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61823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字起源与发展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撰写人:齐国成 机械学院 机自 01 10011015 日期:2011 年 5 月 31 日摘要:摘要: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 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 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且该地区现行之文字和这些古文字也 没有渊源关系,故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 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文字、起源、发展正文:正文: 甲

2、骨文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 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 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 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 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 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 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 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 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 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 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 刻在龟甲或兽

3、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 例如:口 米 龟 雨 耳 金文金文 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先秦 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 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 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 和现代的铸铁产品一 样,青铜器的铸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 ,金文是预先雕刻在陶 范上再铸出来的,也有少数则是铜器铸好后直接刻上的,因为陶范质地松软, 雕刻比龟甲、兽骨更为容易,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绘图性质更强,更为接 近原始文字。 例如:口 米 龟 雨 耳 小篆小

4、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 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 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 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 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 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 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 ,象形意味 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

5、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 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 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 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 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 影响。 例如:口 米 龟 雨 耳 隶书隶书 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 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 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 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

6、隶 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 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 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 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 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 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 ,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 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 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草书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 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 程中,

7、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 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 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 称之为章草 ,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 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 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 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 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 行书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 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 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

8、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 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 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 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 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 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 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楷书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 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 。 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 书

9、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 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 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 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 本之一。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 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 ,后 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 。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 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形体优美又历史悠远的中华文字,岁月的洗礼没 有退化她的耀眼光芒,时代的变迁也不能停止她前进的脚步,她由幼稚逐渐走 向成熟,由弱小逐渐走向强盛。看今朝,中华文字依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 倒,散发着她独特的芬芳,给予子子孙孙文化的陶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