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492492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兆以太网应用目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兆以太网技术与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与应用】【pdf】【12M】【pdf】【12M 】【】【中文中文】序前言第一部分 千兆以太网基础第 1 章 千兆网之前的以太网 11.1 以太网发展简史 11.1.1 1973-1982:以太网的产生与 DIX 联盟 11.1.2 1982-1990:10Mb/s 以太网发展成熟 21.1.3 1983-1997:LAN 桥接与交换 21.1.4 1992-1997:快速以太网 21.1.5 1996今:千兆以太网 31.2 以太网流行的原因 31.2.1 以太网与令牌环 31.2.2 价格取胜 41.2.3 DIX 贡献出他们唯一的 LAN,以太网. 51

2、.3 以太网像钟摆一样摆动 61.4 以太网的命名方法 71.5 走向千兆以太网 8第 2 章 从共享介质到专用介质 102.1 最先选用同轴电缆的原因 102.2 向结构化布线转变 112.3 结构化布线的优点 132.4 10BASE-T/100BASE-T 的变革 152.5 专用介质和千兆以太网 152.5.1 桌面 UTP 布线 162.5.2 建筑物和园区主干网:光纤网 172.5.3 专用介质 18第 3 章 从共享式 LAN 到专用 LAN 193.1 共享带宽 LAN 的基本概念 193.2 LAN 网桥 203.2.1 数据链路编址 213.2.2 单播地址和组播地址 22

3、3.2.3 全局唯一地址的副产品 233.2.4 网桥的工作过程 233.3 交换机是网桥 263.4 交换式 LAN 的基本概念 263.4.1 隔离冲突域 263.4.2 分段和微分段 273.4.3 扩展距离限制 293.4.4 增加总容量 293.4.5 数据率灵活性 293.5 成本与性能 303.6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意义 31第 4 章 全双工以太网 334.1 以太网是 CSMA/CD 334.2 为什么使用 MAC 334.3 实现全双工的必要因素 344.3.1 专用介质 344.3.2 专用 LAN 364.4 全双工以太网 374.4.1 全双工操作环境 374.4.2

4、 半双工操作的子集 384.4.3 发送器操作 394.4.4 接收器操作 394.4.5 帧的最小长度限制 394.5 全双工操作的意义 404.5.1 排除了半双工以太网中连接长度的限制 404.5.2 增加链路容量 404.5.3 增加交换机负载 424.6 全双工的应用环境 434.6.1 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 434.6.2 服务器和路由器连接 434.6.3 远距离连接 444.7 全双工模式在千兆以太网中的应用 45第 5 章 帧格式 465.1 位/字节顺序的表示方法 465.1.1 位序 465.1.2 字节顺序 465.2 以太网地址 475.3 以太网帧 485.4 IE

5、EE802.3 帧格式 19831996 495.5 IEEE802.3 帧格式 1997 51第 6 章 以太网流量控制 536.1 以太网流量控制需求 536.1.1 交换机的功能 536.1.2 丢帧的影响 536.1.3 端到端流量控制 556.1.4 性能价格权衡 556.1.5 半双工网络的后退压力 556.1.6 全双工网络中的显式流量控制 576.2 MAC 控制 576.2.1 MAC 控制结构 576.2.2 MAC 控制帧格式 596.3 PAUSE 功能 596.3.1 PAUSE 操作概述 606.3.2 PAUSE 帧的语义 606.3.3 流量控制功能的配置 62

6、6.4 流量控制的实现问题 636.4.1 PAUSE 功能的实现 636.4.2 流量控制策略及其使用 666.5 流量控制的对称性 686.5.1 对称式的流量控制 686.5.2 非对称式流量控制 68第 7 章 以太网的介质无关性 717.1 多介质类型的以太网 717.2 10Mb/s 连接单元接口 727.2.1 介质无关性是一个意外产物 727.2.2 AUI 体系结构 727.2.3 AUI 设计 737.3 100Mb/s 介质无关接口 747.3.1 MII 体系结构 747.3.2 MII 设计 757.4 介质无关性和千兆以太网 767.5 介质无关接口总结 76第 8

7、 章 自动配置 788.1 产生自动配置的动机 788.2 UTP 系统上的自动协商 798.2.1 自动协商的发展 798.2.2 自动协商范围 798.2.3 自动协商原理 808.2.4 自动协商操作 818.3 光纤上的自动协商 838.4 千兆以太网自动配置 83第二部分 千兆以太网技术第 9 章 千兆以太网体系结构及概述 859.1 千兆以太网体系结构 859.2 千兆以太网技术概述 869.2.1 更高层软件和接口 869.2.2 MAC 操作 869.2.3 信号编码 879.2.4 物理介质和信令 889.2.5 拓扑 909.2.6 介质无关接口 919.2.7 自动协商

8、929.2.8 10/100/1000Mb/s 以太网技术移植总结 92第 10 章 千兆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 9410.1 半双工 MAC 9410.1.1 半双工以太网 MAC 操作 9410.1.2 半双工操作的限制 9710.1.3 载波扩展 10010.1.4 帧突发 10110.1.5 千兆以太网半双工操作参数 10310.2 全双工 MAC 10610.2.1 全双工操作的限制 10610.2.2 全双工 MAC 的操作 10610.2.3 千兆以太网全双工操作性参数 10610.3 半双工和全双工千兆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目标应用 107第 11 章 千兆以太网集线器 10911.1

9、 中继器 10911.1.1 中继器操作 11011.1.2 中继器管理 11211.1.3 千兆以太网支持的中继器配置 11311.1.4 共享千兆以太网的性能 11411.1.5 中继器的优缺点 11511.1.6 共享千兆以太网的应用 11511.2 交换式集线器 11711.2.1 工作组级与园区网级交换机 11711.2.2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11811.2.3 千兆交换机体系结构问题 12011.2.4 缓冲式分配器 12311.3 路由式集线器 12611.3.1 千兆以太网路由 12711.3.2 快速路径路由功能 12811.3.3 非快速路径路由 129第 12 章

10、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 13112.1 物理层的体系结构 13112.1.1 点到点链路 13212.1.2 块编码 13212.1.3 串行器和线路驱动器 13312.2 1000BASE-X 13412.2.1 1000BASE-X 块编码 13512.2.2 线路编码 13812.2.3 物理层接口 13812.2.4 光纤介质(1000BASE-SX/LX) 14112.2.5 铜介质(1000BASE-CX) 14412.2.6 1000BASE-X 模式小结 14612.2.7 自动配置 14612.3 1000BASE-T 14912.4 物理层设计准则 15012.4.1 介质选择

11、 15112.4.2 全双工链路限制 15212.4.3 半双工链路限制 153第 13 章 千兆以太网标准简介 15513.1 IEEE802.3 是什么? 15513.2 IEEE802.3z 是什么? 15613.3 读者对象 15613.4 IEEE802.3z 标准 15813.4.1 IEEE802.3z 标准结构 15813.4.2 AUI、MII 等的含义 16013.4.3 体系结构:标准与现实 16113.4.4 标准条款 16213.5 正在进行的工作 167第三部分 千兆以太网应用第 14 章 应用环境 16914.1 端站接入点 17014.1.1 硬件平台和 I/O 总线 17114.1.2 操作系统 17114.1.3 数据率需求 1721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