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56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能力要求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二、材料处理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

2、问题进行说明、论证。三、历史阐释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9史论结合。四、文字表达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基20025 号文件;考虑到中学教学实际并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制订 2006 年历史科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一、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http:/ 或 ht

3、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2)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4先秦时期的文化(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3)文学和艺术(4)天文和物理(5)扁鹊二、秦汉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1)秦朝的统一(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秦末农民战争3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2)察举制(3)编户齐民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1)匈奴的兴衰

4、(2)张骞通西域(3)西南夷与百越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与朝鲜的关系(2)与日本的关系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4)丝绸之路6秦汉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哲学与宗教(3)史学与文学(4)雕塑与绘画三、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1)江南经济的发展(2)均田制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道教与佛教(3)唯物论思想家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文学和艺术四、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3)隋炀帝的暴

5、政和隋朝的灭亡(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5)武则天的统治(6)“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三省六部制(2)科举制(3)租庸调制(4)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和城市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2)回纥(3)靺鞨(4)南诏(5)吐蕃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和新罗的交往(2)和日本的交往(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科学技术(2)文学和艺术五、五代、辽、宋、夏、

6、金、元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2)中央集权的强化(3)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2)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2)宋辽的和战(3)西夏的建立(4)宋夏的和战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1)金的建立(2)辽和北宋的灭亡(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蒙古的兴起(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

7、元朝的灭亡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理学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文学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3)八股取士(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4)文字狱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2)农业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手工业(4)商业(5)资本主义萌芽(6)对外贸易4明清时期统

8、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3)改土归流(4)台湾府的设置(5)清朝的疆域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郑和下西洋(2)华侨与南洋的开发(3)戚继光抗倭(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郑成功收复台湾(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6明清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进步的思想家(3)明清小说(4)类书、丛书的编纂(5)西学东渐中国近代、现代史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2)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3)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http

9、:/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2)天朝田亩制度(3)北伐和西征(4)资政新篇(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3)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背景(2)

10、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3)马关条约及其影响(4)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3戊戌变法(1)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2)百日维新(3)戊戌政变(4)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4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同盟会的成立(2)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3)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辛亥革命的爆发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1)“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2)南京临时

11、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四、北洋军阀的统治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1)北洋军阀政权(2)“二次革命”(3)“二十一条”(4)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五、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五卅运动(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北伐战争(1)北伐

12、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2)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帝国主义的干涉(2)“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3)“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六、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工农武装起义(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土地革命2日本大举侵华(1)九一八事变(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3)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2)“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13、1)七七事变(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2)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皖南事变(2)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3)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4)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八、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

14、息技术有限公司(3)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九、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1)新中国的诞生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严峻的经济形势(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http:/ 或 http:/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