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曾经的失足者都有幸福未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318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曾经的失足者都有幸福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曾经的失足者都有幸福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曾经的失足者都有幸福未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者了解到在 “社会包容、 政府帮扶、 部门联动、 家庭接纳” 的政策感召下, 还有许许多 多像叶凡、 李醒这样的刑满释放人员正在接受安置帮教, 受益于安置帮教, 他们不仅能重新 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市司法局在服务群众 “八件实事” 中, 开展了 “亲情帮教大走访” 活动, 每年走访服刑在教人员亲属和刑释解教人员9 0 0 余人 次, 关注关心他们的生产、 生活情况, 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环境。达川区投资1 2 5 万元, 建设了集教育、 学习、 住宿于一体的1 2 0 0 平方米的安置帮教综合性基地; 宣汉县投资 3 0 万元建成了5 5 0 平方米的安置

2、帮教中心, 主要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就业安置、 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大竹县司法局与企业签订安置帮教协议3 8 份, 用于安 置刑释解教人员, 他们这样做, 只为了让每一个曾经 “失足的人” 都有幸福未来。后记周刊 ? 关注0 6D A Z H OU WA N B A OE - m a i l :4 9 5 5 6 8 3 4 5 q q .c o mT e l :2 3 8 9 3 4 0 - 3 1 52 0 1 3 年1 0 月1 9 日星期六Z KX W主 编/ 李天泉编 辑/ 王 佳让曾经的都有幸福未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几年前或十多年前,因为无知而犯罪被判刑,

3、经过改造之后又 重返社会,但如果他们生活在你周围,工作在你身边,你是否能接受他们呢?前些年,有 些刑满释放人员遭白眼,被拒而远之,一次的污点要用一生来弥补,但随着政策开放和相 关部门的努力,记者了解到,一些刑满释放人员在达州司法行政部门帮教安置下,重新回 到社会,笑迎接下来的人生。据统计,我市每年回归刑释解教人员2 0 0 0 余名,帮教率、安 置率分别为9 5 %和8 5 %,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 %以内。近日,记者走近几名刑满释放人 员,了解到他们的曲折人生。【】失足者A服刑1 9 年刑释归家家徒四壁渠县清溪镇的叶凡(化名) ,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 9 年,于 2 0 1 3 年3 月刑

4、满释放,刑释归家后刚刚感受到重获自由的幸福,便被家 中的惨境打回残酷的现实。妻儿挤居在上世纪9 0 年代的瓦房中,瓦房 多年没有修葺,可谓“晴天晒太阳,晚上看月亮,雨天全泡汤” ,家中 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直以来都靠妻子在家务农勉强维持生计。 看到如此困境,叶凡一脸无奈。 对于妻子多年来的不离不弃,一直坚守着贫穷的家并把两个孩子抚 养成人,叶凡在心酸之余还是满怀感动。但面对家徒四壁,对生活充满 了信心的叶凡,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是重操旧业干起不劳而获的勾 当?还是找份稳当的职业逐渐改变家庭的现状?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 争,叶凡对两个方案都否定了,痛定思痛的他决定靠自己在监狱里学习 的缝纫

5、技术和管理经验,打算自己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司法部门帮助其建立服装厂连吃穿等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的他哪里有资金开厂呢?想到自己刑释 回家去渠县司法局报到时被纳入安置帮教对象,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 态找到了渠县司法局安置帮教办公室寻求帮助。安置帮教办的同志得知 他有自食其力、自主创业的想法后,一方面对他表示支持,并给与鼓 励,另一方面及时与清溪司法所联系,积极帮助他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 难。几天后,叶凡来到清溪司法所,负责人张良秋已按县司法局的要求 制定了详细帮教措施。司法所向镇党委政府领导及时汇报了情况,联系 镇民政局解决了叶凡临时生活费8 0 0 元,并积极为他开厂出谋划策。 2 0 1 3 年5

6、 月,张良秋和叶凡一同前往宝城镇开办的服装加工厂进行 了考察,考察结束后,张良秋又积极协助叶凡在清溪镇街道农贸市场选 址,并帮助拟写了房屋租赁合同 、 机器设备购买合同及招收工人 的劳动合同书等多种法律文书,协助办理了营业执照。叶凡自己也 为开办服装加工厂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不久,首批招收的4 5 名工人 经过两周的技术培训合格上岗后,叶凡的服装公司就这么办起来了。“我要再解决三百人的就业问题”服装加工厂办好了,但叶凡面临了新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无 钱购买原材料,3 万元流动资金,让已经四处举债的叶凡实在无力承 担。司法所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与农村信用社取得了联系,并以个人 名义替他担保借款3

