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7314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昌一中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高中生物实验陈述句精炼显微镜显微镜一、 使用方法 1、安放 前方偏左2、对光 选用低倍镜、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低倍镜观察 先降(眼看物镜)后升(眼看视野)4、高倍镜观察 先移(装片、 “追” )后换(高倍镜) ;只能调细准焦螺旋二、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三、 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放大的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1、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新制 CU(OH)2共热,出现砖红色沉淀。2、选材通常是苹果、梨等还原性糖含量高、颜色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3、脂肪可以被苏丹、染

2、液分别染成橘黄色和红色,常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4、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需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再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5、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操作时应先加 NaOH,再加 CUSO4,通常选豆浆或鸡蛋清为材料。观察叶绿体观察叶绿体1、 取材:藓类、黑藻或菠菜叶下表皮稍带些叶肉2、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 ,在弱光下细胞质流动(必须是活体材料)细胞质流动(必须是活体材料)1、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通常以叶绿体为参照物。2、取材:黑藻幼叶 (1)叶片扁平而薄(2)含叶绿体明显

3、(3)水生,细胞质流动快。3、最好找靠近叶脉处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观察。4、若现象不明显,可采取的措施:(1)进行光照(2)提高温度(3)切伤一部分叶片。5、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如缺水、化学刺激等) ,细胞质的流动速度不完全一样。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比例越高) ,细胞质流动就越快,反之,则慢。6、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相邻细胞的细胞质沿相反方向环流。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 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2、 制片:(1)解离(35 分钟) 用 15%盐酸和 95%的酒精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在此过程中细胞已死亡(2)漂洗 (10 分钟) 用清水洗去根尖药液,便于染

4、色(3)染色(35 分钟) 用 0.01g/ml 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 需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来3、观察:(1)低倍镜找分生区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进行分裂(2)视野中的间期细胞最多,中期细胞最少(3)由于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只能观察到处于某一时期的形态,而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的催化效率1、 本实验反映了酶具有高效性。2、观察指标可以是:产生气泡的多少;相同时间内积累的氧气多少(可以用卫生香的燃烧程度来证明) 。3、肝脏研磨液一定要是新鲜的,因为腐生细菌会将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分

5、解,使酶的数量减少。4、研磨的目的是使过氧化氢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增大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5、滴加三氯化铁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6、加入催化剂后要用棉花塞堵住试管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1、本实验反映了酶具有专一性。2、蔗糖溶液需检验纯度,且最好现配现用(因为放置时间过长,蔗糖可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 。3、试管保温时应控制在 600C 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4、本实验结果检验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1、叶绿体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酒精)中可用于提取色素。2、叶片剪碎加 SiO

6、2,CaCO3,丙酮研磨,SiO2 为了研磨充分,CaCO3 防止叶绿体中的破坏,丙酮是使色素溶解在其中。3、分离色素的方法纸层析法。4、色素层析液中的 溶解度不同,扩散速度也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快,反之则慢。5、画滤液细线时,越细越直越好,且待滤液干后需再重复画 23 次。6、层析时要注意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其中得不到色素带,还要注意用培养基盖上烧杯,防止层析液挥发。7、长方形的滤纸上会出现 4 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圆形的滤液会出现 4个同心圆,由外到内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8、长方形的滤纸条要在一

7、端剪去两角,可使得到的色素带整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当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的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进入外界溶液中,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细胞不断失水,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本实验的材料要求:必须用活的、成熟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最好用细胞液有颜色的

8、细胞,因此常选用紫色紫色洋葱鳞片叶鳞片叶的外表皮外表皮细胞。3实验用具:制作临时装片的用具是载玻片、盖玻片和滴管,4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本实验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在低倍镜下看清细胞后,将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就可以将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不可以让蔗糖溶液污染盖玻片上面,以免污染物镜镜头。5实验现象和结论及应用质壁分离发生时,角落上的原生质层先与细胞壁分离,边缘的原生质层后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发生过程中,液泡越来越小,细胞液颜色越来越深。若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清水或低浓度的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细胞极可能因为失水过多而

9、死亡。将细胞置于 KNO3 溶液或甘油等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的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 (前者因为无机盐通过主动运输不断进入细胞液,后者因为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质流动会变缓慢,反之亦然。通过本实验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测量细胞液浓度,验证细胞的渗透作用动物细胞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但因为无细胞壁而不会发生质壁分离。8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分生组织细胞无大液泡,植物的导管是死细胞,均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单方向

10、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定向运动。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重力性)和茎的背地性都是向性运动。2实验设计及实施:实验目的;验证植物的 性材料用具:用多个(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相同状态的多个(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相同状态的刚萌发的植物的种子或幼苗(一般用容易获得的玉米或蚕豆) ,不透光的纸盒等。实验实施时注意事项:要设计合适的对照实验,彼此之间只有一个变量的差异(单方向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实验实施时要考虑向性运动的产生原因。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的粗提取和鉴定1 原理 a:DNA 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mol/L 时溶解度最低,可析出。b:DNA 不溶于酒精,细

11、胞内某些物质则可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 DNA。- 3 -C:DNA 遇二苯胺(沸水溶)会染成蓝色,可用作鉴定 DNA 的试剂。2 研究步骤 准备鸡血(a:因为一般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不用哺乳动物血液;b:利用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c:利用离心或静置获得细胞) 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a:利用渗透吸水原理,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b:过滤取其滤液)溶解细胞核内的 DNA析出含 DNA 的黏稠物滤取含 DNA 的黏稠物再溶解过滤含 DNA 的氯化钠溶液鉴定 DNA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实验原理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

12、量。研究者通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算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即取样调查法。(2)常用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3)类型:点状取样法(适用:非长条形)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4)注意:个体随机性,独立性。样方大小适中(5)实习方法 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实验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密切关系。(2)实习方法 设计实验制作小生态瓶每天观察记录

13、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研究目标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初步学会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基本方法(2)研究方法调查走访环保部门调查当地废气、废水或固体废弃物 对周围的不利影响调查农药、化肥的影响调查河流污染的不利影响统计分析、归纳建议.观察观察 SO 2 对植物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实验原理:将同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分别放在同样大小的玻璃罩内,并在玻璃罩内生成不同浓度的 SO 2 就可以观察SO 2 对植物的影响。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本实验所用淀粉酶的

14、最适温度为 60 度左右。、 本实验向试管中加试剂的顺序:淀粉、淀粉酶、碘液。、 本实验在第个步骤之前,要同时控制好酶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温度是为了防止加酶时升温降温而影响实验结果。、 本实验在第个步骤中,维持各自温度分钟是为了酶有足够的时间发挥催化作用。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灭菌用高压蒸气灭菌法,接种环(勾)用火焰灼烧法。细菌培养技术的五大步骤: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搁置斜面、接种、培养。培养基的配置包括:称量、溶化、调 PH、培养基得分装、加棉塞、包扎。细菌培养基的 PH 范围:7.4 到 7.6。加棉塞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保证通气良好。分装时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的五分之一,加棉塞时应使棉塞的长度三分之二,搁置斜面,使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灭均桶内的物品不能放的太挤,否则会影响灭菌效果。排除锅内的冷空气要排两次,压力为 49 千帕。灭菌时要使压力维持在 98 千帕左右 20 分钟。用接种环画线时不要将培养基画破,也不要使接种环接触到管壁和管口。接种后的试管在恒温箱内,25 度下培养 5 到 7 天,或 37 度下培养 24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