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2461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科学入门科学入门的教学设想的教学设想各位老师:首先,我非常感谢吴老师给我这样一个融入“活动式教学理念”大讨论中的学习机会。作为龙游的科学老师,有一位工作如此严谨负责,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研员为我们领路,指明工作的方向,我觉得我们是很幸运的。真心之言绝无奉承之意,在座的老教师们心里想的一定和我一样。 经过小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认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他们对科学知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小学不同的是,科学到了初中就成为主要科目。因此,在本册的教学当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学

2、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学习科学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在每日的教学中始终以此作为指南,引导学生不懈努力!本章七节内容可以分三大块:一、在 1、2 节的教学中关键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与实验。二、在 36 节中,关于刻度尺、温度计、托盘天平、时钟和秒表等实验仪器使用的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使用仪器,在观察中总结仪器使用的方法为主。在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及其换算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促进学生强化记忆各单位以外,还需要了解大小单位的进率关系,大单位进率=小单位,小单位进率=大单位。除此之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常必要,例如:不能出现文字和字母相

3、混合情况等。三、第 7 节的教学,主要介绍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及方法,让学生了解探究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下面,我根据自己对活动式教学的理解,谈谈每一节内容相关的活动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神秘我们生活在非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现象。投影各种图片。活动一:讨论: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吗?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在合作小组中讨论,教师点拨的形式进行。学生所2提出的现象只作介绍性学习,不必深入研究。学生觉得不明白的问题可让学生课后收集查阅资料进行。当然,教师自己在课前必须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比如:美丽的极光现象,壮观的火

4、山岛,以及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 UFO 等问题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自己关于某些自然现象的困惑,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引出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活动二:请同学讲讲牛顿和瓦特的故事。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也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活动三:探究实验:金鱼为什么会在水中上浮和下沉呢?该活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二、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知道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该活动可以按下列步骤

5、进行:1、展示实物:鱼缸中的鲫鱼。观察鲫鱼的自由游动。2、让学生上台演示气球在水中沉浮的类比实验。思考:是什么改变了气球在水中的位置?3、教师或学生解剖鲫鱼,并找到鱼鳔。4、拓展: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浮和下沉?根据这一原理,科技上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这个实验是教材的第一个实验,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在课堂上,该做的实验一定要做,并认真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操作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同时,学生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这对学生爱学习科学课程具有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活动四:活动四:说一说: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它对我们的生活会产

6、生哪些影响?通过这一讨论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努力协调3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科学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第二节第二节 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活动一:交流周末课外探究实验:由于所选实验都是学生在家能够完成的,在交流活动,学生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课本两幅图片,引出单凭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活动二:观察指纹通过该活动引出,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活动三:认一认:根据展示的实验仪器,说说你所知道的仪器的名称、用

7、途和使用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已经了解并接触了一部分仪器,因此让学生上讲台来介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老师要适时地作一些补充说明。活动四:观察不同液体混合时所产生的现象。关于书本第 7 页的鸡蛋放在溶液中的实验,由于已经安排学生在课外做过,在上课初已让学生汇报,所以在此处我安排了另外的实验。观察不同液体混合时所产生的现象。实验前,准备好试管架和试管,盛有各种液体(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石蕊、酚酞、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和滴管,不用向学生介绍试剂名称,在试剂瓶上标上 A、B、C、D、E、F。教师分别将试剂瓶中的药品,装入试管两两混合,为引导学生观察,可以设计

8、成如下表格,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记录到下列表格中。从而引出实验操作的注意点。4第三节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活动一:课前制作自制的刻度尺,材料:用图画纸裁一条 50 厘米长,3 厘米宽的厚纸带。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刻度尺,更有利于教学中关于刻度尺的相关要素的理解。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制刻度尺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加深量程、零刻度线、最小刻度等概念的理解,且对具体的 1 毫米,1 厘米,0.5 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活动二:活动二:讨论:初一年级要组建篮球队,在挑选队员的过程中,其中有一条是男队员身高至少达到 1.65 米,女队员身高身高至少达到 1.55 米。假

9、如你是体育委员,你应该怎样去做?1、通过学生自由讨论,提出方案的过程中,引出测量的定义是:将一个待测的量(学生的身高)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2、在师生分析并确定方案的过程中,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由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使用量程超过人身高的卷尺比较合理,但是不可能每个同学都分到卷尺,因此这里就有同学提到用自制的刻度尺,但涉及量程问题,聪明的同学就会想到,用四个同学的尺子连接起来使用的方法,同时更加深刻地领会到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的重要性。3、开始实施方案,练习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学生学习测量必须掌握的重点,也是难点。

