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同步练习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4470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国论》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国论》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同步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六国论六国论同步练习同步练习一、语段阅读一、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阅读课文 46 段,完成段,完成 14 题。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以礼相待礼:以礼相待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义:道义义:道义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实在诚:实在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同当:同“倘倘” ,如果,如果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洎牧以谗诛

2、 B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其势弱于秦 C斯用兵之效也斯用兵之效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后秦击赵者再后秦击赵者再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3、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批评燕用刺客;批评燕用刺客 计,赵错杀良将。计,赵错杀良将。 B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此两国破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此两国破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燕、赵燕、赵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 C “呜呼呜呼”和和“悲夫悲夫”两语在文中各领出一层意思。两语在文中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呜呼” ,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悲 夫夫” ,哀其结果之惨。,哀其结果之惨。 D文末的文末的“天下之大天下之大”是指六国诸侯的联合力量,如果他们不赂秦,就可以战而胜之,是指六国诸侯的联合力

4、量,如果他们不赂秦,就可以战而胜之, 避免相继灭亡的命运。避免相继灭亡的命运。 二、语言运用二、语言运用 5(2010 年高考湖北卷年高考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写一个场景。要求:要求:想象合想象合 理;理;语言生动;语言生动;不超过不超过 50 字。字。 答:答:_ 6把下面的把下面的 5 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 话。话。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哲学,懂得以退

5、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 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 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 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_ 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处

6、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一、基础考查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赂赂(l):贿赂,指向秦割地求和:贿赂,指向秦割地求和- 2 -B暴霜露,斩荆棘暴霜露,斩荆棘 暴暴(p):暴露,意思是冒着:暴露,意思是冒着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与(y):结交,亲附:结交,

7、亲附 D洎牧以谗诛洎牧以谗诛 洎洎(j):及,等到:及,等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Error!Error! B.Error!Error! C.Error!Error! D.Error!Error!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至丹以荆卿为计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洎牧以谗诛 A两个两个“以以”词性相同,意义不同词性相同,意义不同 B两个两个“以以”词性相同,意义也相同词性相同,意义也相同 C两个两个“以以”词性不同,意义相同词性不同,意义相同 D两个

8、两个“以以”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中的中的“却却”用法相同的一项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下而从六国

9、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C至于颠覆,理固亦然。至于颠覆,理固亦然。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一一)阅读阅读六国论六国论的选段,回答的选段,回答 68 题。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 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斯用

10、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 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 未易量。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

11、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两次再:两次 B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始:起初始:起初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速:招致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吝惜爱

12、:吝惜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rror!Error! B.Error!Error! C.Error!Error! D.Error!Error! 8对文章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文章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盖失强援” 。 B作者申明了赵国失败是作者申明了赵国失败是“用武而不终用武而不终”的后果。的后果。- 3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贿赂秦国。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作者假设齐、燕、

13、赵“反其道而行之反其道而行之” ,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题。 六国论六国论 苏苏 辙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 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

14、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 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 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莫如韩、魏也。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 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

15、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 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 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 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委区区之韩、魏,以当 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 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夫韩、魏不能独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