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754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复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向前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一、一、纵览历纵览历史史长长卷,抓机遇者民富国卷,抓机遇者民富国强强,失机遇者国弱力衰甚,失机遇者国弱力衰甚至被至被历历史淘汰史淘汰无论是

2、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这些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一些国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走到了前列,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无论从我国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掌握自身命运并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大相径庭。第一次第一次战战略机遇期:略机遇期:郑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中国面临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可以追溯到公元 15 世纪初期的

3、郑2和下西洋。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郑和下西洋也表明中国在明朝时有着比欧洲更精湛的造船工艺、更发达的航海科技以及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更多是宣扬我天朝大国国威,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而此后不久的 15 世纪末期,欧洲开辟新航路活动蓬勃兴起,以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为标志,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

4、联系,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5 世纪末期时的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和西欧,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大作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在 1500 年时,欧洲与亚洲相比,并不具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欧洲的相对弱点比它的力量更为明显。 转折点发生在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后,欧洲开始进入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活跃时期,创造了“欧洲奇迹”。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在此后的两三百年中,完全改变了人类历史。欧洲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3在全球历史展开的关键时刻,中国将力量转向内部,把无

5、穷无尽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者。结果中国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第二次战战略机遇期:工略机遇期:工业业革命与洋革命与洋务务运运动动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40 年代。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发生此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借此战略机遇期,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独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

6、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把握此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德国、法国、美国相继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世界力量平衡的天枰彻底倒向欧洲。东亚的中国和日本都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1860 年前后,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学习西方,历史向中日两国提供的机遇也相差不多。但在这次机遇面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运动成为惟一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就迅速改变了原来大大落后于中国的状况,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打败了中国,后又击败俄国,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唯一的非西方世界大国。 4中国也强烈意识到了这

7、次机会,同时以洋务派为中心力量的改革派在发展军事力量方面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但 1894 年的中日甲午之战却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何同是向西方学习,中日两国近代化却一败一成,结果迥异。一个共识是,日本的洋务派在振兴对外贸易、推进洋务方面,虽然也不是直接以近代国家为目标,但试图参考西方国家制度来进行本国制度改革的动向已经非常明显。相对于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洋务派在经历了最初的一段试错后迅速确定了“西学为体”的方向,这成为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基础。而中国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在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注定其是不可能成功的。第二次战略机遇期间中国

8、统治阶级中的改革派虽然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第三次第三次战战略机遇期:二略机遇期:二战战后的科技革命与十年后的科技革命与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以核能开发、计算机应用、太空探索、新材料研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对中国而言,如能搭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同样能实现经济起飞。此时的中国,在经历过几个五年计划,战胜了三年困难时5期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起飞条件。但是,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日益临

9、近,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的估计,把“反修防修”视为头等大事。中国在战略上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政治上则“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十年“文化大革命”,建国后 20 年间积累的国力,在错误的政治指导下被错用。其结果是,中国基本错失了第三个战略机遇期,不但未能实现起飞,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两相对照的是,一批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由于及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步入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比如“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从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优势出发,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一跃成

10、为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紧紧抓住第三次战略机遇期的尾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咬住发展不放松”,赶上了最后一班车,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重要二、重要战战略机遇期的提出体略机遇期的提出体现现了党中央了党中央对对国国际际国内国内发发展形展形势势的准确判断的准确判断“时乎时乎不再来”,这是古人对时间宝贵、时间不回头的哲理认识。 “战略机遇期”与时间一样,也是“时乎时乎不再来”。可见战略机遇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不仅如此,当战略机遇期来临时,能否认识其来临,能否抓住,6对国家的命运也是决定性的。前二次战略机遇期的丧失,使中国从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

11、沦落为弱国,成为挨打对象。其结果是,中国屡招列强侵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人民灾难深重。第三次战略机遇期的部分丧失,虽然不涉及领土和人口损失,却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落伍,以至邓小平同志直接提出了中国再不改革开放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敏锐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的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1 世纪的头二十年,虽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面

12、临着新的机遇;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保障。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三、抓好新世三、抓好新世纪头纪头一个十年一个十年战战略机遇期令我国取得略机遇期令我国取得举举世瞩目的世瞩目的成就成就7站在 2011 年这个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回顾过去的十年,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最迅猛的是十年,是成就巨大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我国综合

13、国力极大提升。2001 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为 95933 亿元,此后连年再上新台阶,2010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史无前例的 397983 亿元,短短 10 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还多,速度远超“三步走”战略规划预期,中国速度令世人惊叹。2001 年,我国 GDP 世界排名第六位,占世界经济总量不足 4,2010 年,我国 GDP 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 9.5%;人均 GDP 目前已经接近 4500 美元,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10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 28473 亿美元,居世界各国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29728 亿美元,出口额上升至世界

14、第一位;2010 年,我国吸引外资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达到 1057.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占到全球约 9.4%的份额,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除此以外,我国谷物、肉类、籽棉、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钢铁、煤炭、水泥、棉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过去的十年,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过去的十年,我国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日益明晰和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我8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从国际上看,世

15、界范围产业转移、新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我们提供了结构调整的机遇期;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的机遇期;等等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就能在未来的十年期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四、不容四、不容错过错过的新十年机遇期,党的新十年机遇期,党团结带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再各族人民再续续繁荣,繁荣,加快民族复加快民族复兴兴综合判断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

16、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党中央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值得我们期待并继续有所作为新十年新征程的开始。继续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民族复兴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全面推要全面推进进党的建党的建设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是关系发展和改革的关键问题。面对新的战略机遇,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如何抓住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新的机遇?这些问题本身就9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才有资格、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无疑是我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要树树立立创创新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