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59961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9_3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0讲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变化考纲导航 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变化()。3.实验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动态变 化。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调查 方法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_,同种生物的_。自然区域内全部个体(2)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不同物种,种群密度_;同一物种,种群密度_不同可变(3)完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间的关系图图解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_、_。年龄组龄组 成是通过过影响_间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别比例是通过过影响_间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种

2、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间中的位置状态态或布局。(2)类类型:均匀分布、_、_。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样方法适用对对象:_、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调查 。过过程植物(2)标标志重捕法适用生物:活动动能力_、活动动范围围_的动动物。过过程确定调查对调查对 象捕获获并_个体,计计数为为M_,计计数为为n,其中被标记标记 个体为为m强大标记标记重捕【易错提醒】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4个关键点(1)关键点1: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

3、如图2)。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2)关键键点2:样样方法中的计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论大小都要计计数,若有正好在边边界线线上的,应应遵循“计计上不计计下,计计左不计计右”的原则则。(3)关键键点3:标标志重捕法中标记标记 物要合适,不能过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标记对 象的正常生理活动动;标记标记 物不易脱落,能维维持一定时间时间 。(4)关键键点4:标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间间种群数量要稳稳定:被调查调查 个体在调

4、查调查 期间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现象。【判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4)橡树树种子常在母树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导致松树树种群死亡率较较高属于数量特征。()(5)依据年龄组龄组 成预测预测 的种群密度的变变化趋势趋势 最终终是否能够实现够实现 ,还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敌等。()(6)样样方法

5、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对于活动动能力弱、活动动范围围小的动动物或昆虫也适用。()2根据题图题图 ,回答问题问题 。如图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图,请请据图图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图图中分别别代表种群的什么特征?【提示】 分别代表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但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2)春运期间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_。(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诱剂诱杀 害虫会降低害虫的密度,原理是怎样样的?【提示】 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出生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某生物学家对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进行研究后

6、大胆预测预测 :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结论 的依据最可能是_。蝗虫的年龄组龄组 成为为增长长型考法1 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及应用1(2018广西桂林市柳州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种群年龄组龄组 成可预测预测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B当种群数量为为K/2时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比较较三种年龄结龄结 构类类型的种群,稳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解析】 年龄组成是种群数量的特征之一,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A项正确。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的出生率

7、大于死亡率,B项错误。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衰退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稳定型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不能比较出谁的出生率最高,C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项错误。【答案】 A2(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某岛岛屿屿上生活着一种动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维持相对稳对稳 定。该动该动 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图为 某年该动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龄结 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统计 种群各年龄组龄组 的个体数)。关于该该种群的叙述,错误错误 的是( )A天敌敌的迁入可影响该该种群的年龄结龄结

8、构B该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为零C该该种群年龄结龄结 构随季节节的更替而变变化D大量诱杀诱杀 雄性个体会影响该该种群密度【解析】 天敌的迁入可能会捕食老弱病残的个体,可能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A正确。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而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所以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B错误。因为从4月份开始有未成熟个体,而到12月份就没有了,所以该种群年龄结构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C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破坏性别比例,进而影响该种群密度,D正确。【答案】 B【总结归纳】 种群年龄组成常见类型及判断技巧(1)常见类型统计图曲线图柱形图(2)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

9、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考法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选择和分析3(2018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图表示用样样方法进进行相关调调查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样样方法调查调查 植物种群密度时时,常用的取样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样法和等距取样样法B若图图甲表示一个样样方中植物分布状况,则计则计 数值值应为应为 8C若图图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样方面积积的关系,则调查时则调查时设设定样样方面积积最好为为S0D若选选取3个合适的样样方调查调查 植物丰富度,结结果分别别是n1、

10、n2、n3,则该则该 地植物的丰富度为为(n1n2n3)/(3S0)种/m2【解析】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并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A正确;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植物分布状况,根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中计数应该是5128,B正确;乙图中S0点是获取物种数最多对应的最小的样方面积,C正确;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为(n1n2n3)/(3S0)种/m2,D错误。【答案】 D4(2018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某研究机构对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进行了调查调查 ,所调查样调查

11、样 方的总总面积为积为 2 hm2。统计统计 所捕获获的鼠数量、性别别等,进进行标记标记 后放归归;3 日后进进行重捕与调查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调查 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对数据的分析结结果,你认为认为 正确的是( )A该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约为 250 只/hm2B田鼠在被捕捉过过一次后更难难捕捉,统计统计 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实际 低C此调查调查 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调查 土壤中小动动物物种的丰富度D综综合两次捕获获情况,该该田鼠种群的性别别比例(/ )约约为为32【解析】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A错误;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

12、捕获标记数,若田鼠更难捕捉,则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因此统计的种群数量增大,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更大,B错误;由于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C错误;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约为(2832)(2218)32,D正确。【答案】 D【方法技巧】 “两看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变化及应应用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1)方法:_。(2)步骤骤:观观察研究对对象,提出问题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设根据实验实验 数据,用适当的_表达检验检验或修正。构建数学模型数学形

13、式2“J”型增长(1)形成原因: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敌敌害。(2)数学模型食物和空间间无(3)曲线线特点: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_连续连续 增长长。3“S”型增长倍数(1)形成原因:_有限。(3)K值值在实实践中的应应用保护护有益生物:改善生存环环境,提高_。防治有害生物:一方面,增大其生存压压力,降低_ _,另一方面,要在害虫数量达到_之前进进行提早防治,防止害虫大爆发发。食物、空间间环环境容纳纳量(K值值)环环境容纳纳量(K值值)K/2【易错提醒】 K值的易误点解读(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2

14、)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已遭到破坏。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内因:起始种群个体数量。导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_。导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_。(2)外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敌、传传染病等。人为为因素:种植业业、养殖业发业发 展,砍伐森林,猎猎捕动动物,环环境污污染等。出生率和迁入率死亡率和迁出率【判断与

15、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2)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每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种群内部。()(4)在相对稳对稳 定的生态态系统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值上下波动动。()(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变化有利于防治有害动动物以及保护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资源。()2根据题图题图 ,回答问题问题 。如图图表示两种种群数量增长长方式的增长长速率变变化,请请据图图分析:(1)甲和乙分别别表示哪种增长长方式?【提示】 甲表示的是“J”型增长;乙表示的是“S”型增长。(2)乙图图中在哪个时时刻增长长速率最快?在t1t2时时段内,种群数量是不是会逐渐渐减少?【提示】 在t1时刻增长速率最快,在t1t2时段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