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8243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3年“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安徽省 2013 年年“江南十校江南十校”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高三毕业生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语语 文文第第卷(阅读题卷(阅读题 共共 6 6 分)分)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所赢得的掌声余音未了之际,编辑这样一部莫言批判之书,似乎是对“大师”的不敬,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我们并非昏了头,以对抗性的游戏为娱乐,也并非有破坏“神话”“偶像”的怪癖,或夸张地做着“我独清”“我独醒”的大梦,而仅仅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我们思考着,行动着,做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却自信有这样做的必要。或许在那些貌似热血者看来,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2、批判莫言是不识时务,无理取闹,哗众取宠。然而,文学的问题应该交给文学来解决。任何奖项都不是作家的护身符,不是铁血丹书这当然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这样的观点会被智者所认可:莫言可以批判,与其获奖无关,仅与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思考有关。早在获诺奖之前,莫言便已声名显赫,诺奖不也是证明吗?然而,一切文学的评论应该依据作品本身,而不是靠这些璀璨夺目的桂冠固然,它们颇具迷惑之力。对于“文人相重”时期的文学评论,我们有些不以为然。若文学评论成为基于面子与利益的友情演出,评论被置换为表扬,批判退位,那将是文学的不幸无论是对于作者还是对于读者而言。如果文学批评只是见风使舵。批判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而仅仅是把掌

3、声送给那些显赫的大家,那这样的文学批评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我们以为,若莫言获诺奖就仰之弥高,有意回避其创作中的严重问题而不敢批判,与其从事这样无意义的文擘研究,还不如归园田居,乐得逍遥与心安批判的目的不在于批判本身,而在于最终的无可批判。莫言高举艺术叛逆大旗,蔑视文学艺术规律,这几乎是他在创作上存在问题的根源。他宣称,“我看,艺术方法无所谓中外新旧,写自己的就是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顺心顺手就好。无论在创作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不妨有点随意性和邪劲。”这种言论若不是自以为是的极端狂妄,便是因见识浅薄的极端自卑而生的极端反弹。莫言生在红旗下,其童年至青年却没有能够长在春风里,“文化大革命”的混乱

4、与经济的窘困使得莫言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没有享受过艺术阳光的充足照耀与艺术雨露的充分滋润,他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然而其不幸的遭遇完全不能成为其蔑视艺术法则的充足理由。我们由衷地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高兴,我们也由衷地本着对文学的热爱对莫言进行批判。批判莫言也是我们对莫言、对文学的热爱方式。这种批判,是文学的批评指出问题,奉上善意与期待;不是恶毒的攻击罔顾事实,进行诋毁与咒骂。这种批判无损于莫言对中国文学的意义,但更有益于文学。我们认为,莫言若果真能爱惜自己的才华,必会在思考后有更大的成就,创作出真正的不朽之作那也正是我们所非常乐于看到的。(选自李斌、程桂婷主编莫言批判,有删改)1从原文

5、看,下列关于“文学评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学评论既不是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对抗性游戏,也不必要以破坏“神话”“偶像”为目的。B文学评论若成为只是一场基于面子与利益的友情演出,那将是文学的不幸,是没有价值的。C文学评论现在已经完全被置换为对那些显赫大家一味的表扬,其真正的批判性也基本缺席。D文学评论的目的是指出问题,奉上期待,促使作家爱惜才华,在思考之后创作出真正的不朽之作。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事那种有意回避文学创作中的严重问题而不敢批判的文学批评,是没有意义与价值的,也是作者所不愿意的。B莫言一贯高举艺术叛逆大旗,完全蔑视文

6、学艺术规律,蔑视艺术法则,这是他在创作上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根源。C莫言之所以认为“艺术方法无所谓中外新旧,写自己的就是了,只要顺心顺手就好”,是因为其不幸的人生遭遇。 D只要是指出问题,奉上善意与期待而不是罔顾事实,进行诋毁与咒骂的恶毒攻击的批评就是真正的文学批评。3根据全文内容,谈谈莫言为什么可以“批判”。(3 分)二、(3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萧惠基,兰陵人也。祖源之,宋前将军。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惠基幼以外戚见江夏王义恭,叹其详审,以女结婚。解褐著作佐郎,征北行参军。出为湘东内史。除奉车都尉,抚军车骑主簿。泰始初,兄益州刺史惠开拒命,明帝遣惠基奉使至蜀,宣旨慰

7、劳。惠开降而益州土人反,引氐贼围州城。惠基于外宣示朝廷威赏,于是氐人邵虎、郝天赐等斩贼帅马兴怀以降。还为太子中舍人。惠基西使千余部曲并欲论功,惠基毁除勋簿,竟无所用。或问其此意,惠基曰:“我若论其此劳,则驱驰无已,岂吾素怀之本邪?”桂阳之役,惠基姊为休范妃,太祖谓之曰:“卿家桂阳遂复作贼。”太祖顿新亭垒,以惠基为军副,惠基弟惠朗亲为休范攻战,惠基在城内了不自疑。出为豫章太守。还为吏部郎,迁长兼侍中。袁粲、刘秉起兵之夕,太祖以秉是惠基妹夫,时直在侍中省,遣王敬则观其指趣,见惠基安静不与秉相知,由是益加恩信。母忧去官。太祖即位,为征虏将军,卫尉。惠基就职少时,累表陈解,见许。服阕,为征虏将军、东阳

