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土壤养分循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58169 上传时间:2017-02-0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土壤养分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10土壤养分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10土壤养分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10土壤养分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10土壤养分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土壤养分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土壤养分循环(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 主要内容 (重点 ):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重点) (重点) 从养分的来源、含量、形态和转化过程来掌握 各种土壤养分。重点掌握土壤氮、磷的转化过 程,尤其是无效化过程;了解土壤钾、钙、镁 的状况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 课时数: 4课时 有效养分 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 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 能够直接 、 迅速为 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 称 无效养分 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 称 土壤养分状况 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 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 土壤养分 指植物所必

2、需的 , 主要是土壤来提供的营养元素就叫做土壤养分 。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 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 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 指来自土壤的元素通常可以反复的再循环和利用 ,典型的再循环过程。包括 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释放养分; 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 土壤养分循环 一 、 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亚农( 1954年对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定了三 条标准: ( 1)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长或不能完成生 命周期 ( 2)这种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有的营 养作用 ( 3)这种养料元素在植物

3、的代谢过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 细菌与高等植物是必需的; B、 但对微生物 , 特别是真菌的生长则并不必需 。 此外 , 钡 、 硅 、 铝 、 碘与镓几种元素只对少数几种植物必需 。 农作物多数属于高等植物 , 所以其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有 16个: C、 O、 H、 N、 K、 P、 S、 B、 n、 中第一条最重要 。 但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这几点往往很困难 。 除了 C、 H、 还有九种元素对所有的植物都是必需的: N、 P、 K、 S、 这是路密斯 ( 和许尔 ( 于 1973年首先使用的名称 。 按习惯标准: 大量元素: 植物对这种元素的需要量超过 1%。 前九种属之 。 前九个占干体重的

4、绝大多数 , 即植物吸收的数量大 ,通常占植物干重千分几到百分之几十 。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土壤养分三要素 在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中 , C、 H、 5%。 碳主要来自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而 H、 氧可来自空气 。氮则除豆科作物外大部分取源于土壤 。 氮磷钾三要素 , 简称 土壤养分三要素 。其所以重要就在于必需经常调节其供不应求的状况 , 而不是指它们在作物营养中所起的作用 。 第一节 土壤氮素循环 1 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含氮一般在 间;很少 , 大部分低于 而华北 、 西北大部分地区土壤耕层发含氮量不足 南方土壤的含氮量介于二者之间 。 一般把土壤含氮量 为 “ 高 ” ;

5、间者为 “ 中 ” ; 为“ 低 ” , 9时 , 反硝化作用减弱 。 ( 1) 亚硝酸分解反应 3 2 + 件:酸性愈强 , 分解愈快 。 ( 2) 氨态氮的挥发 在碱性条件下 , + + 壤中的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 , 很容易以 失掉 。 2 化学脱氮过程 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强酸反应,温度较高和水分含量很低等,亚硝酸协与一些其他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分子态氮或氧化亚氮的过程 3 粘粒矿物对铵的固定 我国北方的土壤中 , 能固铵的粘粒矿物较多 , 但其土壤中铵极少 , 而南方水田的铵态较多 , 而能固定铵的粘土矿物不多 。 因此 ,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在我国的意义

6、不大 。 4 生物固定 5、 硝酸盐的淋洗 四、土壤氮素的调控 (一) C/(二)施肥的影响 (三)淹水、灌溉的影响 1、在水田剖面的不同层次上,氮素的形态不同; 2、在水田中无机氮素以铵态氮为主; 3、反硝化作用明显; 第三节 土壤磷和硫的循环 ( 一 ) 土壤中磷素的来源 土壤中的磷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 。 原生矿物的含磷量为 右 。 ( 二 ) 土壤磷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1 土壤磷的含量 一般来说 , 土壤的磷素含量都在 下 , 红壤 、 黄壤含磷只有 我国土壤全磷的含量在 间 。 从总体来说 , 自北而南 , 土壤磷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 。 2 影响土壤磷含量的因素 ( 1) 母质中矿物成分

7、的不同; 基性岩 酸性岩 碱性沉积体酸性沉积体 如 , 由石灰性风化体形成的红壤的含磷量比由的 红壤多得多 。 ( 2) 土壤质地的差别 土壤细粒部分所含的磷主要是次生的磷化合物 。 ( 3) 从上到下 , 磷的含量逐渐降低 。 原因 磷的迁移率很低; 植物根系的富积; 有机胶体或无机胶体对磷酸根的吸附作用 ,上层较强 。 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响; 三 ) 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 土壤磷素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态磷和机 态磷 。 有机态磷的含量占全磷的 1020%左右 。 1 有机磷化合物 主要是植素 ( 肌醇六磷酸 ) 或植酸 类 , 核蛋白或核酸以及磷类化合物 。 易溶性磷酸盐 包括水溶性和弱酸溶性

