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9127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培医院专家讲解肥大细胞白血病(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称为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1957年 Efrati 首先提出 MCL 的诊断,以后陆续有报道。肥大细胞在体内恶性增殖的晚期表现,一般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还有较特异的表现:由于肥大细胞颗粒内16性物质(组胺、肝索、a-TNF 等的释放,可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如面色潮红、低血压、瘙痒或骨痛、头痛,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浸润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皮肤色素性荨麻疹少见。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率肥大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健康搜索的肥大细胞系统性疾病,发性率约占

2、恶性肥大细胞新生物的15%。男性多于女性。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MCL 同样具有 AML 的病理和临床特点,仅浸润各脏器鵻的细胞以肥大细胞为主可出现淋巴结肝大脾大,有时伴溶骨性损害健康搜索。浸润皮肤是 MCL 的一大特点典型的皮损为色素性荨麻疹呈棕色素斑疹或丘疹可形成结节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肥大细胞白血病肥大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能分泌各种活性物质鵻的颗粒健康搜索其中分泌组胺形成高组胺血症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是 MCL 的一组特殊征象,如皮肤潮红、瘙痒、支气管痉挛甚至发生低血压晕厥及休克健康搜索还可致顽固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若释放肝素过多,可引发各种出血倾向

3、鵻。肥大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肥大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患者一般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1015)x109/L,肥大细胞占5%90%。骨髓活检示肥大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达90%(26.2%91.8%),白血病性肥大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核仁清或不清,胞浆蓝色、充满或多或少的深紫红色颗粒并覆盖于核上,并易见伪足和吞噬红细胞现象。MCL 的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核1个或多个,偶见明显核仁。细胞浆中含有线粒体、脂质体,颗粒内容物缺乏或颗粒中充满小粒子及典型的卷轴样特征。A颗粒可见,嗜碱粒细胞的0粒不见。细胞化学特点:SBB 和甲苯胺蓝可着色,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溶菌酶弱阳性;过氧

4、化物酶和。非特异性酯酶阴性。免疫表型:恶性肥大细胞表达 CD9、CD33、CD44和CDll7,而不表达单核细胞相关抗原 CDl4、CDl5及嗜碱粒细胞相关抗原CDll6、CDwl7、CDl23/IL-3RCK。同样也缺乏0116(CM-CSm)及皮肤肥大细胞标记抗原 CD88。HLAD、DR 和CDl、Cm、CD4、07、CDl0、CDl9、TdT 均阴性,MCG-35对肥大细胞颗粒有较高特异性,培养后的肥大细胞呈强阳性。肥大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肥大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一)国内标准综合国内外资料,提出肥大细胞白血病综合国内外资料,提出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

5、)的诊断条件。的诊断条件。1、临床上除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外,还有肥大细胞增多症的表现。肥大细胞白血病(1)淋巴结、肝、脾肿大。(2)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变化。皮肝潮红、色素性荨麻疹、皮肝瘙痒等。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心悸、低血压、晕厥、休克等症状。肝素释放过多引起出血倾向。2、外周血中有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3、骨髓中肥大细胞明显增多,占有核细胞的50%以上。4、尿内组胺增高。5、骨髓干抽或有皮肤浸润时需做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二二)国外标准国外标准1、Travis 等1986年提出的 MCL 诊断标准(1)临床有肥大细胞增生及白血病的表现 。(2)外周血肥大细胞

6、10%.(3)白血病细胞有非典型肥大细胞(幼稚肥大细胞)的特点。(4)白血病细胞有肥大细胞的组化特征(出现异染颗粒、特异性酯酶阳性,POX 阴性等)。2、WHO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WHO 分型将分型将 MCL 归入肥大细胞归入肥大细胞增多症范畴。增多症范畴。(1)满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标准:系统性肥大细满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标准: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标准如下。胞增多症的标准如下。1)主要标准:骨髓和/或其他皮肤以外器官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多灶性、致密的(15个及以上的肥大细胞聚集)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需经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织化学或其他特殊染色证实。2)次要标准次要标准

7、骨髓和/或其他皮肤以外器官的病理切片中浸润的肥大细胞25%以上,为纺缍状或形态不典型;或骨髓穿刺涂片中25%以上的肥大细胞为幼稚的或不典型肥大细胞。骨髓、外周血或皮肤以外器官可检测到 KIT 基因第816密码子的点突变。骨髓、外周血或皮肤以外器官的肥大细胞共表达CD117、CD2和/或 CD25。血清总的类胰蛋白酶持续20ng/ml(存在相关的克隆性髓系疾病时该参数无效)。符合一个主要标准和一个次要标准,或满足三个次要标准诊断成立。(2)骨髓活检示不典型的、幼稚的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常为间质性浸润。(3)骨髓穿刺涂片中肥大细胞20%。(4)外周血肥大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0%.变异型:即非白血性

8、肥大细胞白血病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之1-3,但外周血肥大细胞比例10%。肥大细胞白血病症状肥大细胞白血病症状由于肥大细胞白血病常为肥大细胞增多的进展期表现,一般有两大类特异性表现。1.由肥大细胞浸润所致 如肝、脾、淋巴结肿大,或引起骨损害、骨压痛或溶骨性损害;皮肤浸润引起瘙痒、发红,出现色素性荨麻疹,范围大小不等,呈棕色素斑疹或丘疹,有时呈结节,皮肤划痕试验阳性。2.肥大细胞胞质内有异染颗粒,内含肝素、透明质酸,并能产生组胺、多种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激肽、前列腺素等 释放组胺可引起较顽固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腹痛、呕血、黑便,以及头痛;面部、四肢水肿。大量组胺释放可

9、引起患者突然出现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心悸、荨麻疹,甚至休克。肝素释放过多可引起出血倾向。此外,可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厌食。肥大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法肥大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差健康搜索可选用 AML 方案亦可用羟基脲白消安疏嘌呤和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抗组胺药可暂时缓解症状。肝素过多引起的出血,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肥大细胞白血病护理肥大细胞白血病护理患者合并的感染部位较多,常见的有:患者合并的感染部位较多,常见的有:(1)口腔口腔最为常见。包括齿龈、颊粘膜、软腭部。表现为溃疡或糜烂、出血,严重的可有软组织感染引起的蜂窝组织炎。(2) 鼻腔鼻腔鼻粘膜出血、糜烂,严重时可致鼻中隔穿孔等。(3)呼吸道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部感染。患者常有咳嗽、咳痰、胸痛及憋气等症状。(4)肛周肛周在有痔疮、肛裂或大便不通畅的患者中容易发生。常表现局部疼痛、红肿、糜烂及软组织蜂窝组织炎感染。(5)泌尿道泌尿道女性相对多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或血尿。(6)皮肤皮肤局部出现脓疖、溃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