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伟大钢琴家--古尔德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3MB
约2页
文档ID:45441265
伟大钢琴家--古尔德_第1页
1/2

格伦格伦··古尔德古尔德(1932-1982)(1932-1982)Glenn Gould 从加拿大传来一条令世界感到震惊的消息:格伦·古尔德——音乐的天才巨匠,刚刚 度过 50 岁生日,却不幸突发脑溢血,猝然过世 一代俊杰,英才早逝,给人们留下的是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怀念古尔德,这位 20 世 纪中最独立不羁的钢琴怪杰和艺术隐士,他的演奏英姿、他的音乐魔力、他的尖锐思想、 他的充沛活力,还有他著名的怪僻,所有这一切具有独特魅力的传奇,似乎都随着古尔德 生理生命的结束,永远逝去了 古尔德在世时,他的怪僻、绝对和极 端就已经成为音乐圈内几乎家喻户晓的传 奇50 年代,他像一颗明星突然升起他 的演奏曲目安排是前所未闻的,总是有意 避开肖邦、李斯特、舒曼、拉赫玛尼诺夫 等熟面孔,在他的节目单上,要么是浪漫 派之前的巴赫、贝多芬,要么是很少有人 知道、也很少有人愿意知道的韦伯恩、贝 尔格和欣德米特他的演奏方式也一反常 规,坐得很低,琴凳是一个看上去破旧不 堪的自制木椅演奏时,摇头晃脑,口中不停地哼唱着音乐,两只手轮流做出各种怪模怪 样的指挥动作观众看他表演,一半被他对音乐的专注和全然投入所感染,一半又被他在 舞台上的古怪举止所扰乱。

最让世界吃惊的是,他在音乐会演出生涯近乎到达顶峰时突然自动退出那是 1964 年, 他还不满 32 岁他宣称自己厌倦了音乐会钢琴家的旅行演出生活,从此以后不再登台进行 公开演奏他说,相对于音乐会舞台,他更喜欢“像母亲子宫一样宁静的录音室”,他和 录音话筒之间产生了一种难舍难分的“恋情”他甚至断言,现代录音技术已彻底改变了 以往作曲家、表演家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唱片有可能从根本上替代音乐会的功能到 2000 年,音乐会也许将不复存在因此他更乐意挖掘 20 世纪技术时代的音乐潜能,而不愿继续 忍受商业化音乐会演出对精神和体能的压迫 起初,没有几个人相信他人们认为那是年轻人喜欢信口开河的通病也有人猜想是 他过于疲劳,兴许调整一段时间后还会复出于是,人们等待着事实上,历史上不乏著 名钢琴家稍事休整、而后复出的例子比如波利尼、范·克莱本,还有大名鼎鼎的霍罗维 茨然而,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十八年古尔德固执地回绝了一切演出邀请,直至 去世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到目前惟一一个只灌唱片、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他自 己后来也从不出席音乐会,只呆在家里听唱片 古尔德自称是“最后一个清教徒”,只对音乐以及与音乐有关的精神世界发生兴趣。

朋友们喜爱和他交谈,但大多是在中古尔德一有需要,会拎起筒,给远在纽约、 伦敦或巴黎的朋友们挂长途,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每月的帐单总是几千加元他是 个有名的夜猫子,工作到深更半夜还会向朋友提议,来段瓦格纳或施特劳斯助助兴结果, 一坐到钢琴面前,他便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整幕乃至整部歌剧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源 源不断地从他手指下倾泻而出 朋友们虽然已极度疲劳,但很快被这富于魔力的演奏所震慑,随即会在古尔德的带领 下深深陶醉在音乐的洪流之中等他们最终走出录音工作室,遥看繁星点点,东方已经微 微泛白 他离群索居,终身未娶,不让任何人走进他的私生活在他多伦多的公寓中,散乱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乐谱、唱片、纸片和文稿他曾自嘲说,他的住处即使在最整洁的时候, 也像一场龙卷风刚刚横扫而过有趣的是,他能够迅速找到他所需要的任何东西虽然从 表面看,他的生活杂乱无序,但实际上他控制着自己的全部生活由于摆脱了外界的一切 干扰,他能够一心一意地从事他所真正喜欢的事情,也能够拒绝一切他认为有害无益的事 情他喜欢读书、音乐、历史、文学、宗教、哲学,无所不包他也喜欢散步,经常牵着 他宠爱的小狗在乡间树林和池塘边沉思但他拒绝采访,除非他自己设计所有问题和回答, 并事先把所有过程全部一个字不少地写下来。

1974 年,他甚至发表了一篇自己对自己的采 访报道,题目叫“格伦·古尔德就格伦·古尔德采访格伦·古尔德”他拒绝乘坐飞机, 就像他拒绝举行公开演奏会一样坚决 古尔德已经成为 20 世纪音乐生活的重要一章他的乖张举止和怪僻言行同他的杰出成 就和敏锐思想一道,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古尔德人格与风格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艺术圣徒 他向人们昭示,一个音乐家可以在怎样的程度上超越自我而修炼成为一个深邃的智者;一 个艺术家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力下,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面对自己和大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