山脉都是从地面逐渐高上去,而且连绵不断,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连,都是平地崛起的。连绵不断接连不断。波澜壮阔澜:大波浪。课文中指大海中的波浪雄壮浩大。近义 汹涌澎湃反义 风平浪静形态万千形状、姿态多种多样。天上的云,有时像奔马,有时像大树,有时像山峰真是形态万千。危峰兀立危:高;

14、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耸直立。水平如镜水面平静明亮,像一面镜子。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无瑕瑕:玉上面的斑点。没有斑点。云雾迷蒙云雾缭绕,使景物隐隐约约,让人看不清楚。峰峦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雄壮而高大。奇峰罗列罗列:分布、陈列。奇特的山峰散布陈列。色彩明丽色彩鲜明而美丽。观赏观看欣赏。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1、文章开篇用了人们说的一句话赞美桂林,是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于是作者荡舟漓江,在领略了秀丽的山水,美丽的风光后,作者自己也发出了一句赞叹。请你们打开书本找一找,然后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5、)促使作者产生赞叹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句子说明。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2、这样的水是指怎样的水?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静、清、绿)请你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 )(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

16、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3、这样的山是指怎样的山?桂林的山有什么样的特点?(奇、秀、险)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