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2004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950-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00100 分分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 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材料表明 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 C西周贵族实

2、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2.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认为:“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 畔魏魏伤。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士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增强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 D诸侯争霸不断加剧 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 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 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

3、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 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美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5.公元 619 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 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生计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 6下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部分州县的商税额统计表(单位:贯) ,据此表可知此时州 县杭 州苏 州陕州(今西安附近) 桂州(今桂林) 琼州(今海口)商税数额8.2 万5.1 万约 2.2 万66001.9 万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 A长江流域商业发达

4、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黄河流域商业落后于珠江流域7.公元 1302 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 弊甚非所宜” ,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 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9.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

5、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 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 10.中国古代主要流通钱币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纸币如交子、会子、宝钞,金属货币白银、铁钱、 铜钱,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以下关于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白银 交子 五铢钱 开元通宝 咸丰通宝 A B C D 1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 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已经应用于军事 D活

6、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2著名学者陈国刚在民主的审判一文中说:“苏格拉底之死是产生的一个疑惑的自我解答。 这个疑惑就是,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换句话说, 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当时的民主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 B直接民主必然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C雅典的民主限制了社会部分成员的发展能力 D民主制有时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13.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 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 自由

7、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14. 14 世纪意大利彼特拉克诗中的女主人公劳拉已不是中世纪文学中的那种矫揉造作、高不可攀类 型的贵妇人,而是单纯开朗的新女性,人物原型劳拉虽已失去了昔日风采,但不少读者还远道而来 亲睹劳拉芳容,这反映了彼特拉克作品的特点之一是 A. 宣扬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B. 体现了鲜明的惩恶扬善特征 C. 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色彩 D. 具有强烈的个性解放色彩 15.16 世纪出现的新世界地图改变了世界面貌,宇宙志变成了地理学。商人、军人、海员,不但可 以利用沿海航行图表,还能从对地球的新认识中获得方便,黄金、香料源源流人欧洲。这说明 A. “地球中心说”被改变 B. 地理学的进

8、步推动欧洲崛起 C. 地球的全貌得到反映D. 禁欲主义开始被打破 16.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 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 ”依据所学知识,对 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 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 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 D. 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 17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 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

9、一个繁荣、公 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人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18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 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哪国政治制度的演进符合材料中的描述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中国民主共和制 19.1701 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在安妮女王去世后,王位将转人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信 仰新教的索菲亚手中;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

10、选共和国总统” ,上 述法律其旨在 A.防止旧王朝复辟 B.加强议会权力 C.确立共和制 D.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 20.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 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 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21.托马斯杰弗逊(美国著名政治家、第三任美国总统)曾说:“我们宁愿要没有政府有报纸的 美国,也不要有政府却没有报纸的美国。 ”杰弗逊强调的是 A.舆论自由B.新闻监督C.权利平等D.政治民主 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

11、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 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从而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 17、18 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对外侵略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23.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 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 统节日庆典19 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

12、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24.19 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 年到 1900 年间, 德国的文盲率从 2%降低到 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 59%降到 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工业经济的需要 B. 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C. 人权意识的增长 D. 科学事业的进步 2518 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

13、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26公元前 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措施。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27.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 年)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 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讼。 ”这段记述能够 反应当时在邺下地区 A妇女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B儒家纲常名教受到冲击 C商品经济的繁荣致

14、风气开放 D因战乱动荡导致妇女地位上升 2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 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 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 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 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