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6884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单元自测题(四边形与相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数学综合(五)12009-2010 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综合练习(五)(四边形与相似形)A 卷(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中,仔细选一选,你一定很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10 B、9 C、8 D、62、如图 1,在菱形ABCD中,AB = 5,BCD = 120,则对角线AC等于A、20 B、15C、10 D、53、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当 AB=BC 时,它是菱形

2、 B、当 ACBD 时,它是菱形C、当ABC=900时,它是矩形 D、当 AC=BD 时,它是正方形4、已知,则(其中)的值等于75dc ba dbca 0 dbA、 B、 C、 D、73 75 710 1455、已知:如图在ABC 中,DE/BC,则= 31DBAD BCDEA、 B、 C、 D、21 31 41 516、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70 B、65C、50 D、257、如图,D、E、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G、H 分别为DE、EF 的中点,则GEH 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A)14 (B)116

3、 (C)132 (D)1648、ABC 中,DEBC,且交 AB 于 D,交 AC 于 E,且 DE 把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 DEBC=(A)23 (B)13 (C) (D)1232BACD图 1E DB CFCDACEADBEABCDFGH九年级数学综合(五)2EBAFCD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 ABBF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A、ADBC B、CDBFC、AC D、FCDE 10、如图 6,在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 E,交 DC

4、 的延长线于点 F,BGAE,垂足为 G,BG=,24则 CEF 的周长为( )A、8 B、9.5 C、10 D、11.5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1、如图,在 ABCD中,AC与BD交于点O,点E是BC边的中点,OE=1,则AB的长是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3,高为 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13、已知线段,则它们的比例中项是 15. 15ba14、如图, ABCD 中,AB4cm,AD7cm,ABC 的平分线交 AD 于 E,交 CD 延长线于F,则 DF 。15、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两腰BA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P,PFBC, 25ADBC,3EF ,则PF

5、 14 题 15 题三、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6、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B=,C=,90o45oAD=1,BC=4,E 为 AB 中点,EFDC 交 BC 于点 F,求 EF 的长. 17、如图,在 ABCD 中,E、F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且 AECF,求证:BEDF。PDCFBAE九年级数学综合(五)3PEDCBA四、解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8、如图,在 ABCD 中,AQ、BN、CN、DQ 分别是DAB、ABC、BCD、CDA 的角平分线,AQ 与 BN 交于 P,CN 与 DQ 交于 M,试判断四边形 PQMN 的形状。19.如图

6、,四边形 ABCD、CDEF、EFHG 是三个连续的正方形求证:ACFHCA五、解答题(10 分) 1.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D=3cm,BC=7cm,B=60,P 为下底 BC 上一点 (不与 B、C 重合) ,连接 AP,过 P 作 PE 交 DC 于 E,使得APE=B. (1)求证:ABPPCE; (2)求等腰梯形的腰 AB 的长; (3)在底边 BC 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得 DE:EC=5:3,如果存在,求 BP 的长,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综合(五)4B B 卷(卷(5050 分)分)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下列命题中,

7、正确的命题的是 (填番号) (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2)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3)边 数相同,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相似;(4)全等的图形一定是相似形22、如图,已知梯形 ABCD 中,ADBC,AB=CD=AD,AC,BD 相交于 O 点,BCD=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番号)梯形 ABCD 是轴对称图形 BC=2AD梯形 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 AC 平分DCB23、如图,矩形纸片 ABCD,AD9cm,AB3cm,将其折叠,使点 D 与点 B 重合,则折叠后,DE 的长 cm,EF 的长 cm。24、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

8、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5、如图,在半径为5,圆心角等于 450的扇形AOB内部 作一个正方形CDEF,使点C在OA上,点D、E在OB上,点F在弧 AB 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保留) . 二、证明题(本题满分 10 分) 26、已知: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BCCD, ADBD,E 是 AB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BCDE 是菱形。九年级数学综合(五)5三、计算题(本题满分 10 分) 27、如图,四边形 ABC

9、D 为矩形,AB=4,AD=3,动点 M 从 D 点出发,以 1 个单位秒的速 度沿 DA 向终点 A 运动,同时动点 N 从 A 点出发,以 2 个单位秒的速度沿 AB 向终 点 B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结束过点 N 作 NPAB,交 AC 于点 P1连 结 MP已知动点运动了 x 秒(1)请直接写出 PN 的长;(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2)试求MPA 的面积 S 与时间 x 秒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 S的最大值;(3)在这个运动过程中,MPA 能否为一个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所有 x 的对应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综合(五)6四、解答题(10

10、分)28、已知:如图 1,把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顶点A与边DC上的动点P重合(P不与 点D,C重合), MN为折痕,点M,N分别在边BC, AD上,连接AP,MP,AM, AP 与MN相交于点FO过点M,C,P (1)请你在图 1 中作出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与 是否相等?请你说明理由;AFANAPAD (3)随着点P的运动,若O与AM相切于点M时,O又与AD相切于点H 设AB为 4,请你通过计算,画出这时的图形(图 2,3 供参考) 图 1 图 2 图 3ABCFPMNDFMNDOPCBAABCPODNMF九年级数学综合(五)7 16067232543574342PCEA

11、BP:12 PBPBPEPBECDECEDEECDEPBCEPB PCAB CEPBABCPEBAPCB或证明2009-2010 学年度下期九年级数学综合练习四(四边形与相似形)A 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B 5、C 6、C 7、B 8、D 9、D 10、A 二、填空题 11、80 12、2 13、2 14、20 15、3cm 三、计算题16、 17、略223四、证明题 18、解: ABCD ADBC ABCBAD180PBAABC, PABBADPBAPAB9021 21NPQAPB 同理,NPQ180(PBAPAB )90 N90 Q90四边形 PNMQ 为矩形。

12、19、证明:设 AB,a 四边形 ABCD、CDEF、EFHG 是三个连续的正方形, BCCF,CFCH2,BH3,aaa 由勾股定理,得AC,AF,AH,aaa222aaa5)2(22aaa10)3(22,22 22aa CHAC 222 aa ACCF 22105 aa AHAF,AHAF ACCF CHACACFHCA 20、九年级数学综合(五)8B 卷一、填空题21、 (4) 22、 (1) (2) (4) 23、5, 24、2 25 、1023 85二、证明题 26、证明:在 RtADB 中, AEBEDEABAEBE EBDEDB21又 DCEB CDBDBE又 DCBC CDBC

13、BDEDBCBD DEBC又 DCBE 四边形 DCBE 为平行四边形又 DCBC DCBE 为菱形三、计算题27、解:(1)PN=3 2x(2)过点 P 作 PQAD 交 AD 于点 Q可知 PQ=AN=2x依题意,可得 AM=3-xS=AMPQ=(3-x)2x=-x2+3x=-1 21 2239()24x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0x2当 x=时,S 有最大值,S最大值=3 29 4(3)MPA 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共有三种情况,以下分类说明:若 PM=PA,PQAD,MQ=QA=PN=3 2x又 DM+MQ+QA=AD 4x=3,即x=3 4若 MP=AM,MQ=AD-AQ-DM=3-,PQ=2x,MP=MA=3-x5 2x在 RtPMQ 中,由勾股定理得:MP2=MQ2+PQ2九年级数学综合(五)9(3-x)2=(3-)2+(2x)2来源:学科网5 2x解得 x=,x=0(不合题意,舍去)36 37若 AP=AM,由题意可求 AP=,AM=3-x5 2x=3-x解得 x=5 2x6 7综上所述,当 x=,或 x=,或 x=时,MPA 是等腰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