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73105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光时期的经济政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卷第3期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Vol .18.No.3JOURNAL OF XUCHAN G NORMAL COLL EGENo.3.1999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皇 光时期的经济政策韩国 池 培 善一、前言本文通过分析慕容皇 光在位时期,记室参军封裕的上书来探讨前燕的社会经济状况,试图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解答北 方游牧民族进出中原之后,异民族以何种形态发展国家。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研究者,都引用了封裕的上书1,这充分说明封裕的上书,对把握当时社会经济问题,有着重要 的史料价值。 而封裕的上书,多大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慕容皇 光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本研究将对此作出 重要

2、的结论。二、慕容皇 光即位初的状况337年9月,慕容皇 光称王建立了前燕王国2。咸康七年(341)东晋册封慕容皇 光为燕王,这时是前燕向王国突越的 起点。341年,慕容皇 光为使自己的国家以新的面貌进出中原,定都龙城3。当年7月前燕主簿刘翔到东晋朝廷,得到了 封慕容皇 光为燕王的诏书4。从这时起,慕容皇 光的前燕对内对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王国。 咸康七年起,前燕积极推进对外扩张政策。同年10月,慕容皇 光封慕容恪为渡辽将军,对高句丽进行攻击5。咸康 八年10月,把都城从棘城迁到龙城。前燕慕容皇 光听取自己的庶兄慕容翰的建议,做好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准备。迁都龙 城以后,同年11月起,燕王慕容皇 光

3、亲自参加对高句丽的进攻。史记如下:率劲率四万,入自南陕,以伐宇文、高句丽,又使翰及子垂为前锋,遣长史王寓等勒众万五千,从北置而 进。 高句丽王钊谓慕容皇 光军之从北路也,乃遣其弟武统精锐五万距北置,躬率弱卒以防南陕。 翰与钊战于木底, 大败之,乘胜遂入丸都,钊单马而遁。皇 光掘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 丸都而归。明年,钊遣使称臣于皇 光,贡其方物,乃归其父尸6。上述史料说明了从打败高句丽为起点,前燕开始了他的领土扩张,有关这段史实的研究有很多7,下面从两个方面 对此进行分析。 第一,前燕动用了五万五千多名兵力,这可以解释前燕的军事力已达到了强大的王国程度。 以

4、这强大的国力为基础, 前燕为扩大领土,选定了东北联合势力宇文和高句丽,这具有很重要意义。 慕容皇 光在前燕的东北方建立起强力的联合势 力,这说明慕容皇 光有着把北部中国建立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意志。 第二,慕容皇 光挑起的战争结果是,前燕征服宇文和高句丽,这说明具有同等军事力的高句丽和前燕之间的战争结果, 前燕获得胜利。总之,从这一时期起,前燕已在中国的东北部地域,显示它的强大威力。 已攻破高句丽的前燕慕容皇 光,与宇文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因为,攻击高句丽南陕时,与高句丽联合的宇文 的军队也被慕容皇 光打败。因而,第二年, 343年,宇文反攻了慕容皇 光的前燕8。当时的状况如下:宇文归遣其

5、国相莫浅浑伐皇 光,诸将谓战,皇 光不许。浑以皇 光为惮之,荒酒从猎,不复设备。皇 光曰:“浑奢怠 已甚,今则可战矣。 ”遣翰率骑击之,浑大败,仅以身免,尽俘其众9。通过史料可以看出,打败宇文的前燕,这时起已经变成了一个领域至华北东部和长城以北东一部分的强力国家。 前燕慕容皇 光达到其领土的预期目的以后,把自己的政策方向转移到了解决国内的问题上,因此,开始了内部改革。 即:皇 光躬巡郡县,劝课农桑,起龙城宫阙10。上述史料说明,前燕慕容皇 光把国家的统治方式,按中央集权式的郡县制实行。并且,为强化制度,慕容皇 光亲自到36郡县巡视,这也说明,前燕慕容皇 光有着把自己的国家建立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式

6、王国的意志。 上述史料标志着前燕已经实 行了屯田制11(对此后文再述)。并且慕容皇 光劝课百姓从事农桑,这也说明,前燕已标榜象中原王国一样,实行非游牧、 重视农业为第一的经济政策。前燕慕容皇 光的国家,从这时起实行稳固的郡县制。 以前,宇文归的国相莫浅浑所指挥的军队,全被前燕的将军慕容翰俘虏,但宇文的势力仍存在。因此,慕容皇 光经常 防备这一点。因此,慕容皇 光判断到前燕的国家体制有一定的整备,立即实行征服宇文部的计划,这时前燕慕容皇 光发起 了向宇文战争的命令。史记如下:寻又率骑二万亲伐宇文归,以翰及垂为前锋。归使其骑将涉奕于尽众拒翰。皇 光驰遣谓翰曰:“奕于雄悍,宜 小避之,待虏势骄,然后

