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4462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古文观止文白对译十五则注:题目没设答案,可从译文中找出。近几年各省自主命题,有些省份开始从古文观止中找材料来命制试题,要特别注意。( 一)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

2、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睥睨 ( ) :城上的矮墙。梁( ) :屋梁。堡坞:堡垒。中州:中原。1. 解释加点实词的意义。(1) 有积石横当其垠(2)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3) 而列是夷狄(4)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2.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投以小石(2) 益奇而坚(3)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2)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参考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爬过黄茅岭而下。有两条路:一条向西延伸出去,沿路寻找,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另一条稍

3、偏北又转向东,朝前行走不超过四十丈,山路中断,被河流分开, 有一座石山横亘在路边。小山上面, 有些石头像城墙上的矮墙形状,有的石头像屋梁;小山的侧面突出的一座堡垒,好像有门。朝里看很黑,投进一颗小石子,洞中好像有水声。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很久才停止。 绕着它, 可以走上去, 可以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土,在石缝中长着嘉树美竹,看上去格外奇特且结实。它们长得疏密相间,高低相衬, 好像是能工巧匠设置的一样。唉!我怀疑造物主的有无已经很久了。到这里,我才越相信它是的确有的。可是,又责怪它不在中原创造美景,却设置在这边远的地方,经历了千百年也没有一次机会向人们展现它的优美的姿态,因此劳作而没有作用。神灵

4、不应该这样,那么, 神灵果真没有吗?有人说:“这是用它来安慰那些有贤才,却辱没在这里的人。 ”有人说: “它的地气灵秀,不创造伟人,却偏偏创造这美景,所以,楚国南边缺少人才而多怪石。”这两种解释,我都不信它。( 二) 管仲论苏洵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

5、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 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 而非三子者, 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

6、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注:威公: 即齐桓公, 春秋五霸之一。竖刁、 易牙、 开方: 桓公的三位宠臣。五公子:即桓公五子,武孟、元、潘、商人、雍。简公:齐简公。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少正卯:春秋时鲁国大夫。1. 解释加点实词的意义。(1) 管仲相威公(2) 讫简公(3) 彼固乱人国者(4) 顾其用之者,威公也(5) 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6)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2.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 其祸蔓延(2) 盖必有所由起(3) 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4) 因威公之问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

7、所由兆。(2)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3) 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参考译文: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排斥夷狄,直到他死,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桓公重用,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着要继承君位;从此,祸乱不断扩大,直到简公时候,齐国没有安定的一年。功业的成就, 并不是在成就的那一天成就的,必定有它的起因;祸乱的发生, 并不是在发生的那一天发生的,必定有它的迹象。所以齐国的安定,我不认为是管仲的功劳,而认为是鲍叔的功劳;到了动乱的时候,我不认为是竖刁、易牙、开方的罪过,而认为是管仲的罪过。为什么呢?因为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但是任用他

8、们的是齐桓公。 有了帝舜这才知道流放四个坏人;有了孔仲尼这才晓得除去少正卯。那齐桓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但是使齐桓公能够信用这三个人的却是管仲啊!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他接替相位的人。在这个时候, 我认为管仲将会推举天下的贤人来回答,可是他的话却不过是说“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的行为不近人情,不能信用”罢了。 唉!管仲认为只要他一句话,桓公就真的不用那三个人了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少年了, 也知道桓公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在耳朵中不能停止,女色在眼睛里不能断绝的人, 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没有什么办法满足他的欲望。起初他们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是有个管仲罢了, 一旦没有了管仲,那么三个人就可以弹去

9、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了。管仲认为自己快要死时说的话,可以束缚桓公的手脚吗?其实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就怕没有管仲。有了管仲, 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普通的人罢了。否则, 天下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物难道还少吗?就是桓公侥幸听信管仲,杀掉这三个人, 但是其余的那些人, 管仲能够一一除去他们吗?哎!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治本的了!假如乘桓公询问的时机,推荐国内的贤人来替代自己,那么管仲虽然死了,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那样的人。为什么要怕这三个人呢?不说他们也行啊。( 三) 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10、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 “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遂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

11、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 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注:光、黄:即光州和黄州,治所分别是今河南潢州和湖北黄冈。朱家、郭解:均为西汉时游侠,事见史记游侠列传。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西南。方山冠: 汉朝祭祀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唐宋时隐士戴此帽。勋阀:功勋。傥:通“倘”,或许。1. 解释加点实词的意义。(1) 晚乃遁于光、黄间(2) 见其所著帽(3) 过岐亭,适见焉(4) 见方山子从两骑(5) 往往佯狂垢污2.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

12、义和用法。(1) 以此驰骋当世(2) 因谓之方山子(3) 过岐亭,适见焉(4) 俯而不答,仰而笑(5) 鹊起于前3. 翻译下列句子。(1) 闾里之侠皆宗之。(2)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3)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4)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在光州和黄州之间山里隐居的人。他年轻时向往并学习汉朝侠客朱家、郭解的为人, 乡里的讲义侠的人都敬重他。年纪渐渐大了, 改变从前的志向和行为,努力读书,想凭借这条道路在当世大干一场,可是始终碰不到机会。到了晚年, 就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山里的一个名叫岐亭的小镇上。住草屋, 吃蔬菜, 不与社会接触。放弃原有的车子和马

13、不坐,毁坏原有的帽子和衣服不穿戴,平时总是步行往来山中。山里的人没有谁认识他,看见他戴的帽子方方地耸起,而且很高; 猜测说: “这莫非是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吧!”因此都叫他方山子。我降职调到黄州,路过岐亭镇,刚巧碰见他。吃惊地说:“哎呀!这是我的老友陈慥季常啊, 为什么在这里?” 方山子也吃惊地注视我,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把缘故告诉了他。他低着头不回答,接着抬起头来大笑,招呼我住宿在他的家里。他家里空空的,只看到周围有四堵墙, 可是他的妻、 儿和奴婢都有自得其乐的神气。我既惶恐地觉得他很奇怪,又想到方山子年轻时纵酒任性,喜弄刀剑, 用钱如同丢弃粪土那样。十九年前, 我在岐山下看见方山子带

14、领两个骑马的仆人,自己挂了两袋箭,到西山打猎游玩。一只喜鹊在前边惊飞起来,方山子叫骑马的仆人追上去射它,没有射中。 方山子猛抽坐骑独自奔驰出去,一箭就射中了那只喜鹊。 于是, 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论用兵的方法和古往今来成败的道理,自以为是当代杰出的人才。 到今天已过去多少日子了,但精明强悍的神色,还在眉目之间隐隐显露,难道他真正是个在荒山里隐居的人吗?方山子家里世代有功勋,应当得到庇荫做官,假如能够让他从事政事,那么现在已经是个有名望、 有地位的人了。 再说,他的家原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跟公侯的府第一样。在黄河北岸还有大片土地,每年可以收取千匹丝织品,也足够他享受富裕快乐的生活。他都放弃不要

15、,偏偏来这荒山里受苦,这难道是一个不自得其乐的人能够这样的吗?我听说光州和黄州之间多奇人逸士,他们往往装疯, 弄脏自己, 不能够见到他们的真面目。方山子或许见过他们吧!( 四) 泷冈阡表欧阳修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 则必涕

16、泣曰:祭而丰, 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 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 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吾耳熟焉, 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 吾不能知; 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 要于孝; 利虽不得博于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