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5400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红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8 页2017 届高三语文学科第一次考试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

2、人物的。 论语 ?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 “质”,人们一般解释为: “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 “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 “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 ?难言论述向

3、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 “以质信言”即“质” ,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 的话而来。“质而不俚” 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 “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 “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

4、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 “质”的方面; 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 “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第 2 页共 8 页1. 下列有关 “文”和“质”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B.在中国古代, “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C.人们一般认为, “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

5、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 “质”是质朴之意,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 “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C.班彪说史记 “文质相称” ,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 “质”二字的含义

6、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韩非子 ?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 “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B.“文” 和“质” 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二、古代诗

7、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张守约,字希彦,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夏人万骑来寇, 守约适巡边, 与之遇。 简兵五百逆战, 众寡不侔, 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第 3 页共 8 页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 左右欲邀之

8、, 云可获万万。 守约曰: “彼非敢迎战, 逃死耳, 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 迁西上阁门使、 知镇戎军, 徙环州。 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 “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

9、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夏人十万屯南牟/ 畏其名 / 引去 / 知泾州 / 泾水善暴城 / 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 适岁饥 / 罢其役 / B夏人十万屯南牟/ 畏其名 / 引去 / 知泾州 / 泾水善暴城 / 每春必增 / 治堤堰费不赀/ 适岁饥 / 罢其役 / C夏人十万屯南牟/ 畏其名 / 引去 / 知泾州 / 泾水善暴 / 城每春必增 / 治堤堰费不赀/ 适岁饥 / 罢其役D夏人十万屯南牟/ 畏其名 / 引去

10、/ 知泾州 / 泾水善暴 / 城每春必增治/ 堤堰费不赀/ 适岁饥 / 罢其役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B路,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相当于明清的省。C金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金”用以进众, “鼓”用以止众。D河神,又称河伯,是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后来其它河流的神也成河神。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

11、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C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第 4 页共 8 页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D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5 分)(2)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5 分)(二

12、)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 题。塞下曲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塞下曲(唐)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注】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天涯:指边塞地区。8. 许诗的情感基调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9.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庄子逍遥游“,”两句,说明了大鹏的飞翔必须借助相应大风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两句,是对

13、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 3)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离家万里,但功业未成,因而没打算归家的内心世界。第 5 页共 8 页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4)题。百岁教授黄德鸿的风雨学者之路一生追求“学者报国”的理想“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月种下的一颗种子,后来成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之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国文老师强调做学问的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内心开始憧憬学

14、术之光。因之在大学时代,黄德鸿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 ”毕业后,他考上了“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主要从事社会保险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言及“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时,黄德鸿说,“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黄德鸿师从的卓炯老师,既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 “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经济

15、学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很自然安排我进行工业经济的教研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名,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时。 ”面对家国危难,满怀赤子之心的他毅然放弃了去联合国就职的良机, “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那都是我人生转折的好机会。但那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打跑了蒋介石,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 ”“治学与报国相连” ,浸润于医学,成长于社会学,最终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他,走上了一条“学者报国”之路,先后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至今

16、。把脉广东经济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东方风来满眼春” ,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着如梦似幻的经济风云,黄德鸿挥手拨开迷雾,探准广东经济发展方向。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之外。一篇篇分量十足的论文,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60 年代初期 , 他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4 大因素。 80 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成就的同时,第 6 页共 8 页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的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黄德鸿十分重视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及企业活力的研究,他在论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