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的几点看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77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音乐的几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音乐的几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音乐的几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音乐的几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音乐的几点看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09-1918:05 一、如何理解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是最为抽象的艺术,它的根源 在于音乐语言的抽象性,与人类语言比较,音乐语言(或说音乐符号)显然缺乏明确性, 任何地域语言文字都有明确性与特定的指定性,由此形成明确的概括词汇,但音乐语言不 能,音乐语言具有不明确性、不确定性与非概括性,而正是这“三性” ,却恰恰使对音乐的 理解与音乐的意义不断处于“新的生成”之中,它永远为诠释者、鉴赏者留下了“多释” 的可能,这也就为我们理解音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而正是它才使得古典音乐变的更为丰 富多彩,具有了“再创造”的空间,由此可见,每一种理解方式与阐述方式都不可能推翻 另一

2、种方式,音乐自身由于它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不可能去确定哪一种阐述方式是“唯 一”的,因此,任何想以一种阐述方式作为“正宫娘娘” ,作为最佳、作为唯一的想法都是 片面的、幼稚的、也不可能实现的,仅从演奏这个角度说,越是经典作品,留下的“再造” 空间就越大,它不断地被“阐释”出新的涵义,发掘出新的细节,抛开鉴赏与受众,仅就 演奏说,如巴赫的键盘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等等,谁知道有了多 少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是不同的,都有新的理念、新的思维的生成,都有新的艺术价值的 体现,但截止到目前它终了了吗?显然还远远没有,它还在不断的“生成”之中,再过五 十年,谁又能说它会终了?显然不能 二、

3、音乐作品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之一:在于它的“对应性” ,在于它在“对应性” 中表现出独特的丰富性,它不断在作品诠释者欣赏者之间来回观照周游,这是一 种永无休止的“循环方式” ,我们可以看的很请楚,作品对应于诠释者(演奏者) ;诠释者 (版本)对应于欣赏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循环链,从中缺失了任何一环,作为一 个循环整体都将没有意义,在这里单纯讲“自律”没有现实发展的可能,没有几个人是依 靠总谱来欣赏音乐的,既使是识谱者,也一样要靠演奏版本来鉴赏音乐,别说你我尔等, 就是卡拉杨、索尔蒂这些大师,也照例的要靠实体解读、靠聆听演奏来鉴赏,何也?音乐 真正的意义在演奏出来!你能“识”的过卡拉杨

4、索尔蒂?所以我才说:动不动就要“拿 谱说事”的,多半是显摆,多半是彰显自己“象牙塔”与高精尖!音乐的意义、音乐的丰 富、音乐的再创造、音乐的发展都体现在“循环”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但这个循 环中止,任何音乐艺术也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此其一。其二、音乐的意义不仅体 现在作品的“原意”上,同时也体现在欣赏者的理解上,我们必需看清一点的是:音乐作 品一但诞生发表、一但形成演奏,就有了独立于作者的意义,就像工厂的成品,在未进入 流通领域之前,叫产品,一但进入流通领域、就叫商品,就要受到价值规律的调控,音乐 作品也同样,一但完稿演奏,它的“面”就开始向欣赏者“展开” ,解读者、欣赏者一次次

5、赋与它更深广、更复杂的意义,人们不断的认知它、丰富它、完善它,一次次以新的视角、 新的语言解读,它仍然历久弥新,就像贝多芬的“田园” ,自 1808 年完稿发表,在贝多芬 是完成了,但在解读者与欣赏者这一边,还远远未完!“田园”的真正意义,不仅在贝多 芬,更在于不断拓展的演绎空间与欣赏空间上,它真正的意义,是在这里的,在这里,抛 开解读者欣赏者的空间而谈作品的“自律性” ,无异于将这条“循环链”拉断,不是真糊涂 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三、在音乐鉴赏上,欣赏者一般会从三个角度切入,即:乐理的、情感的与文学哲学的, 这三个角度,其实是涵盖了音乐理解与意义的生成空间,一部作品的基础是乐谱,作曲家 的

6、思想与语言被浓缩于乐谱,以音乐符号的形式归结,但解读它,则既需要乐理与专业知 识,也需要情感与文化内涵的强大支撑,一个好的、准确的演绎往往并不在前者而恰恰在 于后者,而作为受众与欣赏者,则更主要在于后者,因为音乐已经由符号变成了“音响” , 已经由书面语言演变为“时空”艺术,它赖以生成的质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它需要欣 赏者以理性的、情感的、艺术的头脑与听觉触觉来承接,也更需要欣赏者与以文学的、哲学的、当然也包括音乐美学的思维去开拓,从而体现出人与作品、人与解读者、乃至人与 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多重复杂的关系,这关系的“点”源于作品本身,但它的面 则在解读与欣赏所形成的巨大空间,在这巨大

7、的空间里,既有乐理乐谱学这条线,也有情 感生成这条线,亦有文学哲学音乐美学这条线,在这里一定要分出“高低贵贱”往往是高 精尖者的自我妒忌与孤芳自赏,音乐意义的“再生成”与这三条线都密不可分,按照“康 斯坦兹学院派”荛斯与伊塞尔的观点:真正艺术作品的价值,集中体现于它所表现出来的 召唤结构,啥叫“召唤结构”?很简单,即人们不断加以阐述、诠释、欣赏的过程,因为 这里面包涵着难已穷尽的意蕴,人们通过这一过程不断把情感、思考赋于作品本身,又通 过演绎与欣赏一次次向自己“言说” ,即丰富着作品(诠释) ,也丰富着自己(欣赏) ,这时 候的召唤结构是啥?是一个巨大的时空艺术与再生艺术的空间,谁说它与巴赫无

