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967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归类文本素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全接触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全接触 (一)重要词语引言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考生的精读能力,十分注意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表现形式 的正确鉴赏。所谓“精读”,指的是以阅读者的认知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 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 推断、想象和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精读考查,高于生活中一般的宽泛阅读,又是研 究型、专业型阅读的基础。扎扎实实地读懂一篇文章(包括正确把握字词句含义,透彻理解 文章内容,深刻感悟思想感情,迅速发现主要特色等),任何时候都应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最 基本的要求。 综观 2005 年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

2、,上海卷、福建卷等已经以阅读为主线贯串全卷了, 而天津卷的阅读测试,竞选用了三篇现代文(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各一篇),总题量为 10 题,超过过去的 8 题;在其他试卷中,长文章多了,最长的可达 1600 字左右。再从选文自身看,领域广泛,或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或表现出对当代文明 的深思;文质兼美,或婉约,或豪放。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多为美文,风格各异、意 念颇深,对我们认知和感受客观世界,愉悦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就题型的典型化和新变化而言,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某些省市 的现代文阅读测试,更好地采用了过去的典型题型,同时也有

3、不少变化,比如福建卷的 “定角度做鉴赏”、上海卷的“为选文续写结尾”湖南卷的“写赏析短文”等,新风拂面、 五彩纷呈,值得高中生训练领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新高考的某些曙色。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提升指导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 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理解 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文(尤其是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中也就成了重点;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文中的 重要词语有以下几类: (一)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

4、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 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 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比如 2005 年高考全国卷乙卷选用的散文春天的梦 ,其中的“春天”和“梦”,便是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二)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 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例如闻一多兽人鬼 (2000 年春季高考选文)开头写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 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 强烈,

5、自然是重要词语。 (三)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比如?996 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 “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宅: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 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如果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间乐,就等于 没有读懂文章。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一)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 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 2005 年高考湖北卷第 8 题: “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

6、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管弦乐队”喻指的是( ) A神经回路 B神经元膜 C,神经细胞 D神经冲动 原文说“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的一个突触不能和 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可见“不合拍的演奏者”喻指的是“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 激发”的一个突触,而“管弦乐队”喻指的是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 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比如 2005 年上海卷第 7 题问:“第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 义是_”。相关原文为:“(茨威格)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 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

7、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 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 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 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阅读原文,我们应注意到“体无完肤”修饰 的是“沧桑之感”,再联系紧承本句的“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 录昨日的世界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 温馨的现实”,不难判定这里的“体”指的其实是“心灵”。由此可以得出该题的答案: “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很大,仅

8、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 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例如 2005 年高考 重庆卷第 6 题: 第四段中加点的“这种理论”在文中具体所指的是( ) A机器人工程师从自然中寻找的灵感 B自动装置具备的日益强大的处理能力 C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的理论 D利用同种观察、测量和重复技术考察其行为所获得的结论 “这种”是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多在前文,原文上一段中说“如果你得出了一种动 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的理论”,可见 C 项为正确选项。 (二)注意把握内涵,弄清外延。词语解释接近于下定义,往往先定其大的从属外延, 而后再限制其

9、性质即内涵(比如“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动物”,其内涵是“能制造和使 用工具”,所以“人”就可定义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因此,如果能很好 地把握词语的内涵,弄清外延,就能准确而快速地解答。例女口 2004 年高考全国卷丁卷第 7 题: 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C环境时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人类庄 20 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与此题相关的内容在原文第一段:“只有到了 20 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 足够的力量

10、,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足够的力量” 其从属的外延(也就是范围)是“力量”;其内涵(也就是具体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获 得” “改变大自然”。据此分别分析四个选项,A 项外延相符,但内涵有出入,选项把这种力 量的内涵说成了“改变社会环境”,此项可以扫滁。B 项“反向作用力”可以理解成一种 力量,从外延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它说的是生物的力量而不是人类的力量,与原词语所 具有的内涵不一致。C 项也是在内涵上出了问题,说的是环境与生物的作用力,也不是人 类的力量。只有 D 项准确地把握了词语的真正内涵,外延又一致,所以该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点

11、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 另一方面,概念的外延一定要适合,不能过于宽泛。比如 2004 年高考浙江卷第 7 题 A 项: “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依 据原文,“过敏反应”是一种超敏反应,也就是一种异常免疫反应,A 项把它的外延说成 是一种“疾病”,就犯了外延太过宽泛的毛病。强化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诗坛早有梅花误梁实秋写过一篇散文寒梅着花未,涉及到文艺的批评方法、诗的艺术特质和诗人 气质这些重大的理论课题,倘若写成理论专著,他自会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纵横驰骋,以充 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可是在一篇千字散文中完成(这种命意

12、),是十分困难的, 不仅需要容量的浓缩,而且需要在散文文体允许的限度之内,以散文的笔致完成理论观点 的传达,自然需要散文的大手笔和理论大家共聚一身的禀赋了。这篇文章先援引了刘延涛先生有关王维的一段议论,引文指出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 学发展史中批评王维“对于民生漠不关心”,论据是王维的五言杂诗:“君自故乡 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见了乡人,不问民生的疾苦,不问亲 友的状况,只关心窗前的梅花,可知这派诗人,除了他个人以外,对于现实社会,是完全 闭着眼了”。梁实秋以率直明彻的文风,首先表明同意刘延涛的见解刘大杰对王维 “实在责备太过”,他继而指出这是由于文艺批评“堕入了一般庸俗

13、的邪见”“以为 凡是文学作品皆千篇一律的反映民间疾苦,否则便是无视于现实社会”。紧接着他明确立 论:“殊不知文学范围很广,社会现象复杂,文学创作不能限于某一单题材。我们评论作 家,也不应该单凭一首小诗来论定作者全部的性格。”在这篇短文中,梁实秋简述了王维 的生平和际遇,并指出他写此诗时,大约是开元盛世,很难要求他询问“来日朱门前,有 无冻死骨”之类的话。语言在平静中含激越,于恬适中显泼辣。他又结合王维的诗,谈到 诗的艺术性质:“诗不比散文,要特别讲究情趣格调。四友斋丛话说五言绝句当以王右 丞为绝唱,评价实在很高。五言绝句,局面很小,容不下波澜壮阔的思潮,只好拈一星 半点灵机隽语,既不可失之凝滞

14、,亦不可过于庄严。像王维这首杂诗,温柔潇洒,恰 如其分,不愧为绝唱。凡是有过离乡羁旅经验的人,谁不惦念其家园中的一草一木,人情 所系,千古无殊。”这确是以平朴笔墨阐释了诗的艺术真谛。1第一段中“这种命意”具体所指的内容是:_(不 超过 18 字)2本文标题为诗坛早有梅花误,题目中“误”的意思是: _(不超过 20 字)3对于王维的五言杂诗,前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请分别概括他们的观点。刘大杰先生认为:_刘延涛先生认为:_梁实秋先生:_参考答案:1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2诗界长期以来在对诗的批评上存在着误解和偏见。(也可用原文的“文艺批评堕 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来回答。意思对即可)3王维“

15、对于民生漠不关心”。刘大杰对王维“实在责备太过”。首先表明同意刘延 涛的见解,继而指出“责备太过”是由于文艺批评“堕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他认为王 维这首诗“温柔潇洒,恰如其分,不愧为绝唱”。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全接触(二) 重要句子能力提升指导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几乎每年必考。更重 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 章的思路,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理解这些重要的句 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一)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直接表 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在文 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大致属于这类。 (二)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三)从表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