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047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 提交人:热沙来提汗.阿巴斯 提交时间:2016-11-23 作业格式:2 学段: 小学学科: 其他教材版本: -年级/册: - 目录: - 本次作业的主要知识点: 基于课例的信 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 课例名称: 基于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研究 设计思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效果的关系”做过调查,结果 发现:教师在刚走上教学岗位的五年内,教学效果和教龄成正比关系。五到八年间,普遍 出现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高原期”。八年后,教师群体逐渐开始分化,大部分人的教学水 平和教学效果出现徘徊甚至逐渐下降,只有小部分人经过不断成长,教学水平得到升华,

2、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 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才会随之不断增长。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1教学的三种境界 有人说,教学有三种境界。(1)学生懂了,你还在教。(2)学生不懂,你教了还是不懂。 (3)学生不懂,你教了就懂。作为教师,我想大家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的教学达到的是第 三种境界。 2专家学者观点 英国教育家格里菲斯认为:教师一直在以不同速度与意识水平反复从事着行动、观察、分 析与计划这一循环过程,所有这些活动对反思性实践都是有意义和不可缺少的。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在 1989 年就

3、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发展 = 经验 + 反思” ,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 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这个公式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 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 验的不断积累,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 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反思的教 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 随之不断增

4、长。 3从事实来看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线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 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可以说,再优秀的教师,再成 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一些名师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反思是名师们的共性之一。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 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不断矫正错误、寻找经验,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 二、教学反思涵义的理解 1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

5、此所 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 展的途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反思通常有 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 2具体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一般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从多个角度展开。 例如,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1)师生是课堂教学的共同体,教师作为课堂行为的一个参与者,可以反思教学行为的得 失,包括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是否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学方法选用及组合

6、是否得当,还可以反思学生学习行为的得 失,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从教学活动进行的步骤来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新课、小结、作业区等各环节的 设置、衔接是否合理等。 (3)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安排,可以反思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设置的合 理性,重点、难点的处理,课的内容在单元体系中、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体系中的地 位等。 (4)也可以对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如:“我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好在什么地 方”,“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情况设计易于 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 情况后如何处理

7、”等,这种反思不仅能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而且可能通过对话交流, 使自己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有利于自我优化, 避免教师陷入“独思”的尴尬局面和自我封 闭的泥潭。 (5)课后反思可以结合“教”与“学”两个方面反馈,对自己刚上完的课或前几节课教学 行为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认真分析判断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 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通过自我评价、自我 表现和自我欣赏而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同时也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怎么做教学反思 【一】写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 一节课上完,教与学的状况,教学效果抑或达到设计目标,抑或不尽人意,教师在不同程 度上

8、心里都是清楚的。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 师的一句激励性的话、一个动作和手势而使学生兴趣倍增;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使 学生思想开了小差,走了弯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少,给学生实践的时间是多少,“因” 与“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 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 写“得”制作电子贺卡教学反思: 1.本课的结构特点鲜明,既包含了新授知识与练习,又布置了综合任务。正是因为课堂内 容丰富,使得本课在时间的利用上更加紧凑,再加上讲练安排合理,学生反馈积极,所以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制作贺卡不光要用剪贴

9、画,最好还有来自文件的图片,因此教师课前在学生电脑上下发 了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先后插入了大的背景图片和小的修饰图片,在修改 图片格式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思考把大的背景图片衬于文字下方,把小的修饰图 片和艺术字浮于文字上方,这样就不会影响对它们的调整。 3.制作贺卡是一个综合任务,虽然学生容易被问题的情景所吸引而忽略构成它的必备要素, 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很好的地完成新 年贺卡这一综合任务。 写“失” 申请邮箱报收获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一开始就用问题导入,让同学们深刻的了解了电子邮箱的特点、优点。然 而又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

10、介绍了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让学生知道申请电子邮箱的意 义,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现总结如下: 1作为教师,我课堂上讲的有点多,学生的自主探索有点少。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让学 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学习软件的操作,增长信息素养。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做好一个引 导者,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2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就是要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但在这节课中,反映快的学生一会 儿就完成任务了,而反映慢的学生,还眼巴巴地看着你,等着你进一步讲解。因此,在今 后的学习中,应该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3在这节课中,有一半的学生成

11、功申请了电子邮件,看着他们脸上的喜悦,我也为他们高 兴。而那些没有成功的孩子却是一脸的愁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给这些孩子创设一些 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 写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表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学生、对教材 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相 反,学生的注意力、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 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 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

12、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 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 写师生表现 文字格式的设置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 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第一线根据学 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对教学过程做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 养。 本节课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而 “诱趣探求法”是培养学生“爱学”的导火索。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3、奠定 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研究性学习 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最应该做到的, 我提供文档感谢母亲,让学生自主打开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操作 时间,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演示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重视课堂评价,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增强感性认识。同时评价过程是开放式的,有 学生自我评价,也有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软件的演示,向其他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这 样,学生既是测评人,又是受评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14、。 【三】综合分析写教与学 教学反思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上课 写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本课 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如何?教法应用如何?学生的主动性有没有得到发挥?提 问的效度怎样?问答和追问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吗?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吗?学 到了什么?有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教师应对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 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因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 的教学经验。 写教、学 内容组织用链接教学反思: 本节课原先的设计思路是先介绍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但在试教时发

15、现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比较慢,反而是对后面的动手制作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试教后将教案重新进行了设计,在体会链接的作用时,首先设计了学生与教师进行比赛的环节,使学生在强烈的求 胜欲驱使下,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在 PPT 上加入了链接才能使操作和演示过程更加快捷和 方便,这一环节在实际上课时效果非常的好,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比很 快就发现了教师所使用的幻灯片与自己所使用的幻灯片上的两大不同点。接着引导学生自 学 PPT 中两种链接方式,很快大多数学生便掌握了相关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 知识完善护眼宣传的 PPT,并让最先完成的学生使用大屏幕进行操作演示,进一步巩固相 关的

16、过程和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层次比较清楚,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但在学生自学的环节中没有考虑到 学生的年龄特征,自学完毕后没有强调每个步骤的注意点而是直接让学生操作,部分学生 没有能够完成文本链接的制作,有的学生将动作按钮的摆在画面的中央,有的在第一张上 面也制作了动作按钮,因此在练习阶段不得不再次强调了相关的注意点,影响了教学过程 的流畅性。 在对学生的评价仅使用了演示和成果星的方式还显示比较单一,时间一长对学生的吸引力 不大,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评价方法。 【四】写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特色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 个特色,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在教学反思中就可 以把这些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课的特点,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 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个性化的 教学特色。 写主要特色让机器人探障碍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机器人课,本课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