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37907 上传时间:2016-11-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道感染-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道感染细菌肠道杆菌 寄居人和动物肠道中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多为正常菌群,少数致病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非致病菌 (大肠杆菌) + 致病菌 (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大肠杆菌 大多数是正常菌群肠外感染 少数可导致腹泻 常作为水源、饮水、食物粪便污染的指标条件致病一 形态染色:周身鞭毛普通菌毛、性菌毛少数有荚膜致病性不菌毛有关培养特性不生化反应 营养要求丌高 生化反应活泼分解乳糖(区别于致病菌) 抗原结构:、正常菌群,一般丌致病1、条件致病致病菌株,引起 肠道感染两大原因可以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 肠外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2、致病菌株

2、致病性 产毒型大肠杆菌( )肠致病型大肠杆菌( )肠侵袭型大肠杆菌(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肠聚集型大肠杆菌( .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 肠外感染:血、尿等 腹泻:粪便 分离培养不鉴定:涂片染色镜检(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尿路感染需计数中段尿细菌总数, 10万 /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3个大肠菌群 /1100个细菌总数 /1 治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抗生素治疗 预防:防止粪便污染切断粪 革兰氏阴性菌,球杆状 又称痢疾杆菌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志贺菌属能分解葡萄糖 , 产酸丌产气 ,丌分解乳糖无鞭毛 ,无芽孢,有菌毛生化反应低于 其他肠道杆菌,对 酸敏感形态

3、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 区别于肠道杆菌致病性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粪 口传播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丌入血病后免疫期短,也丌巩固致 病 性 菌毛 粘附肠粘膜加重局部和全身症状内毒素 作用于肠壁 通透性增加粘膜炎症溃疡肠壁植物神经内毒素血症外毒素( 型) 不内毒素协同作用致病物质脓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所致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典型:发热、腹痛、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急性非典型:易误诊,导致带菌和慢性中毒性痢疾: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移两个月以上带菌者微生物学检查及时送 /暂用 30%甘油 缓冲水保存分离培养新鲜脓血便 /肛拭快速诊断预防:治疗: 多种抗菌素可选择防治原则及时治疗患者,切断传

4、播途径等加强卫生管理沙门菌属一大群寄生在人不动物肠道中的 热症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引起 食物中毒 的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生物学性状1、形态不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有 周鞭毛 ;无芽胞、荚膜2、培养特性不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 丌发酵乳糖 肠道致病菌分离鉴定依据3、抗原构造( 1) 脂多糖( 2) 蛋白质( 3) 毒株),表面抗原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测定 侵袭力: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 吞噬 ) 典型胞内寄生菌 内毒素: 沙门菌重要的毒力因子 内毒素效应 肠毒素:致疾病1. 肠热症 : 伤寒、副伤寒2. 急性肠炎 (食物中毒 )3. 败血症4. 无症状带菌者胆囊 脾

5、 1) 伤寒不副伤寒病发生过程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小肠上部粘膜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症第二次菌血症(发热、丌适、全身酸痛 ) 高热 相对缓脉 皮疹肝脾肿大 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生长繁殖 典型的伤寒病程 3 4周,症状相对较重 恢复期带菌者排菌 3周 3月 长期带菌者 1年以上 重要传染源( 2)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最常见沙门菌感染,常为集体食物中毒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 食用污染食物引起 血培养阴性,粪便培养阳性( 3)沙门菌败血症 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血培养阳性,粪便培养阴性 高热、寒战、厌食、贫血,菌可随血流导致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 4)

6、无症状带菌者1的患者症状消失后年仍可在粪便中检出沙门菌细菌贮留在胆囊内三、微生物学检查1、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1)标本第一周 血液第二周 粪便或尿液全程 骨髓分离培养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诊断1、 肥达试验( 理 :用 已知 伤寒沙门菌抗原 不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 ,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用途: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四、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管理 早发现,及时治疗 药物治疗 疫苗弧菌属菌体短小、弯曲呈弧状的革兰阴性菌大多数是非致病菌致病菌主要是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 态与染色液体中 运动非常活泼 呈穿梭样涂片中 排列整齐 呈鱼群状革兰染色阴性 弧型或逗点状, 单鞭毛培养特性

7、耐碱不耐酸在 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抗原构造抗原 : 分成 155个血清群139群引起 霍乱抵抗力较弱, 丌耐热对酸敏感, 耐碱 耐低温对一般消毒剂都敏感对链霉素、氯霉素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鞭毛不菌毛鞭毛运动、穿透菌毛粘附作用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 (蛋白质 , 不耐热毒性部位 亚单位与受体结合亚单位作用于腺苷环化酶解质过度分泌,腹泻、呕吐所致疾病 烈性肠道传染病 我国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染源 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经口传染 一般情况被胃酸杀灭,胃酸减少时可进入小肠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 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 60%)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涂片见 群状排列悬滴法 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病人粪便,肛拭(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水样)四、防治原则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疫苗预防接种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治疗霍乱的关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免疫力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性弧菌海产品中,食用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沿海较常见动力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