8、两种 。 易溶磷酸盐 , 一方面来自与化肥 , 另一方面来自于难溶磷酸盐的溶解 。 一般来说 , 根据磷酸盐的溶解性 , 可分为: 难溶性磷酸盐 如氟磷灰石 、 羟基磷灰石等存在于石灰性土壤中;粉红磷铁矿和磷铝石在酸性土壤中较多 。 1 土壤磷的有效化过程 有机态磷和难溶性磷酸盐在一定条件 下,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 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的磷酸盐的过程是其有 效性提高的过程,通常称之为 磷的释放 。 ( 四 ) 土壤磷的转化 易溶性或速效态磷酸盐转化为难溶性迟效态和缓效态的过程 , 通常称之为 磷的固定 。 土壤中磷的固定是非常普遍的。 2 土壤磷的无效化过程 ( 1) 化学沉淀机制 该

9、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 。 具体可分为: 表面交换反应 ( 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 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 在土壤 阳离子吸附机制 ( 中性土壤 ) ( 2) 表面反应机制 ( 3) 闭蓄机制 当磷在土壤中固定为粉红磷铁矿后 , 若土壤局部的 可粉红磷铁矿的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的氧化铁薄膜 , 把原有的磷包被起来 , 这种机制叫闭蓄机制 。 H)3 3738 粉红磷铁矿: 3335 胶膜有铁铝质的 、 钙质的 。 ( 4) 生物固定 有机质 C/00 1300 1, 当微生物的 C/ 就可产生生物固定 。 当土壤中的磷太少时 , 对磷素 、 微生物和作物就会发生竞争 。 特点: 表聚性; 暂时无效

10、; 把无机磷 有机磷 。 ( 五)土壤磷的调节 1、活性磷和磷的固定 只有那些不溶性磷化合物和保持在粘粒或有 机质中的固持态磷才称为固定态的磷,这部分磷 占土壤全磷的 95%以上,又称为 非活性磷。 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称为 土壤的有效磷 2、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 ( 1) 土壤酸碱度 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2) 土壤有机质 有机阴离子与磷酸根竞争固相表面专性吸附点位,从而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吸附。 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其它螯合剂的作用,将部分固定态磷释放为可溶态。 腐殖质可在铁、铝氧化物等胶体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对磷酸根的吸附。 有机质分解产生的 于水形成 加

11、钙、镁、磷酸盐的溶解度。 ( 3) 土壤淹水 酸生土壤 形成氢氧化物沉 淀,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碱性土壤 下降,能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反之,若淹水 土壤落干,则导致土壤磷的有效性下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降,高价铁还原成低 价铁 ,磷酸低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了磷的有效 度。 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 态磷的有效度。 第四节 土壤中的钾 一、土壤中钾的形态和含量 ( 一 ) 土壤钾素的来源 土壤钾的来源于岩石的风化 。 在地壳岩石中 , 钾的含量比磷高得多 , 整个岩石界 含钾量平均为 因此在氮 、 磷 、 外三要素中 , 钾 在土 壤中的含量最高 。 (二)钾素的形态 1 矿

12、物钾 土壤矿物中的钾一般称为 结构钾 ,占全钾量的 92 钾长石 ( 钾 微斜长石( 钾 白云母( K()含钾量 2、非交换态钾 又 称 缓效钾 ,是指存在于膨胀性粘土矿物层间和 边缘上的一部分钾。占全钾量的 2 3、 交换态钾 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钾离子。在土壤中的 含量一般为 40土壤全钾量的 1 4、 水溶性钾(溶液钾) 是指以离子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钾。浓度 一般为 2. 土壤全钾量一般在 5均为 10g/ 1 土壤中钾的含量远远超过氮 、 磷 , 大体不超高 3% ( 。 我国自南向北含钾量是逐渐增加的 , 如华南 地区 , 其平均水平 2%, 东北 、 内蒙的黑土可达 这主要是和地区的 风化 、 成土条件不同有关 。 ( 三 ) 土壤钾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 1) 母质 富钾矿物: 长石类 正长石 钾微斜长石等 含钾量约在 7- 12%之间 。 云母类 白云母 黑云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