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43-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厦门双十中学届高三(上)期中考厦门双十中学届高三(上)期中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本试题分为第本试题分为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总分卷(非选择题)总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第第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363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272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礼记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2、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东台阶)之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2刘建国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刘建国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

3、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防止地方分裂割据的中央集权制防止地方分裂割据的中央集权制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维护以“家家天下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为核心的专制统治3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相礼” 。春秋时,。春秋时, “相礼相礼”演变为演变为“上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

4、意,也就有了后来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的雏形。这反映出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丞相的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拥有较高权力权力4黄仁宇在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中认为:“第一帝国第一帝国”(秦汉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强大;而“第二帝国第二帝国”(隋唐宋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

5、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第二帝国第二帝国”与与“第一帝国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的区别是A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 B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 D政治结构和经济格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局的变化化5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

6、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扩大6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横塘农诗序说: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这一做法这一做法A动摇了地主土地

7、所有制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缓和阶级矛盾7据据周礼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三时之市” ,即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即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交易时间。货物出入市场,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交易时间。货物出入市场,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凭证凭证)方可通行。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方可通行。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A早期城市的主要

8、职能是掌控经济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掌控经济 B先秦时先秦时期重视规范市期重视规范市场行为场行为C对城市市场的时间限制逐渐放宽对城市市场的时间限制逐渐放宽 D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8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Morse)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1810 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

9、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各种小费等等,总计 3278463 两银。清政府的税收状况两银。清政府的税收状况A体现了闭关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9荀子说: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

10、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在此,荀子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 B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C强调良吏强调良吏执法的重执法的重要性要性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10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妇人红紫之服” ,有人作诗云:有人作诗云:

11、“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社会风尚的变化会风尚的变化11 19 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 诗经诗经是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度” 。

12、他在此主要强调。他在此主要强调诗经诗经具有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质朴的现实主义色现实主义色彩彩 D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12据据书林藻鉴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卷九记载:“(宋四家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标志着书法

13、艺术的全面成熟13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国的

14、创新能力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14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初期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风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初期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风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说:往的情况。王世贞说:“新安贾人见苏州文如蝇聚一膻。新安贾人见苏州文如蝇聚一膻。 ”詹景凤回答:詹景凤回答:“苏州文人见新安贾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人亦如蝇聚一膻。 ”这反映出明中后期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A文士清高,不同流俗文士清高,不同流俗 B士商交往,相互影响士商交往,相互影响C商贾逐利,世风日下商贾逐利,世风日下 D政治腐败,官商勾结政治腐败,官商勾结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