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9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58-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月)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1 月)历史月)历史(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848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424 小题,共小题,共 4848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2 分)分)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 、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

2、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D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2、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 ”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3、曾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过的周作人回忆说,当时(1898 年)如果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就会挂牌出来,隆重庆祝一番。这说明当时的

3、新式教育( )A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有用 B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科举考试内容发生根本变化4、1924 年 8 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核定地价,国民共享C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5、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图所列为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

4、法 D辛亥革命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6、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 ,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B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C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D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7、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 ”这种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8、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他们)拥抱现实生活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

5、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列宾 B.罗丹 C凡高 D毕加索9. 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 )A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B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D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10.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专理刑狱,职能单一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参与政务,秉旨办事11.“中国历史

6、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12. 1881 年,曾纪泽在一份上疏中写道:“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文中所及中俄交涉的事件是( ) A俄国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 B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C收回伊犁的外交谈判 D俄国等干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给日本13. 1945 年 10 月 19 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

7、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A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 D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14.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确

8、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 1978 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 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 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 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 A1978 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16. 周恩来曾说:“关于香港,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

9、以保持不变。 ”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是( ) A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 B试图警告英国不能破坏香港现状 C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D对香港问题持谨慎态度,避免问题复杂化17.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实行无敌国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8.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

10、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 B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C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D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19. 1996 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 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 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

11、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21.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 A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B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C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D. 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22.

12、 1911 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 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可见英国( )A. 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C. 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23.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 ”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C联邦法律至上 D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24.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君主专制的存在。 ”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13、A18 世纪初的法国 B18 世纪后期的英国C19 世纪末的德国 D20 世纪后期的日本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252 分)分)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 3 题,共题,共 5252 分)分) 25、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 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 、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 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 (18531856) (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14、材料二材料二 伦敦泰晤士报:“利用交战某一方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 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向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 (1850 年 10 月 1 日)1862 年 5 月 10 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请回答: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 (2 分)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 素有哪些?(4 分)(2) 、根据材料二,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 分)26、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 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三 进入 19 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 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 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 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以统一为名限制自 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 1864 年击败丹麦,1866 年击败奥 地利(见普奥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