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70599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文--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无锡立信会计学校 张燕红中专语文教材中,激励性教育的内容很多。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励性教育能从各个方 面进行。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紧扣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缚,根 据学生的个别情况,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实施健康向上的富有激情、富有奋斗 意义的鼓励性教育。诸如可以从行为规范、同学交往、尊师守纪、关心班级等日常学习生 活方面进行,也可以学习目的、奋斗目标、社会公德,如何做人等起点较高的方面进行。 语文教师如能用好教材中的激励性素材,适度对学生进行激性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 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一、激励性教育要有目标性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工具

2、学科。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在日常工 作 中显而易见。如语文学习的好坏对专业学科的影响,人们对精易广告用语的易接受性;对 大幅标语中赫然醒目的错别字的排斥心理;经济合同中语句得当与否带来的不同效应等。 中专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明确了这一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就要对学生实施目标性激励。如在词语知识训练时,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要求学生 从音、形、义各方面都要掌握;精彩的句章,除一般性的熟记外,应会从多个角度赏析; 同一篇作文中,关键性的词语不能前后重复出现等。还有如进行的论文写作训练,可规定 一定要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或一定要进行对比论证等。这样因材施教

3、。因教学要求而 定目标,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获益匪浅。目标性激励既要重视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 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目标激励有层次性。同一激励性素材,对不同的学生,具体要求 也就有差异。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不能满足于课本,而应“功夫在课外” 。对 学有困难的学生,即便有点滴领悟,也要贺之勉之。对容易产生满足情绪的学生,可用 “重锤”敲“响鼓”的方法,不断加码,促其奋进。对有惰性的学生要不断加革便催,经 常“逼迫”他一下,使之变惰为勤,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目标性激励既要考虑他们的 智力情况,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具体的激励目标虽有层次,但功效性是一致的。 二、激励性教育要有针对

4、性。 一要针对教材实际。脱离语文教材的激励性教育会成为一般的政治教育,对语文教学 本 身不会起积极作用,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目的。语文教材中,各家各篇多, 如鲁迅等名人的作品,信手沾束,就可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激励。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文, 气度恢宏,能顿使学生心胸开阔,胸怀天下之情油然而生。一些普通作家的作品,也往往 是有独到之处的佳作。语文教师应很好吃谴教材,把握好教材,用好这些教材,把教材中 的“潜能”发掘出来,积极发挥其激励作用,这对教和学两方面都有陴益。 二要针对学生实际。脱离学生实际的激励性教育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无的放矢” ,学 生 不易接受,起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同年

5、龄同年级的中专学生,生理、心理有其发展 的共同性,但个性差异也很大。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 思维轨迹,加以点拨、教育、引导。如有位学生语文考试常考不好,而课堂上思考问题的 思维方式却不落窠臼,经多次鼓励、引导,激发学习的兴趣,从原来对语文学习的敷衍到 后来的愿学、乐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位学生写作水平一般而学写得特别好,教师又 是口头表扬又是书面鼓励,对他的字另加充分肯定,分析写作水平滞步不前的原因、结果 是引起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及作文的良心循环。有的放矢地今昔功能激励性教育要求教师掌握好分寸、火候,火候不到,不湿不热,不痛不痒;火候恰到好处,就能事办功倍。 三、

6、激励性教育要注意阶段性中专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很大,不同年级、不同的年龄阶段要用不同 的要求、方法进行激励教育。如果前一分钟演讲,多年级的具体要求就不同,同是评说学 生的周记,角度也要变换。还有如开展办好手抄报小报活动,从采访写段到编辑出版是一 个人完成的,既当记者作家,有当主编,中专一年级学生对这事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 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较紧张为了迎接市会考,他们在学习卷和考卷上花费精力不少, 如果再要花较多时间编小报,显然已不切实际。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如果语文教师能 变化方式,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化整为零,进行分类竞赛,就会受到同学欢迎。分类竞赛既 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受

7、到鼓励、奖励,一举几得,何乐不为!激励教育的阶段性,要求 教师要研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情况,把教材内容、教学训练、要求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结 合起来。在不同阶段,激励性教育的形式、内容、具体要求等各不相同,但实质是一样的, 它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情况,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向着语文教学总目标努力。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学生发展,用好教材,文明载道, 文道结合,对学生实施激励性教育,能使师生感情交融。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课内外有 较多的机会让他施展才能,他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就会进一步表现自我,发 展完善自我。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发挥出来,语文教学所企求的良好效应也就成 了事实。而这也恰恰是中专语文教学的目的。联系电话 8937025,13961895268联系地址:东绛镇周新中路 92 号(21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