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与高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070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阅读与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整体阅读与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整体阅读与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体阅读与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阅读与高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测试评价教学测试评价-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引言语言学研究及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发展给外语教学法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就阅读教学而言,整体教学即语篇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 关于语篇教学法、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图式理论采用语篇教学法(Text approach),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

2、语言基础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毛玉华, 1994)。语篇教学法所倡导的阅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法。传统的阅读理论,即“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理论,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解码过程(decoding written symbols),即由词及句,由句及段,再到篇章进行理解。这种阅读是受数据支配的(data-driven)。这种理论越来越到“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学派的批评(Smith,1978;Stanovich,1980)。该学派认为,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

3、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见张维友, 1995)。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的语言知识(systematic knowledge)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张维友, 1995)。所以,读者要辨认单词,看意思即可,要辨认字母,一般只须看单词即可(Smith,1978),即应从较上一级的单位着手。该学派强调运用读者已有的语言、背景知识,根据阅读材料的线索进行预测。当今的认知理论更强调“自上而下”,把阅读理解过程作为信息处理过程看待。该学派对阅读理论的一大贡献,就是它提示了图式(schemata)对阅读过程的重要作用(Nun

4、an,1989)。我们无意肯定“自上而下”而全盘否定“自下而上”,因为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两种策略常常交替使用(王初明、Winser, 1996:24)。只是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自上而下”为突破口。要进行语篇教学,将阅读材料进行整体的理解必定要调用学习者的图式知识。整体阅读的心理学基础是知觉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图式理论(Schematic Theory)和 Neisser 的知觉循环论(参见王姿,1995)。篇章的理解虽然要通过各种语言手段,但语言手段只是局部的或衔接的链环(Cohesive chains),而非语言

5、手段(如常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理解的桥梁,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链环。(1) Look at that big, tall tree over there!阅读该文后,如无一定语境,不同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理解。画家首先会从美学角度去审视它,这是因为当时“美学图式”在起作用。如果你在大伏天走得汗流夹背而又急于找个地方躲避烈日时,你就可能把这句话理解为:It must be nice under the tree. Why not go and have a rest there? 而木匠就可能会考虑树的品质,可以用它来做何物最合适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是因为不同的图式

6、知识的作用造成的。再如:(2)Look at that lady all in white walking at the head of the procession!如在中国文化中,这大概是对一个出殡仪式的描写了。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婚礼,“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服装”(邓炎昌、刘润清,1989:206)。这里,不同的文化背景图式导致了对同一语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Schema)的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这些图式大小不同,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王姿,1995)。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联想”机制。

7、图式网络由所注意的外部信息激活后而启动运作,以点激网,且这一网络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多次反复。这便与 Neisser 的知识循环论相一致。整体阅读的心理机制就是这样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语篇教学法是实施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途径,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语篇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语篇教学以图式知识为基础,而图式知识的不断增加,又反过来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所以,笔者认为,语篇教学法是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语篇教学法为指导,以培养中学生的阅读理解、交际能力和增加中学生的图式知识为目的,

8、同时要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现有的图式知识,以取得最佳的阅读理解和交际效果。 二、高考的要求和强化整体阅读教学相一致初中阶段教学必须为高中阶段的教学打基础,而大部分高中生又要参加高考。任何一位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和他们的任何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为高考作必要的准备。所以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付高考的能力,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考试的“指挥棒效应”(Backwash effect)了。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NMET)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篇理解和交际能力,英语知识与语言能力紧密结合。1999 年在总分在 150 分的试题中,完形填空、阅读理

9、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四个大题分别占了 25、45、15 和 30 分,合计达 115 分,占 76.67%,且单项填空题中的语法、词汇和习语部分的 20 小题(20 分)中,也十分强调情景、语境、交际。单纯考词义、语法的题目越来越少。1999 年考纲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说明中都十分强调对短文或对话要通篇考虑,把握逻辑关系,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例如,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 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4) 既理解

