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190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期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期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期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期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中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地理培优试卷高二地理培优试卷 5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2014 年 4 月 29 日,中国“南非年”在北京开幕。图 1 为南非示意图,回答第 1、2 题。1开幕日后一个月内( )A. 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B. 北京、开普敦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之差减小C. 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缩小D.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2南非(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广阔 B. 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C. 西南沿海夏季多雨,利于农耕 D. 西海岸寒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图 2 为 2015 年 2 月 16 日(腊月二十

2、八)12 时百度迁徙地图。读图,回答第 3、4 题。3百度迁徙地图( )A. 数据收集应用了 RS 和 GPS 技术 B. 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C. 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D. 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4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B. 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2C. 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D. 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能源是 2014 年 APEC北京宣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图 3 为中国部分地区有效风功率 密度分布图(有效风功率密度可表示风能资源的大小)。读图,回答第 5、6 题。5图中( )A.

3、 甲地受地形影响,为风能低值区 B. 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为风能高值区C.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 风能最佳利用季节是夏季和秋季6与火力发电相比,风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 )A. 技术要求低,便于推广 B. 连续性强,发电量稳定C. 能量分散,设备占地广 D. 清洁环保,建设成本低读图 4 等值线示意图,回答第 7-9 题。7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 abc,则( )3A. P 区域是工业园区或中心商务区 B. 城市向 N 方向扩展速度最快C. PN、PM 可表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 D. P 区向外对住宅区吸引力逐渐提高图 5 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第

4、 10、11 题。10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下沉式窑院 - 黄土土质黏重 B. 房屋高架 - 风暴海啸多发C. 墙厚窗小 - 炎热干燥光照强 D. 顶尖坡陡 - 森林资源丰富11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 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C.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二、综合题。 (共 56 分)12.(20 分)资源配置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回答下列问题。要探究人类经济与文化的生态影响,特别有收获的研究领域就是欧洲人在过去 500 年, 以最大数量的收获而席卷的那些领域。尤其到 18、19 世

5、纪的资源配置完全就是全球性的了, 而其将污染因子释放到大气中的规模、浓度和种类来说,也可说是一场对大气的革命。威廉贝纳特环境与历史为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环境和公共健康威胁,2015 年 8 月 3 日,美国颁布了 清洁电力计划。其目标是到 2030 年,美国电力行业的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 放将比 2005 年分别减少 32%、90%、72%。(1).说出美国实现清洁电力计划目标的途径,简述其产生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10)4(2).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方向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13.(36 分)德国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北德平原东西长约 600 千米,南北宽

6、200300 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 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 178 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 均海拔 50 米。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 工业区。图 12 为鲁尔 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率状况。政府的大力扶 持,1998 年德国成 为世界第一风电生产 大国,是全球风能利 用最成功的国家。图 12(1).简述德国交通位置的重要性。(6 分)(2).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8 分)(3).与莱茵-多瑙运河比较,说明中德运河区位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8 分)(4).描述 19612000 年鲁尔区第二、三产业就业率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8 分)1(5).简述德国发展风电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