8、太守,加秩中二千石。凡历四郡,无所蓄聚。永明三年,以久疾徙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尚书令王俭朝宗贵望,惠基同在礼阁,非公事不私觌焉。五年,迁太常,加给事中。自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淫俗,雅乐正声鲜有好者。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辄赏悦不能已。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并第二品。赤松思速,善于大行;思庄思迟,巧于斗棋。宋文帝世,羊玄保为会稽太守,帝遣思庄入东与玄保戏,因制局图,还于帝前覆之。太祖使思庄与王抗交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上倦,遣还省,至五更方决。抗睡于局后,思庄达晓不寐。世或云:“思庄所以品第致高,缘其用思深久,人不能对也。”抗、思庄并至给

9、事中。永明中,敕抗品棋,竟陵王子良使惠基掌其事。初,思话先于曲阿起宅,有闲旷之致。惠基常谓所亲曰:“须婚嫁毕,当归老旧庐。”立身退素,朝廷称为善士。明年卒,年五十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竟无所用 竟:最终B太祖顿新亭垒 顿:驻扎C累表陈解 表:奏章D人不能对也 对:较量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惠基弟惠朗亲为休范攻战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以秉是惠基妹夫 以勇气闻于诸侯C凡历四郡,无所蓄聚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因制局图,还于帝前覆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下列对原

10、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萧惠基忠于朝廷。哥哥在益州对抗朝廷,他奉明帝之命劝降哥哥,益州土人勾结氐人反叛,萧惠基成功劝降他们。B萧惠基不慕钱财,为人正直。他担任四个郡的地方长官却没有积蓄,对于当朝显贵,惠基除了公事没有私下结交。C萧惠基趣味高雅。宋时人多喜好通俗音乐,雅乐正声少人问津,他却能沉浸其中;永明年间,负责掌管品棋之事。D萧惠基素有闲旷之志。他在曲阿修建了房屋,表示儿女婚嫁之后就归隐老家;为人谦退朴素,朝廷的人都称赞他。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惠基幼以外戚见江夏王义恭,叹其详审,以女结婚。(5 分)(2)我若论其此劳,则驱驰无

11、已,岂吾素怀之本邪?(5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墨梅宋张嵲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注】朱熹的墨梅是朱熹观看梅花画作时有感于时人颠倒黑白所写。8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两首诗中的“凛”“恨”。(4 分)9两首诗中梅花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6 分)(1)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3) ,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12、)(4)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5)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6)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8)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三、(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抱着父亲回家刘醒龙抱着父亲,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我很清楚,自己抱过父亲的次数。哪怕自己是天下最弱智的儿子,哪怕自己存心想弄错,也不会有出现差错的可能。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抱起父亲,也是我最后一次抱起父亲。父亲像一朵朝云,逍遥地飘荡在我的怀里。童年时代,父亲总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当

13、中见不上几次,刚刚迈进家门,转过身来就会消失在租住的农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长大之后,遇到人生中的某个关隘苦苦难渡时,父亲一改总是周学名叫我的习惯,忽然一声声呼唤我的乳名,让我的胸膛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厚。那时的父亲,像一只圆润的家乡鱼丸,而且是在远离江畔湖边的大山深处,在滚滚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体中段舒缓徘徊的那一种。抱着父亲,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静是何等的性情之美。 怀抱中的父亲,更像一枚五分硬币。那是小时候我们的压岁钱。父亲亲手递上的,是坚硬,是柔软,是渴望,是满足,如此种种,百般亲情,尽在其中。怀抱中的父亲,更像一颗砣砣糖。那是小时候我们从父亲的手提包里掏出来的,有甜

14、蜜,有芬芳,更有过后长久留存的种种回甘。父亲抱过我多少次?我当然不记得。我出生时,父亲在大别山中一个叫黄栗树的地方,任帮助工作的工作队长。得到消息后,他借了一辆自行车用一天时间,骑行三百里山路赶回家,抱起我时,随口为我取了一个名字。这是唯一一次由父亲亲口证实的往日怀抱。父亲甚至说,除此以外,他再也没有抱过我。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与天下的父亲一样,男人的本性使得父亲尽一切可能,不使自己柔软的另一面,显露在儿子面前。所谓有泪不轻弹,所谓有伤不常叹,所谓膝下有黄金,所谓不受嗟来之食,说的就是父亲一类的男人。所以,父亲不记得抱过我多少次,是因为父亲不想将女孩子才会看重的情感元素太当回事。在父亲心里,有比

15、怀抱更重要的东西值得记起。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辈子都在承受父亲的责骂,能让其更有效地锤炼出一付更能够担当的肩膀。不必有太多别的想法,凭着正常的思维,就能回忆起一名男婴,作为这个家庭的长子,谁会怀疑那些聚于一身的万千宠爱?抱着父亲,我们一起走向回龙山下那个名叫郑仓的小地方。抱着父亲,我还要送父亲走上那座没有名字的小山。郑仓正南方向这座没有名字的小山,向来没有名字。父亲太普通,也太平凡,在我抱起父亲前几天,父亲还在挂惦一件衣服;还在操心一点养老金;还在渴望新婚的孙媳何时为这个家族添上男性血脉;甚至还在埋怨那根离手边超过半尺的拐杖!父亲也不是没有丁点志向,在我抱起父亲的前几天,父亲还要一位老友过几天再来,一起聊一聊“十八大“;还要关心偶尔也会被某些人称为老人的长子,下一步还有什么目标。一个坚强的男人,何时才会接受另一个坚强男人的拥抱?一个父亲,何时才会没有任何主观意识任凭另一个父亲将其抱在怀里?山坡上,一堆新土正散发着千万年深蕴而生发的大地芬芳。父亲没有挣扎,也没有不挣扎。不知何处迸发出来的力量,将父亲从我的怀抱里带走。或许根本与力学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