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张颖版式方磊责校唐红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33751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8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责编张颖版式方磊责校唐红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责编张颖版式方磊责校唐红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编张颖版式方磊责校唐红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201 4年3月28日 星期五责编: 张颖 版式: 方磊 责校: 唐红燕争锋当前世界整体来说较为稳定, 但是局部地区的冲突还是时而发生, 除乌克兰外,叙利亚、利比亚、埃及、 格鲁吉亚等国家都发生过冲突甚至战争。 对此, 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严双伍表示, 国家内部矛盾激化是引发冲突的直接原因, 各国矛盾虽不尽相同, 但仍有着相似的背景。长年强权统治催生反对派近年来, 全球范围武装冲突频繁 发生的热点地区集中在中亚、 外高加 索、中东、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 区, 冲突的诱因主要包括领土主权争 端、部族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对立、武 装叛乱和恐怖袭击等。 武汉大学国家关系学教授严双伍 介绍,

2、 冲突较多的地区大多曾有过强 权政府的长年统治。 如穆巴拉克统治 埃及约三十年,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既 得利益集团。 该集团种种特权导致利 益分配不均、 失业率提升等社会问题 频发,引起一些当地百姓,尤其是年轻 人的不满,反对派由此而生。 利比亚则更加典型。 卡扎菲通过武 装政变夺取政权,在利比亚实行了 42 年 的强权统治。若仅从社会福利来说,政府甚至出资鼓励每个家庭培养一个孩子出 国留学, “ 但人们的欲望和要求是多方面 的”。 严双伍称, 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 一是卡扎菲集团属当地特权阶 层,而年轻人不仅要求在经济上,更要 在政治上实现平等。 二是利比亚的石 油产业是其经济支柱, 但

3、该国仅东部 地区盛产石油。 而东部地区的石油在 很大程度上被卡扎菲集团占有, 激化 了当地世族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反 政府武装就此产生。宗教派别纷争严重在中东地区的冲突中, “ 宗教之 争”始终是一个关键词。 叙利亚的冲突 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国内复杂的宗教派 别纷争。 据了解, 叙利亚 90%为阿拉伯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 15%左右为信仰什叶穆斯林的阿拉维 派。 在正统逊尼派眼里,阿拉维派其教 义与正统穆斯林相距甚远。 但这一少 数族群,在叙利亚 1970 年复兴党政变 之后, 占据着叙利亚政府与军队的重 要位置。 严双伍称,各派别宗教教义不同,追 求的利益就不同。 总统阿萨德家

4、族代表 了叙利亚人口少数的阿拉维派, 反对派 由此产生。严双伍表示,与利比亚的冲突 相比,叙利亚的反对派零落、分散,而利 比亚的反对派力量强大,有统一的诉求。国家转型助长国内矛盾新的民族国家形成、国家社会的转 型期都是冲突爆发的集中时期。 严双伍 介绍,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前苏联加盟 国解体后的动荡,以及阿拉伯世界国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矛盾频发。 苏联解体后, 部分地区由于在历 史上从未有过独立国家的经历而反对 独立, 独立后也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 国内局势较为动荡,如被称作 “ 中亚五 国” 之一的吉尔吉斯斯坦就是这种情 况。 还有部分前苏联加盟国,与苏联中 央集权有不同矛盾,独立后矛盾爆发, 例

5、如格鲁吉亚的冲突。 另外,上世纪90年代后很多阿拉伯 国家开始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建立自己的 经济政治制度, 但外来引入的制度不太 符合本土国情, 由此也造成许多社会问 题。“ 阿拉伯之春”即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指 2010 年底发生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 伯国家以 “ 民主”和 “ 经济”等为主题的一 系列反政府运动。 这项运动先后波及突 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 位领导人先后下台。 ( 记者刘嘉)强权统治、宗教纷争、国家转型引发国内矛盾地区冲突频发因何而起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 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本版图片 /CFP201 4年2月1 9日, 乌克兰基辅, 反政府示威持续进行201

6、 3年 8月 1 4日, 埃及开罗, 一名妇女阻挡军警的推土机前进201 1年 1 0月 8日, 利比亚拜尼沃利德, 过渡委员会军队发射火箭弹201 2年1 0月23日,叙利亚自由军与政府军持续展开激烈冲突观察乌克兰东西争斗 难形成国家共识叙利亚教派民族矛盾 点燃反抗情绪利比亚卡扎菲强权统治 引发反对派不满近几个 月 , 乌 克 兰 局 势 动 荡 不 已, 其直接导火索是, 去年11月21 日亚努科维奇总统宣布,暂缓签署旨 在强化与欧盟贸易关系的联系国协 定,转而寻求同俄罗斯进行更密切的 合作。 反对派借机掀起抗议浪潮,要 求亚努科维奇下台。 3月17日, 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 投,宣布脱离乌

7、克兰。18日,俄罗斯 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正式签 署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条约。乌克兰政 府表态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 “独立”并加入俄罗斯。 乌克兰局势 发 展 到 今 天 事 出 有 因,有其复杂的历史地理经纬。 从地理和历史看, 第聂伯河纵贯 乌克兰南北,东西两部分在文化、语言 和宗教信仰上有着很大差异, 东乌克 兰和俄罗斯关系更加紧密。 但在二战 时, 西乌克兰很多人以民族解放军的 身份抗击苏联红军。 延续近千年帝国、 民族、宗教、文化等冲突矛盾给乌克兰 留下复杂政治烙印, 乌克兰东部亲俄 和西部亲欧的基本政治分野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弥合。 独立20多年来,乌国内不同政治 派别争斗不已, 亲

