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6977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朱余博,1108130209046)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建筑与景现在设计观上的相关问题提倡在建筑设计融 入场所景观的意识,以景现规划为指导树立整体设计的思想。在景现设计中 贯穿建筑意识,以建筑的科学性来实现景观意象,从而促进达到建筑设计与景 现规划之间的协调发展。【关键词】建筑 景现 意识 融入 大地艺术前言前言 景观形态设计是逻辑性的过程,是分析客观场所环境后得出的解决特定基 地现状环境问题的活动。其中土地形态是景观形态的基础性部分。特别是地形 复杂的山地地段,土地形态丰富多彩,更是对于整体的景观形象和风貌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地形的起伏变化,水源,以及岩土的肌理,

2、固有的植被,形成了 大地景观最主要的形象特征。人工化的建筑形态如何与自然状态的地形地貌整 合统一,是这些地段建筑与景观形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1 建筑形体与地形的融合建筑形体与地形的融合 建筑与地形地貌的融合,使得整体景观中人工化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要素之 间的形象差异完全消失了。从而保证了建筑形体对于景观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建筑与大地浑然一体。 人类漫长历史中出现的各种掩土民居,尽管其出发点可能并非基于形态的 考虑,而是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建造能力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作为结果,它 们在形态上则呈现出建筑形体融入大地的景象。如山西山区的窑洞群,从山顶 的岩石肌理到山麓部窑洞民居呈现出的孔洞肌

3、理,其尺度渐次过度,层次分明, 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连续而整合的形态。图1 山西山区村落1.11.1 掩土建筑掩土建筑 掩土建筑 在形象上所达成的建筑与大 地浑然一体的整合效果渐而 得到建筑师的关注。建筑物 的体量融入大地及其地形变 化之中,保持了大地表面的 连续,使得建筑形体与大地 景观形态之间的差异性缩减 到了最小。 建筑形体地形化策略的 发展受到了视觉艺术的影响。 大地艺术家探索并开拓了对大地、地形进行介入和操作的手法。同样,在当代 建筑中,将建筑体曩埋入大地的处理往往倾向于并不竭力掩盖和抹去建筑存在 的痕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人工营造“契入”土地的印痕。图2 大地艺术家林之助 田园风光

4、建筑形体地形化最基本 的做法是将建筑埋入地下。 这种策略一般应用于对于自 然景观景观形态有较为严格 的保护性要求的场合,需要 将建筑的存在尽可能弱化。 杭州的西湖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湖湖滨,周边环绕着300多年的古树以及其他植被。为了尽可能少的破坏自 然景观,建筑物采用了特别的体形结构体埋入地下,入口位于下沉广场,露出 地面的部分主要是玻璃构成的幕墙,其高度控制在8米以内。 其余高于地面部 分均采用覆土掩盖。 此时,建筑必须解决进入和采光问题,西湖博物馆将入 口安排在下沉广场部分,下沉广场如同传统民居中的天井,光线透过玻璃幕墙 进入室内。其次是通过覆土屋面上大大小小的玻璃泡泡解决采光。这些泡泡融

5、 合在草丛中,保持了建筑谦恭的品质。图3 西湖博物馆 安藤忠雄的几个博 物馆建筑都面临着需要最大限度留存原有自然景观的要求,因而将建筑埋入地 下是十分自然的选择。而安藤惯常的风格是在建筑的平面构成上采用较为纯粹 的几何原形,这几座建筑也不例外。本福寺水御堂是一个完满的椭圆形水池;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同心的椭圆和方形的嵌套地中美术馆则是一系列正方 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些建筑埋入地下后,其屋顶部分都做了处理, 覆植了草坪或形成水池,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大地表面自然状态的连续性。 在地面上,建筑体量的存在难以被觉察到,所看到的是墙体的顶部形成的 线条勾勒出的几何原形:本福寺水御堂的椭圆即是

6、室内空间的轮廓,地中美术 馆是庭院形成的大地表面的孔洞。 与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将建筑形体竖直地埋入地下。此外,在坡地的斜坡 面上,可以将建筑横向埋入坡面。为减小工程量,也可以仅小部分建筑空间契 入坡面,甚至仅是建筑紧贴坡面。通过屋顶使上部坡面得到延续。1.21.2 重构地表重构地表 早期的掩土建筑在形态操作上的考虑可能是朴素而直觉的: 通过使建筑基地沉入土地或用泥土掩埋而消除人工营造的痕迹,尽可能的复原自然原存的状来态。当代许多建筑则将建筑形态的生成视为对地表和地形的人 工化重构,从而达成建筑形态与大地地形融合的效果。 图4 本福寺水御堂 图5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具体来看,对于大地表面的操作包括

7、以下几种;隆起隆起 建筑顶面形态的低端与地面相连,中部抬高,由低向高的发展曲线成 为地形原有的起伏的发展和延续,从而在整体上呈现为地面隆起的形态。 曼福斯特设计的威尔士国家植物园温室的玻璃穹隆从地面上升起,其弧度相 当平缓,应和了周围缓缓起伏的地形,似乎是建筑所处丘陵地带地面的自然隆图6 威尔士国家植物园温室的玻璃 掀开掀开 Mecanoo事务所 设计的荷兰代 尔夫特技术大 学图书馆倾斜 的斜坡顶一直 延伸到地面(或 者说地面延展 到了建筑的屋 顶),其上覆植 了草坪,成为一个人造的“土丘” ,天睛的时候学生可以在上享受阳光。而其余 几个侧界面则是通透的玻璃围护。借助于现代建造技术的帮助,屋顶

