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116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试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 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 C 风烟俱净 D 在昼犹昏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皆生寒树有

2、时见日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 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 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7、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

3、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山之、山之,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 江山水的雄奇秀美。8、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达 了作者的人生态度。9、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负势竞上()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10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3 分) 句子: 翻译:11文章理解。 ( 5 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 者的 情 态 。 在 分 写 “ 异 水 ”时 , 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 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 特 点 。 之 后 , 通 过 “ 鸢 飞 戾 天 者 ,窥 谷 忘 反 ” 的 抒 情 短 论 , 表 现 了 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 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三、06 年潍坊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 题。 (12 分)(甲) (吴均与朱元

5、思书 )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 言:傅金吾园中梅, 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 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罗纨( w n): 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 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

6、段时间。夕舂:夕阳。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梅花为寒所勒勒:山岚设色之妙设: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 负势竞 上,互相轩邈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 B. 猿则百叫无 绝月景尤为清 绝C.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皆在朝日始出 D. 梅花 为寒所勒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 分)送东阳马

7、生序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 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张溥,明崇祯年间著名学士,著有七录斋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20、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 分)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21、比较

8、甲 乙 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 分)22、读了 甲 乙 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汉朝人。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大姓: 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作:做工辛勤劳作。资:借。大学:大学问家。 20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礼愈至衡不求偿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

9、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门人弟子填其室B 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邻舍有烛而不逮D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 分)甲文 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 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 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

10、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 分)无从致书以观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2 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 分)内容: 感情: 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 分)【甲】既加冠,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

11、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 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至 (3)濂具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诚然,卿不朕欺。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与朱元思书一 1消散干净争着,竞争伸向更远的地方看,看到

12、2C 3清澈湍急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寒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6D 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高险(峻;峭;陡 ) (每空 1 分,共 5 分。最后两空中“ 山” 的特点若答 “ 多” 者也可得分8.热爱 (赞美 )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9、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二)8凭依(或:凭借、依仗)美丽 (若答 “ 友好 ” 也可给分)(2 分)9 A(2 分)10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3 分)11空一

13、: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空二:千丈见底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空五:皆生寒树(5 分)三、 (12 分)20、奔:飞奔的马。作:发出。勒:约束,阻止。设:着,涂。21、C 22、(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隐的高洁志趣。送东阳马生序一、 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19、能译出主

14、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20、余 /因得 /遍观群书。21、 (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22、能围绕“勤奋” 、 “学习环境” 、 “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二、)20、借周到报酬感到奇怪21、D 22、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23、甲文:“余”凭诚信借书苦读。“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匡衡凿壁借光读书。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2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刻苦勤奋博览群书虚心请教。三、 6引来,得到;询问

15、,请教;书信;醒,睡醒。7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8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1 分) ;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老师的尊重。( 2 分)9不相同( 1 分) 。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1 分) ;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2 分) 。(十五) 1 (1)担心( 2)周到(3)全,都(4)好坏2 (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 “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