10、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测量过程总结。其中放正确和读正确需要再强调。放正确特别需要强调厚刻度尺的使用,需要刻度线对准被测部分。读正确主要估计值的确定,可以通过做题的形式加以强化。长度单位、体积单位及其换算的过程中,在前面已经提到,就不再累述。活动三:活动三: 拓展思考:1、为什么大部分的尺的零刻度线不在边缘?2、如果只有零刻度磨损的尺,该怎样测量?5可以让学生对刻度尺的的起始刻度有更深刻的理解。第四节第四节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活动一:小实验:有三只烧杯,A 中放热水,B 中放温水,C 中放冰水。请一位同学分别把两手放入 A、C 两烧杯中,过 12 分钟后迅速将两

11、只手放入 B 烧杯中。请说说两只手前后的感觉。说明:单凭人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并不可靠。因此引出了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说明摄氏度是常用单位,及其符号。活动二:比较: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观察时,教师给以适当的提示,如从温度计的内径,测量范围,玻璃泡和玻璃管的比例关系等方面加以观察。同时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也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活动三:探究:温度计依靠什么来工作?(即温度计的原理)根据下列探究步骤:1、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上部任一地方,观察温度计,管内液体是否发生变化?2、用右手拇指、食指与中指捏住温度计上部,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玻璃泡下部,看到管内液体是否发生变化?3、

12、松开左手,这时管内液体是否又发生变化?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各组走动,指点他们思考:1、为什么液体会上升和下降?2、如果这液体不上升也不下降,温度计会怎样?3、在温度计中哪部分起重要作用?4、为什么玻璃泡一离开手,液体就会下降?这一环节的讨论不仅能够得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在探究中得出了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然后只要根据书本的图片,让学生总结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活动四:测一测一杯冰水和一杯热水的温度从而强化温度计使用规则和读数。6第五节第五节 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活动一:活动一:观察教室中的物体,说一说他们是由哪些物质构成?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

13、是由物质构成,使学生对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对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质量的概念。活动二:活动二:掂一掂:一斤(500 克)鸡蛋的份量,一个(大约 50 克)鸡蛋的份量。该活动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对具体物质的质量有感性认识。从而引出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的换算。关于质量是物质的属性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水来说明。水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状态下,以及放在不同的位置,其所含物质的多少并不发生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明确向学生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活动三:活动三:根据预习,用托盘天平称一称你身边感兴趣的物体的质量。由于托盘天平的使用这一实验没有

14、危险性,2003 年,这套新教材出来后,当时我在华茂开设一堂县级公开课,在吴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对托盘天平的使用这部分教材可以进行大胆的处理和重组,围绕着如何使用托盘天平这个主题,先让全班学生尝试实验、后自我纠错、最后总结得出操作规则,整堂课的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以后要是碰到类似的实验,我们科学教师也可以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先教师演示、后学生模仿操作的方法,不拘一格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自我总结归纳,也许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活动四活动四:探究:1、为何一般在称量中要左物右码?2、加减砝码为何一般要“先大后小”?这两个问题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质疑,在此之前,我一直是直接告诉学生左物

15、右盘放置,先大后小称量。习惯的思维让我没有对此深究,直到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我才意识到其实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要积极维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他们有质疑时,我们要7俯首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他们一起去“标新立异” ,去质疑探究。第六节第六节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活动一: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测时工具有哪些?这些计时器为什么可以用来计时?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引发学生对测时工具的发展过程的了解兴趣。教师在此处安排日晷、滴漏(水钟) 、火钟 、砂钟 、摆钟 、近代机械钟、电子钟、原子钟的介绍资料作为预备。引导学生得出这些计时工具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周期性。在自然界,任何有周期性的运

16、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关于时间单位和单位的换算的教学和前面所提的方法一样。活动二:通过展示时间表的方式,让学生说说从时间表中得出哪些信息?让学生了解虽然都表示时间,但是时刻和时间间隔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同时,也可说明时刻表示的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间间隔是指事件发生所用的时间。8第七节第七节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一:活动一:阅读并讨论:爱德华琴纳是怎样进行天花和牛痘的探究活动的?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活动分解成 5 个小问题,使学生的阅读讨论活动更有针对性。在学生了解了“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后,让学生归纳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从而引入自己身边的探究。活动二:活动二:探究:电灯为什么会熄灭?教学中可以用两盏台灯作为道具,闭合开关后灯亮或不亮,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并设计实验探究验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几个基本步骤。活动三:活动三:探究:黑盒子里有什么?课前让学生在家制作一些黑盒子,盒子中放有各种不同的物体,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