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7405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修改内容解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教学内容修改解读教学内容修改解读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1P7 第 1 行“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 改为“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2P11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这一目第一自然段添加一句“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 ,改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P22:“综合探究” ,第一目题“聚集文化竞争力”改为“聚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第一、二自然段原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随

2、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改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

3、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四自然段改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4p22 综合探究,第二目题:“感受文化竞争力”改为“感受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p23 综合探究,第三目题:“提升文化竞争力”改为“提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该综合探究中更换很多新材料、新图片。 第二单元

4、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5P50“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一目第一自然段增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两句,改为:“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前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6p56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一自然段“目标”改为“任务” ,即改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 。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p73 第一自然段增加“

5、共赢” “坚定” “各种形式的”三个词,改为:“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P81 第四自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改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p85 第四单元导言原为:“在文化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选择。在当代中国,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懂得: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和谐文化,做“四有”公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现改为“在文化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选择;在文化建设

7、中,我们总要面临各种挑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文化发展的道路是什么?什么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怎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些都是本单元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识、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10P9596:第九课课标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导言原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

8、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要人人自觉地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文明之花就会更加绚丽多彩。现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框框题“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改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目题“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改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这一目中删除“在新民主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

9、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一段删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一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段改为:“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

10、国的梦想。 ”11P9697:第二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移到第十课第一框第二目,这一目题及内容,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一目题新增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

11、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文复习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2p9899 新增一目,新增目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增内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

12、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13、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13P10010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框:第一目题“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改为“培育四有公民” ,删除“根本目标”一词,在正文中也把这一说法删除。第一自然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化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化建设

14、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第二自然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改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4P101:“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一目中:删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

15、化事业”一段。删除“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这一说法,新增“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说法。即改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

16、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一段改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P102:第一自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改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