7、 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叶凡的燃眉之急再次得以解 决。拿到得来不易的资金,叶凡激动得说不出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 个曾经犯下罪,给家庭、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人,却还能得到如此无 私帮助。 服装加工厂终于步入了正轨,第一个月生产下来,竟有1 0 万元的 利润。当每天走在近千平方米工厂里,看着几十名工人在认真工作,叶 凡在真心感激党委政府、感谢司法所的同时,心里也有了下一步的打 算,他告诉记者,如果仅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再重返社会,并且还活得这 样有尊严,所以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待 时机成熟后就会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再解决3 0 0 名农民工的就业问 题。B 担心妻儿越狱两次2

8、0 1 3 年1 0 月7 日,大竹县竹阳镇一 家豆花店的灯光早早就亮起了,老板李醒 (化名)已在开始熬粥、揉面、做豆花,准 备张罗一天的生意。早上9 点多钟送走最 后一批客人,李醒才坐下来,开始清点早 上的收入, 虽然很累, 但他的脸上始终挂着 满足的笑容。毕竟对于两次越狱又两次被 捕, 服刑超过1 1 年, 逃亡长达9 年的李醒来 说, 这种平稳、 安定的生活实在来之不易。 1 9 9 2 年,2 0 岁刚出头的李醒因盗窃罪 被捕入狱,在服刑4 年多后,因为听说儿 子被拐,妻子出走,他再也无法安心服 刑,开始寻机越狱。1 9 9 6 年至2 0 0 9 年期间 两次脱逃均被抓获归案,归案后

9、的他,不 但明白了什么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更是体味了东躲西藏的日子是如此煎熬, 因此不再有任何幻想,开始安心改造。 2 0 1 1 年1 2 月,因表现较好,减刑1 年7 个 月的李醒终于走出了监狱大门,对生活又 充满了希望,心情倍感愉快。但是当他回 到近2 0 年没有回过的家,看到房子破烂不 堪,家中一贫如洗,老父亲卧病在床,再 想到妻离子散,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无情的现实击碎。 眼看着年关将近, 因为曾经进过监狱, 李醒四处找工作都没有着落, 百般无奈中, 他想起出狱前管教干警所说的话:“以后有 什么困难可以找监狱, 也可以找当地司法 局, 千万不能再走上邪路。 ” 2 0 1 2

10、 年 1 月 6 日, 李醒来到了大竹县司法局安置帮教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当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后, 工作人员立马回复道:“放心吧, 你的困 难我们会及时向领导汇报, 协调解决。 ” 送走李醒后,安置帮教办的工作人员 立即与其户籍所在地司法所联系,并电话 联系了白坝乡党委、政府,仅仅一周后, 乡党委书记就亲自把1 0 0 0 元临时救助款交 到了李醒手上。虽然暂时的困难解决了, 但如何解决李醒今后的生活问题始终牵挂 着安置帮教办工作人员的心。当得知李醒 仍和老父亲住在一间低矮破损的老房子 里,生活极为不便时,他们又立即和乡政 府协调,为其解决帮扶资金3 0 0 0 元、砖2 万匹,帮助李醒

11、修缮住房。同时根据他在 监狱所学的烹饪技术,为他在大竹县的一 家酒楼找到了职业。? 施法文本报记者张黎丽 ?此后,李醒成了大竹县司法局的常 客:找到了一份工作要到司法局报喜、工 资领了多少也要到司法局汇报、遇到高兴 的事也愿意跟工作人员分享。2 0 1 2 年 6 月,在白坝乡政府和县司法局的资助下, 李醒的豆花店正式开张营业。 一天,李醒又来到司法局,只是这 次,他不像以往还未落座就开始跟工作人 员报喜,坐下后久久也没说一句话。经过 交谈才知道, 原来街坊邻居知道李醒以前是 服刑人员, 对他还有偏见, 店里的生意也不 太好, 原本已经走上正轨的生活似乎又转回 原点, 他开始有点灰心, 一度想要放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放心 嘛,只要你身正影不斜,日子久了,大家 都会接纳你的。生意不好我们来想办法。 ” 司法局工作人员在给他打气的同时又一次及时伸出了援手,动员机关工作人员带着 亲朋好友到小店用餐,凑人气,渐渐的, 小店终于走上了正轨。司法行政部门圆其 “创业梦”服装加工厂生意红火司法局工作人员常到豆花店关心李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