8、西方和亲俄阵营形 成拉锯战。 内部的这种长期纠纷也导 致目前的乌克兰社会在政治、文化、语 言甚至经济层面, 没有形成统一国家 共识。 这也正是乌克兰内部4 个多月以来一直演变不断, 最终以前 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作为结局这么一 个过程。1964年3月, 叙利亚复兴党重要 人物哈菲兹阿萨德当选叙利亚总统, 开始长达30年的统治。 其子巴沙尔于 2000年执掌复兴党并接替总统大位, 2011年西亚北非政治动荡出现后,叙 利亚国内冲突不断。 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 年1月26日开始,3月15日升级,随 后演变成了武装冲突。3月,15名少年 在学校墙壁上画反政府的涂鸦被抓, 引发示威游行。9月,

9、9个成员国及代 表欧盟与会的西班牙支持美国对叙利 亚动武。2013年9月10日,叙利亚正式回复国际社会, 愿意交出全部化学 武器以换取免遭美国打击。12日,叙利 亚提交文件,准备签署禁止化学武器 公约。 分析叙利亚局 势 迅 速 恶 化 的 内 因, 主要在于长期以来的教派和民族 矛盾被外部势力激化和利用, 国内反 抗情绪被点燃升温。 叙利亚现有人口2300万, 其中 85%信奉伊斯兰教, 穆斯林人口中逊 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 什叶派占20%。 在什叶派中,阿拉维 派占75%。 巴沙尔政权就出自阿拉维派,属于少数派掌权。 阿拉维派总人 口仅占叙利亚总人口的13%,却长期 执政

10、, 使得逊尼派穆 斯林对现状不 满。 除了教派矛盾,叙利亚国内还存在 民族矛盾, 在反对巴沙尔的人群中,库 尔德人是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中东地区 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库尔德人是仅次于 阿拉伯、 突厥和波斯的第四大民族,总 人口约3000万。 尽管库尔德人与阿拉 伯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库尔德人多属 逊尼派,与阿萨德总统所属的什叶派分 支阿拉维派水火不容。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 赛黎明”行动,向利比亚发射巡航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 乱,经过一个多月演变,演变成法英美主 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 扎菲在战斗中被抓获,

11、随后因伤重不治 身亡。 至此,利比亚战争结束。 分析利比亚乱局的成因, 主要在 于部族矛盾和卡扎菲强权政治引发的 各方不满。 利比亚石油开采、 炼化等主要行 业及政府部门等工作机会一直控制在 以卡扎菲家族为首的基于的黎波里的贝尼希拉尔部族手中,普通百姓的生 活不富裕。由于利比亚较为特殊的历史 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结构,卡扎菲执政 以来,部族是利比亚仅存的社会组织结 构,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工会等都 被取缔。 卡扎菲统治40余年,强力压制 了其他部族的发展, 特别是人数众多 的、以东部城市昔兰尼加为主要据点的 另一大部族贝尼 萨利姆的发展。 另外, 此次乱局比较突出特点是 反对派对个人长期执政的

12、厌恶。 1969年,年仅27岁的卡扎菲领导 推翻了时任国王伊德里斯, 建立利比 亚阿拉伯共和国。40余年来,这位特立独行的领导人在内外事务方面都表现 出了他的强硬。 比如,多次提出但无果 而终的与埃及、 突尼斯、 叙利亚的合 并;多次出兵乍得等。 近年来卡扎菲着 力培养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 菲接班的态势非常明显。 在国内事务 方面, 他宣称要建设免税区, 要开发 1200多公里的地中海沿岸, 要把利比 亚建设成北非的迪拜等等。 事实上,在 此次利比亚内战中他也多次代表卡扎 菲发表电视讲话,并表示即便“血流成 河”也誓不退缩。 可以说,卡扎菲家族 统治已经使利比亚反对派厌恶和不 满,他们寻求

13、改变。埃及国家转型期间 经济就业不佳2013年7月3日爆发的埃及政 变, 导致执政刚满一年的穆斯林兄弟 会穆尔西政府被推翻,埃及继2011年 2月“尼罗河革命”推翻执政30年的穆 巴拉克政权后, 政治面貌又一次发生 颠覆性变化。 导致政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 部因素中经济问题占据重要位置。 2011年, 前穆巴拉克政府之所以 被推翻,很大程度上就和当时经济、就 业情况不佳有关。 “尼罗河革命”爆发 前,4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18%人 口每日生活费不到2美元、 青年失业率高达20.4%的现实,大批年轻人走上 街头,涌向解放广场,国际粮食价格上 涨更是点燃了导火索。 最早涌上解放 广场的“四月

14、六日运动”,最初就是由 因就业危机而丢掉饭碗或降薪而被 迫罢工的纺织工人,和声援罢工工人 的失业青年组成的。 可以说,反穆巴 拉克的各派政治势力,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利用了公众对穆巴拉克时代经 济治理的不满,打出“推翻穆巴拉克经 济会更好”的愿景,让“革命”大功告 成。 穆巴拉克下台后, 埃及进入长达20多个月的漫长过渡期,在此期间,军 方组成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控制一 切, 由前官僚或技术专家组成的过渡 政府走马灯般转换, 经济和就业形势 非但不见好转,反倒每况愈下。 社会底 层人士和失业者将对经济治理、 政策 和前景的不满, 转嫁到军方和临时政 府身上, 而一直保持低调的穆斯林兄 弟会, 则利用公众对此的不满, 打着 “改善经济”的口号,在选举中获得压 倒性优势, 不仅获得了组阁权、 执政 权,甚至利用上下两院的议席优势,在 立法、修宪等方面予取予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