7、取也。 ”翰曰:“归之精锐,尽在于此,今若克之,则归可不劳兵而灭。 ”奕于徒有虚 名,其实易与耳,不宜纵敌挫吾兵气。 ”于是前战,斩奕于,尽俘其众,归远遁漠北。皇 光开地千余里,徙其部 人五万余落于昌黎,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行饮至之礼,论功行赏各有差12。对上述史料分析如下:11 慕容皇 光亲自率领骑兵,攻击宇文归的史实,这意味着当时前燕的国制虽然是中原式的农耕制,但军队的编制是 慕容皇 光直接率领的骑兵,而不是步兵。从这一点可以推理,前燕的军制当时还是游牧时的制度,可以说慕容皇 光胜利之 原因,是与慕容皇 光的庶兄慕容翰具有出色的将军之智量分不开的。 慕容翰此人非常精细,他在段辽和宇文归的领

8、域避身 时,就将地形一一记录下来,为将来对那里进行攻击作准备。而且慕容翰在逃离宇文归领域时,能够自如地使用普通人 所不能使用的大弓箭,以及他独自消灭宇文归百余骑之事,都充分证明他是一位智量出色的人物13。21 宇文部是被前燕慕容皇 光的庶兄慕容翰消灭的。还有慕容翰把涉奕于所率领的宇文归部队全部俘虏,这是值得注 目的史实。因为它意味着前燕的人口,增加了与俘虏数相同的数量。但前燕处理俘虏的办法是把俘虏带到与他们原来生 活的地方完全不同的地域。 慕容皇 光攻破高句丽的丸都城以后,把高句丽男女五万余名迁移到前燕的首都的事实,可以论 证上述说法。而且这时逃到漠北(松漠)的宇文归后来建立了契丹王国14。这

9、在北方民族史上也有重要意义。31 前燕灭掉宇文部,使自己的领土扩张千余里。并且,慕容皇 光向昌黎迁入大量人口,使之人口达到五万余人15。就 这样,昌黎确实地变成了前燕的领土。慕容皇 光为完全掌握新领土的这种措施,可评价为前燕的徙民政策。41 前燕的军制虽还没有摆脱游牧制时的圈子,但他把涉奕于城的名字,换成威德城,意义很大。这是因为“威 德”这个词,是原宣扬儒教思想时常用的词。另外,前燕击败宇文归的部下涉奕于所指挥的军队以后,举行盛大祭祀一 事,也是前燕已中国化的事实。51 前燕为掌握通过战争所取得的领土,把五万多游牧部族,迁移到昌黎,让他们在昌黎从事农耕,而不是让他们 继续从事游牧生活。判定慕

10、容皇 光在攻击宇文归之前,已在龙城建立宫阙,并亲自巡视国土,劝课农桑之事,也可以证实 这个推论: 随着前燕领土的扩张,前燕面临着为控制庞大的国家与军队,而实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并且前燕为了保障除 了通过战争掠来的人口外,自愿加入前燕的百姓的生活,探索了多种措施。三、慕容皇 光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前燕慕容皇 光曾为解决所面临的诸般问题、急速增长的人口和新的领土的利用,绞尽脑汁。这时,前燕所选择的主要 社会经济政策是倪今生主张的避开五胡之乱而未随晋南下的北方汉民为中心的小农经济形态16。从而,前燕的经济政 策是前燕在新旧领土内,寻求实行平均农业方案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具体把握上述内容,应首先说

11、明前燕慕容皇 光在位时 期所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各侧面。以牧牛给贫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17。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前燕领土扩张了千余里后,前燕的社会经济政策及当时耕地者所交纳的租税,对耕地者来 说负担过重。 这是342年实行的前燕有名的屯田策,这只是前燕为了同时解决新的领土开发及新编入人口的粮食问题所 制定的社会经济政策。这样说的原因,可按下列几项分析:11 前燕朝廷让贫困家庭使用国家耕地之措施的事实,证明前燕实行过民屯制18。当然,实行民屯制的地域,不但 是从宇文归所强夺过的领土,而且在前燕现有的领土上也实行过。 但上述所指的地域是前燕