8、轻薄而仿 佛消失了厚度,从概念上仿佛大地的表皮被掀开。在某些角度,除了那个标志 性的锥体之外,建筑的大部分形体消隐到了大地形态之中,这一片人工重构的、 被“掀开”的地表赋予 人们接近和到达建筑的历程以一种室外化的,开敞的、在风景中漫步登山的奇 妙体验。 图7 代尔夫科技大学图书馆 褶皱褶皱 埃森曼设计的设计的另一座 建筑一巴黎凯布兰利博物馆的屋项从 地面升起,一直上升到与周边建筑相 同的檐高其褶皱与肌理则将相邻两 个地块上既有的的古典建筑的屋顶实 体形态以及基地和街道空间串接起来由此可见,顶面的褶皱肌理绝非无由的信手而为。2 2 建筑形体与地形地貌的同构建筑形体与地形地貌的同构传统上的掩土建筑

9、和地下建筑等将建筑形体融入地形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 “被动策略” ,某种程度上是对建筑自身存在的一种否定,而且在经济、技术 方面所花的代价也较大。而建筑形体与地形同构的手法则要灵活得多。建筑形 体与地形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保证了建筑形象与地形景观的和 谐性的同时,依然可以赋予建筑自身足够的个性自由度,在差异中寻求共通。 2.12.1 山地地段山地地段 当建筑物建造在山顶部位,山体成为建筑体量的基座。建筑物体量与山体 形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影响人的视觉认知。中国传统建筑常常在山顶建塔。塔在 整体天际线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有着竖真向上的形象趋势,而山体一 般也具有从山麓经山坡到山顶的向

10、上聚集升腾的形象特征,位于山顶部位的塔 以其竖直向上的趋势与山体向上的形象结合起来,对于较小的山体而言是一种 高度上的补充,从而在一定区域内加强了山峰在视觉形象上的支配性,而对于 较大的山体则使其具有更强的识别性。图 8 颐和园当建筑位于山脊 部位时,建筑的形体 往往沿山体脊线展开。 坡脊是一系列 相对的制高点的集合, 因而当建筑沿着坡脊 发展,不仅建筑形体 与土地的关联 更为密切,而且建筑 的形体也能够得到凸 显和强化。尤其是自 上而下的方向, 可以获得开阔的视野。中国传统的山地寺院一般沿坡轴线纵向层层递进展开图9 五台山寺庙群 由于山脊往往亦有起伏,建 筑形体应当随之镨落,以取 得和山体呼

11、应的效果。当建 筑物位于山麓地带,山体在 视觉上就主要作为建筑的背 景而出现。在与山体的大小 匹配的前提下,建筑的体量 组织相对有更大的自由度。山体和平地的交接方式 是视觉上起决定性的因素。 凸形地段上的建筑一般宜呈 现横向水平展开的趋向,局部可以穿插以垂直体量以形成活跃元;在凹形地段中,由于两侧山翼的拱卫,建筑一般采用中心集中、甚至竖向发展的体量组合。2.1平原地带 在平原地段开阔平展的景观之中水平延伸的地面以及横亘远方的地平线 对于建筑的形体构图是极具控制性的。因而,建筑形体的“水平性” “接近大 地” 图10 西塔里埃森 成为建筑形象与景观风貌整合的重要 取向。 赖特对大地的热爱是众所周

12、知的, 他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 。 。 。 。那 就是建筑中与地面平行的各个面都应 能与地面统一,竭尽全力使建筑归属 于土地。 ”所以赖特建筑中的水平性是非常鲜明的特点。他的“草原住宅”就是与美国中西部宽广的草原景观呼应。齐康设计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尽管由于城市的发展已经位于杂乱的城市 环境包围之中,但从意象上看,建筑形象与大地形态的整合手法是十分精彩的。 建筑形体半埋入地面以下,露出地面的部分处理为微微脱离地面的水平体量, 与几片向外伸展并倾斜向大地的墙体、以及寸草不生、铺满鹅卵石的大地形成 一个整体,完美地表达了建筑所需要的纪念性气。图11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3 3 建筑材质与土地肌理

13、的整合建筑材质与土地肌理的整合 土地肌理在建筑上的延续体现了建筑对于大地的从属性,在视觉上使得建 筑形体与土地具有融合的趋向。希腊著名的岩石修道院。石材砌筑的建筑形体 与山地几乎浑然一体。 传统的山地民居建筑往往在勒脚和台基部分采用石材砌筑。形成土地肌理 的延续效果,而上部墙体则可能是与原有景观肌理形成差异性的光洁刷自处理。 而其常见的覆瓦坡顶也有与勒脚类似的效果,坡顼的材质肌理和其小块材料的 尺度特征都具有相对于背景景物(山体、林木)的肌理与尺度的延续性。类似于民居的这种处理手法在东南大学设计的位于武夷山的一系列风景建筑中得到了 广泛的运用。 图12 山地民居4 4结语结语 尽管在概念和理论研讨上,这些策略彼此间有着差异,甚至蕴含着相互的 否定,但在实践中,它们都是可能的选择,并且使当代建筑形态走向与更广的 区域内的整体景观形态的整合,从而推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营造学向 “三位一体”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诺伯格舒尔茨.尹培桐.存在空间建筑 19862.项秉仁旗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华晓宁.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