8、观?!谁 说它与贝多芬无关?! 四、古典音乐是一种“复制(演奏)艺术” ,它的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更多的是体现在 “复制”上,不经“复制” ,多好的作品也不会为绝大多数人所知,而“复制”的年代越久 远,版本越多,其价值就越凸显,其内在品值、内涵被人们认知的程度就越高,前面说过: 古典音乐的“语言方式”不同于文字叙述,就在于它是抽象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也才 为多种风格的诠释与解读提供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但真理与谬论只在一步间,具体到每部 作品,它不可能被无节制、无限度的演化,任何作品都在“不确定性”中又同时表现着 “确定性” ,这确定性是它自身的“定性” ,并由此形成它自身明确的“定力” ,任何

9、作品都 概莫能外,都以它自身的“定力”与“定性”立足,古典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姿,同样表现 在每部作品自身的“定性”上,由于每部作品自身与众不同的“定性”才使得乐库纷繁多 彩,璀灿如星,不要指望什么演奏都“正确” ,不确定性不是“万金油” ,演奏本身可以丰 富多姿,从演绎的角度说,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贴近原作精神,之所以这样说,重点在于: 凡事不可绝对化,我从来认为,音评人也好,欣赏者也好,最好能懂得乐理,懂得一点乐 理有利于以简洁的路径将作品的曲式结构看清晰,你能很快“摸清”音乐运行的主脉落, 这毫无疑义,但也应该看到,乐谱只是外在形式的符号,解读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 综合因素的分配与运用,那

10、么鉴赏它同样需要综合的考量,欣赏者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理念(乐理的文学哲学的或情感的) 、去体验音乐带给你不同的美,就像不懂得 水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并不影响你品出龙井的味道是一样的,因此,我反对任何将解 读理解音乐的方式“绝对化”与唯一化,天下没有唯一的事情,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决定了 它尤其不能“唯一” ,尤其不能“绝对” ,任何绝对与唯一都与古典音乐的灏瀚与宽广背道 而驰, “唯一者”们尽可以钻进象牙塔里高精尖,但古典音乐的“钟摆”自有自己的行进路 径,而不会任由“唯一们”拨动。 此文写作源于我昨天与一位朋友的交谈,只是粗浅谈谈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连观点都谈 不上,与任何人或

11、事由无关,望勿对号入座。 后记: 此文写于去年 9 月 20 日,现在再看,仍觉得没有啥需要修正的,在欣赏一版演奏时,我习 惯于首先看它的整体性,这其中包括整体处理是否均衡,从演奏的角度讲, “平衡”是最为 重要的元素,平衡才能“立住” ,所以,卡拉扬的“贝交” (60 年代版)尽管颇有专家质疑, 但不能否认它整体的均衡性,它在主观与客观、浪漫与现实的处理上达到一难得的“平衡” , 后来的所有版本,在这一点上无人超越,以“贝九”说,富特文格勒的 1945 年版近几年颇 受青睐,有人认为好于“拜罗伊特音乐节”版,我并不赞同,原因在于 1945 年版略显“失 衡” ,这在第一乐章能看清。对版本的解

12、读同样如此,音评人在评论一部作品时大体会从三 个角度切入展开,一、乐理,二、文学,三、哲学,这三者都是必要的,乐理让你看清结 构与脉落,文学使之丰富而有血有肉,哲学的“形而上”角度使之提升,从全面的角度讲,偏费其一都不能说是“完备” ,每一种解读方式都大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大有益于 对版本的鉴别,我反对的是某些音评人的狭隘,自恃懂几分“乐理” ,或以此为大棒,对文 学的、哲学的解读与以粗暴打压,以为他才是“唯一” ,或以此为“炫耀” ,抛开解构的最 终目的,沉溺于“为解构而解构” ,从而获得浮浅的心理上的“优势” ,但我并不反对乐理 本身,我反而认为对于了解乃至理解一部作品,乐理性的解读

13、是必要的,就一部作品说, 以奏鸣曲式为例,如果你要进一部了解作品的结构,就有必要知道哪里是第一主题、哪里 是第二主题,何谓之主题?即:在一部作品(乐章)中起“重要作用”的旋律,甚至 是节奏型,它形成音乐作品的骨干和主线,只所以说它重要,是说在随后的展开部中音乐 围绕主题与以充分的展开,这里包括重复、发展、变形、转调、节奏变化等等,有的展开 完整的主题,有的只在主题的一个小节上展开,极其丰富,演变无穷,显然,认知熟悉 “主题”是必要的,否则,从结构上说,你就难以理清“展开部” ,而绝大部分音评文章只 解说主题,却不指明哪里“是主题” (当然,它没有参照版本) ,对于一部分初涉者,往往 知其然而不

14、知其所以然,因此,音评文章若有参照版本,指出主题在哪里出现,与以简单 提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岂今为止,网上的乐评文章,明确提示主题与曲式的并 不多,网上的乐评文字与音乐杂志不同的是:它能容易提供出参照版本供阅读者边听边对 照,它的观照性与互动性是平面媒体比不了的。 曲式也同样,以三段体为例,古典主义时期的三段体大都是标准的,即 ABA,如海顿、莫 扎特交响乐中的“小步舞曲”等等,标准的三段体有着均衡的“格局” ,结构上非常清晰, 但到了古典末期和浪漫主义时期,这个格局渐被打破了,创作上主观主义与个性的膨胀使 得标准的三段体以远远达不到创作上的要求,它就必须“改变” ,如我前些时日听的德沃夏 克、马勒等等,在他们后几首交响曲中,没有一个三段体是“标准”的,在曲式上指出这 些变化同样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解构不是炫耀,而是了解作品结构的一把“钥匙” ,我们不 能从一个极端偏向于另一极端,有容乃大,多一条通往古典音乐之路总是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