12、从宇文归手里强夺的领土为 中心的地域。这是从五胡十六国到北魏初为止,经常使用的徙民政策,这与计口授田一脉相承19。从而,可以说前燕 慕容皇 光对游牧民所实行的积极的农耕政策,是早已在北魏以前就开始实行的政策。21 上述史料说明,所谓贫困家庭,可能也包括无自己能力的汉人。就这样,前燕把国家所有的土地及耕牛,供给 百姓,使贫困家庭从事农业。31 有牛的家庭比无牛的家庭少交10%的收获物,可得收获物的30%。 上述事实证明,前燕慕容皇 光在位时,在前燕的领域内生活的游牧民族,也不充许过游牧生活。其理由是,前燕不仅 仅是只在官制及其他方面实行汉化,而且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全面推行汉制。46无论如何,慕容皇

13、 光所实行的屯田策,可归纳为二点:第一,有人认为,这种政策,是前燕所未完全控制营户及郡县 的时期,为迅速供给被急派到各地方的军队所需物资,而探求之手段。另外,可以认为这种政策是前燕为急速膨胀的王 国,迅速提供劳动力及物资所制定的政策20。但前燕的这种政策,因后述的记室参军封裕的上书而中止。四、慕容皇 光的记室参军封裕的上书前燕打败高句丽,而后又把宇文归的领土变成前燕的领土。此后前燕出现诸多社会问题。这时,记室参军封裕21以上书形式,针对前燕发生的社会经济诸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案。这对我们把握当时前燕社会面貌,有着重要的史料意 义。但封裕的上书篇幅较大,因而分几个部分分析为好。臣闻圣王之宰国也,薄

14、赋而藏于百姓,分之以三等之田,十一而税之;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使家给人足。 虽水旱而不为灾者,何也?高选农官,务尽劝课,人治周田百亩,亦不假牛力;力田者受旌显之赏,惰农者有 不齿之罚。又量事置官,量官置人,使官心称须,人不虚位,度岁人多少,裁而禄之。供百僚之外,藏之太仓, 三年之耕,余一年之粟。以斯而积,公用于何不足?水旱其如百姓何!虽务农之令屡发,二千石令长莫有志勤 在公、锐尽地利者。故汉祖知其如此,以垦田不实,徵杀二千石以十数,是以明章之际,号次升平22。这是封裕上书中的第一部分。这是把前燕慕容皇 光在位时期,社会经济政策中错误之处,以旧君王的统治哲学,分析 说明的例子。分析其几点如下:1

15、1 上书的封裕是汉族人。这意味着前燕慕容皇 光的制度,被汉族人逐渐变成中原的制度。封裕不仅是汉族,而且是 门阀家族出身23。这一上书说明,前燕慕容皇 光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没有实行游牧式,而走中原式农耕化制度,是有 可能因汉族封裕的上书而引导的。21 这证明,封裕解释前燕不是北方的游牧国家,而是黄河流域传统中原王朝的延伸。31 封裕主张,国家收低赋税,百姓家才会有蓄粮。这可解释为封裕对前燕所实行的对贫困农家,分给耕牛和土地, 国家按收获物的80%收赋税持反论。而且,为合理征收赋税,封裕主张改进方法,按中国传统方式,把土地以其肥度 分为三等。这样对耕地划分以后,把收获物的10%征为赋税。这对当时

16、的政策来说,有着突破性。封裕主张,只有征 收十分之一税,百姓才能脱离饥寒困苦生活。对这一点,可解释为:封裕认为,中国在安定时期,实行征收10%的赋 税的政策是合理的。41 封裕主张,按标准选拔管理农业的人员。而且,规定农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贵品行和能力。这是封裕把县 令、或县长看作为农官的证据。并认为农官应具有激励农业发展的能力,这很值得注目。其理由是,封裕所主张的一家 (年青男女各一人)限封百亩,得到了支持。51 封裕主张应慎重设置新的官职。而且管理人员的俸禄,应按国家收入来决定,这具有重大意义。他指出国家先 计划支出,后决定税收方式是错误方式,总之应按近代国家,通过税出入预算的方法那样,按国家的税收、流动性地决 定税出之逻辑。61 这说明封裕在优秀的君主之体制下,主张除百官俸禄以外的物资应存入太仓,这是积蓄生产物资,随时防备自 然灾害的方案。71 封裕还间接暗示:皇上应把经常下令激励督导农业作为重要的事。这说明前燕社会经济政策中,完全以农业为 重点,而且意味着只有正确实行前燕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