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231376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摘要:环境壁垒是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对立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化解环境壁垒,实现贸易、环境和社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对环境壁垒做经济学的专门研究。本文阐释了环境壁垒的基本问题,包括环境壁垒的有关概念的描述、环境壁垒的趋势、难题等。并对环境壁垒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建立了环境要素禀赋理论的框架。同时分析了环境壁垒的市场失灵问题。环境壁垒的市场失灵问题包含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本文还以对环境壁垒进行经济学分析为基础,提出应对环境壁垒应采取的战略思路及对策建议。关键词:环境壁垒;协调发展;环境要素禀赋;市场失灵Abstract: Environmental B

2、arriers is a specific form of conflict betwee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among trad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nd the tr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pecial study on the economic of the Environmen

3、tal Barriers as a respond to the Environmental Barrier. To illuminate some basic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al Barriers, including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trends, puzzles. The theoretical frame work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endowment is established. To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4、market failure. Based on the forego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are proposed as resolutions.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arrier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Factor Endowment Market Failure1 导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同时,由于环境问题的严

5、峻性,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演变为世界发展的两大潮流。两大潮流的交汇必然地产生了冲突。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之间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在规则层面上,表现为世界贸易组织所奉行的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产生了冲突;在实践层面上,则表现为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层出不穷。解读这种冲突与争端有助于改进 WTO 相关制度,妥善处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没有必要在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二者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国际环境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显得日益重要,珍稀物种的进一步减少,全球变暖的加速,热带雨林的严重减少

6、和臭氧层的消耗加剧等问题引起了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已经试图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可见,以保护环境促进贸易的发展、以贸易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是协调贸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根本要求。1.2 文献综述近几年来环境壁垒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已对环境壁垒的概念、类型、表现形式、影响、特点、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Chichilnisky(1994)认为资源环境因为拥有不同的产权就产生了比较优势的差异,对贸易国的得益会有较大的影响。资源环境产权不明晰的南方国家同资源环境产权明晰的北方国家进行

7、贸易,南方由于缺乏资源环境的责任和补偿机制使资源环境的内在化程度较低,在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Ferrantino(1997)认为高环境标准的国家利用贸易措施来对付低标准的国家,以消除非公平竟争和使竞争领域平等化。跨国公司游说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环境标准以增加其竞争对手的经营成本,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Beghin and Potier(1997)和Diana(1999)认为,严厉的环境规则能激励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的采用。Porter(1995)指出经济激励形式的严厉的环境规则能激发创新,并逐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杨涛(2003)对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他

8、认为,环境规制的创新贸易效应存在并发挥作用,严格的环境规则会导致企业更有价值的新产品和生产工艺被发明,给贸易商品带来竞争优势而有效地增加出口。环境规制水平较低的国家本来有些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而无法出口,但是经过本国环境规制的加强和标准的提升,使产品突破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产品出口。彭海珍、任荣明(2003)认为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把环境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察赋体系中,并在决定贸易结构甚至产业结构时,将环境目标考虑进去。俞剑平 、张小蒂(2001)认为制度创新是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贸易制度创新己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近20年来的贸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内外部经济

9、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随着世界各国贸易制度的持续创新,我国应该建构起既符合国情,又能同贸易伙伴国的规制相协调的新贸易制度,才有可能实施贸易套利获取最佳的贸易收益。申朴(2003)提出贸易创新是我国应对世贸组织挑战的必由之路。贸易制度创新包括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尽快建立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反倾销法是当前贸易制度创新的迫切任务;制定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1.3 创新点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点创新:一是将要素禀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分别与环境壁垒问题综合,深化了对环境壁垒问题的理论分析。二是从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协调发

10、展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壁垒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关系。2 环境壁垒问题概述2.1 环境壁垒的含义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简称 ETBs) ,俗称绿色壁垒,是指依托技术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或生命健康为借口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常是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等,也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但常成为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手段。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

11、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环境壁垒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密不可分。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因素以法规条款形式被纳入国际贸易条约,成为防止污染越境转移的有效措施。本质上讲,它并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范中设置种种苛刻要求以阻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时,环境壁垒就形成了,其实质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壁垒比其它非关税壁垒具有更明显的特征:形式上的合法性、表面上的合理性、手段上的隐蔽性、歧视性和广泛性。2.2 环境壁垒的基本形式1.有害物含量限制。即发达国家以前述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

12、命安全健康之由,为限制进口而对商品中的有害物含量制定要求较高的限制性指标。如 1994 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有关标准,但进口汽油必须在 1995 年 1 月 1 日达到这些指标,否则禁止进口。又如,1993 年中国山东一家公司输往日本的 10 余吨冻鸡被日方检出克球菌残留量超过 0.01ppm 限量而遭退货,而欧洲国家的冻鸡基本上没有此项指标的限量要求;1993 年日本要求我国出口稻米的检验检疫项目达 56种,1999 年又增加到 100 多种。据专家分析,其中不少指标如果放大几十倍仍不足以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13、。2.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环境标志是指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符号,以证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必须提出申请并经批准才能获得这种“绿色通行证”式的标志。这种标志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蓝色天使” 、日本的“生态标志” 、美国的 UL 和“绿十字” 、加拿大的“ECP”标志、法国的“NF 环境” 、欧盟的“CE”和“FV”等。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品难以跨入发达国家市场。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预测,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我国产品的出口将减少 40 亿美元。3.绿色

14、技术标准。即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的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商品进口的贸易措施。例如,1996 年欧盟启用了ISO14000 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消费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ISO14000 本身不是新的环境贸易壁垒,而是为消除贸易壁垒制定的一套国际标准,只是由于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过高的环境标准,甚至高于本国标准的双重标准,才形成了对出口国的贸易壁垒。目前,美、德、日、加、法、澳等西方国家都陆续制定了环保技术标准,并趋向一致且互相承认,由于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这些标准,势必会被拒之于发达国家市场门外,

15、甚至被“边缘化” 。4.绿色包装制度。所谓绿色包装是指能够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回收再用或再生、易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这种包装在发达国家普遍流行、这些国家制定了许多繁琐细致的“绿色包装”法规。应该说它们是有益于环保的,但却为发达国家生成“环境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发达国家借口落后国家的产品不符合包装要求而阻止进口,从而引起贸易纠纷和障碍。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海关为了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的影响,保障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伤害所采取的检疫措施。但是各国在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要求成员政府以非歧视方式,按科学

16、原则,保证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环保目标所需程度,而且要有高透明度。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以次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它们对于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这种制度是发达国家以 SPS 协议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相关产品的重要工具。如前所述,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指标及卫生检疫制度十分敏感,比如对农药残留、药物残留、放射性残留、生物毒素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对出口产品包装除害处理以及动植物疫病的检疫措施规定了十分苛刻的标准。由于生产条件条件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很多产品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的食品和农产品受到很大障碍。6.绿色补贴。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在出口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商品时,政府给予出口商的补贴或优势待遇。由于发达国家对环保要求高,其企业纷纷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迁至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成本因此提高。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企业难以承担治污费用,政府为此时不时给企业一定的环保补贴。这本来是发展中国家促使环境和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