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 1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04939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活 3.浓浓乡土情浓浓乡土情浓浓乡土情 ,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2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以家乡哈尔滨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从哈尔滨的别称“冰城”和“东方小巴黎”这两个话题开始,根据“冰城”和“东方小巴黎”的

2、名字的由来,让学生试分析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再通过分析哈尔滨人的饮食习俗以及国服“旗袍”了解其历史成因。自我反思这节课的优点有:自我反思这节课的优点有:1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了解与掌握。条理清晰,环节紧凑。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3课件的使用效果比较好。但是第一节因为客观原因,课件没能通过大屏幕播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节,课件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指认,一边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了它的辅助作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时效性。4课堂评价语言和点拨的语言比较到位。5能够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1布

3、置的查找任务,学生虽然做了,但是有些孩子只是找了,具体的内容并不熟悉,也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汇报的时候,还有出现不认识的字,或读错字的情况。另外一些孩子只是照搬照抄地读,不能起到分享、交流的作用。2学生在课前先汇报,内容较杂没有分类。和后来的话题有点脱节。应该把学生汇报放到相应的话题下,这样学生查找的资料就真正起到了作用。3个别细节性的语言考虑得不到位,出现表述上不够清晰的情况。4学生出现朗读困难的现象,没有及时帮助,浪费了时间。5师生互动的活动相对单一。谈话式教学比较多,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少。这也是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的一点困惑所在。这也是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的一点困惑所在。困惑一

4、:在平时的教学中,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学生完成得并不好。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其中包括:1)不重视。孩子的孩子以及家长普遍重视数语外三科的学习成绩,其他学科都不重视。所以作业完成情况不好。三年级的品社课,有很多调查是-2-通过采访家长完成的。但是在课堂上就出现孩子说:“老师,我妈没时间”的回答。2)家庭条件不允许。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里没电脑。有些家庭条件很好,但是家长害怕孩子上网耽误学习,不给买。3)没时间。现在的学生在外面补课的情况十分普遍。我曾在课堂做过调查,从不补课的学生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的补课或特长班的数目都在三到五门,最多的达到 9 门。每天放学如赶场般,连吃饭睡觉都难。

5、科任教师的作业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这些孩子要么不完成,要么就由家长代劳。所以才会出现,在课堂汇报的时候,家长的连笔字辨不清就胡乱读(一个孩子把“设”读成“没 mo” ,或是打印材料都没看过,读不成句;或者生字不认识就卡壳的情况。困惑二:常态课达不到公开课的效果。基于前面所提到的情况,日常教学,因为缺少了学生们课前自主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就很难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情况。必然要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情况。我也曾试着和微机组教师协调,是否可以通过微机课让学生进行查找。但是微机课也有自己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考核,不可能让学生在微机课上做其他事情。困难重重!作为课改时期的教师,我们也十分想真正地进行课

6、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时效性。但是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又相当棘手,很难解决。困惑三:关于家乡的定位,黑龙江或是哈尔滨,算不算知识性的错误?在同事间的评课过程中,有同事认为我应该把家乡定位于黑龙江,至于我定位在哈尔滨完全是知识性的错误。在此,我谈下我的看法。我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教材的编者意图上来看,家乡应该定义为黑龙江更贴切。在之前面的课堂,我也是按照家乡黑龙江这一概念来进行教学的。在第三课,单独把哈尔滨拿出来作为教学内容,也是有一定的考虑的。首先,哈尔滨是一个很具有特色的城市,关于哈尔滨的教学内容很多,完全可以作为一课的教学内容来讲。其次,在人文与社会教材中,大量的关于黑龙江的知识,严重涉及到了内容重复的问题,这时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黑龙江的教学又是不是一种浪费?但是把哈尔滨独立为一课并不等同于黑龙江就忽略不讲了。所以,我认为单纯从这一节课,就断定是“知识性的错误” ,是不够恰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