10、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文脉,并据此推理和判断,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 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的含义。在作上述要求的同时,考纲又强调题材、体裁都要“多样化”。所以,不管是何种题型,都要与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常识等相联系。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在语篇水平上去阅读,充分利用图式知识。特别是上述第3、4、5 条要求,更与语篇水平上的理解和整体阅读与图式知识的充分运用密切相关。无法设想平时不重视阅读整体教学的英语教学法,也无法设想不注意或不训练学生启动图式知识的“整体”阅读教学。 三、语篇教学法和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的启示整

11、体阅读是一个预期、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期、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王姿,1995)。教学中要适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图式知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精心设问。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虽不宜过粗(如不宜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过多地进行 skim 和 scan 的训练),但也不宜过细(如把阅读课上成语法或词汇讲练课)。平时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即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以及诸如文体、结构、修辞等篇章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与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是相一致的。文化

12、导入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和质量合适性原则,可采用对比分析、观察阅读、举办讲座等方法(详见拙作,1998)。由于受到学时及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教师应注意精选训练阅读技巧的语言材料,使之既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又增加其图式知识。或者,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写的语言材料(听或读),抑或也可提供一些用学生母语编写的材料,以向学生传授背景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点”激“网”(王姿,1995),充分利用中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解决阅读中的连贯理解问题,培养他们整体阅读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积累新的图式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控制字面所没有提供的信息。应教会学生 read betwee

13、n lines,“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因为他们能把视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起来。阅读的技巧就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见张维友, 1995)如 1995 年高考英语试题(NMET)第大题阅读理解的第一篇短文虽没有标题,但它的第一句就点明了话题:Fat on human beings。由于此文谈及脂肪问题,读者调及有关脂肪的图式知识,则必然会想到“体形”、“肥胖”、“节食”、“减肥”、“健康”等问题,所以,一般不难预测到文中所涉及的细节内容(虽然文中没有谈及所有这些内容)以及可能采用的篇章结构。粗看此文,看出每段文字开头就有一个 topic sentence。

14、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知道这段文字实际提及的主要内容是:(1)Fat on human beings: distribution; (2)Two types of fat: internal and external; (3)The best treatment for fatness: reduction of internal fat。另外,语言不是这篇短文的主要难点。了解了上述内容,并注意语篇知识及图式知识的调用,就能较快较易地理解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整体教学为主。即使是起始阶段,教师也应以培养其整体理解为出发点,设计相应的阅读课,并从整体阅读入手组织教学。训练可以以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

15、识为主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的预测和证明实能力尤其是预测能力的培养。操作时所采用的方法可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如(在一定的语境中)找句子的关键词(topic word/key word),找段落的关键词、主题句(topic sentence),找篇章的主题段落(topic paragraph);连句成段;续写句子,完形填空;续写段落;讨论;表演;根据文章题目设问(预测);根据语篇归纳大意、标题等等。但总的原则应是先总后分,以理顺逻辑关系为主。教学实践会不断证明,学习者的图式知识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图式知识具有明显的文化色彩(地域性)和学科色彩(专业性)。有关研究(杨丽,1996)显示,中国英

16、语学习者对英语阅读材料中语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他们的快速阅读水平成正相关。对语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越强,其快速阅读水平也就越高。 四、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中会碰到的几个问题由于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一开始就强调“整体”两字,所以,学生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且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听、说、读的能力。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注意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图式知识水平。由于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一开始就强调“整体”,所以对语篇的理解往往是综合的和概括的,因而在深度和细节上也就显得较浅较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确定理解的深度。较易的语篇可要求学生理解得深些、细些,反之,则粗线条即可。另外,教师本人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语言能力(毛玉华,1994)、组织能力和适应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语言流畅。五、结论总之,在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过程中,采用语篇教学法,充分利用和建立学生的图式知识,对篇章内容反复进行预测、证实,能引导中学生注意理顺语篇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分析、推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活的语言。如能坚持这样做,可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