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8341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教案执教者:红日中学 徐雷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五、教具准备 CAI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大家一起说说这个人是谁?(苏轼)苏轼一生比之常人应该是不幸的,但他活得很快乐,看来我们真

2、的好好学学苏轼,问 问他为何活的如此快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取得快 乐的真谛。( 多媒体展示:课题及作者) 过渡语设计过渡语设计:古人攻城拔寨,有“过五关,斩六将”之说,今天我们学习也来个“过五关,斩六将” ,看看哪些同学表现得勇敢,所向披靡。 (二)第一关-课文朗诵关 ( 多媒体展示:)这样的一个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趣。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居所-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娶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都 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

3、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人不是好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第一关-课文朗诵关 (1)选择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注意:字音和句内停顿 (2)听读课文-注意:你所不认识的字和难以把握的句内停顿 (3) 齐读课文2过渡语设计过渡语设计:第一关咱们旗开得胜,让我们带上“工具书 ”这门武器攻第二关 (三)第二关-文意疏通关 (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分组竞赛试题)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 欣然欣然起行:(高兴地、愉快地) (2) 念念无与乐者:(思考、想) (3) 月色入户户:(门) (4)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 盖盖竹柏影

4、也:原来是 (6)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只是、不过)(罢了)抢答题(抢答题(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罢了。过渡语设计过渡语设计: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那么你认为文中最富有文采最美的语句是那一句? 美在何处呢? (

5、多媒体展示:描写环境的句子) (学生找出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这就是第三关 (四)第三关-景物赏析关庭庭下下如如积积水水空空明明,水水中中藻藻荇荇交交横横,盖盖竹竹柏柏影影 也也。比比喻喻月月光光下下 美美丽丽的的竹竹柏柏倒倒影影月月色色之之明明月月色色之之清清月月色色之之浓浓比比喻喻院院中中月月色色 的的清清澈澈透透明明过渡语设计过渡语设计:里的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但“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每夜都有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苏第二关-文意疏通关 (1)借助工具书,译释课文并标下不理解的内容 (2)当堂交流-提出你还没有弄懂的词句 (3)分组竞赛3轼讲了原

6、因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五)第四关-苏轼心境探究关 师:那么怎么理解“闲人”这一词呢?(课文有注释) 师:原来可以做“清闲的人”来解释,其实苏轼的“闲”是有特殊背景的。 ( 多媒体展示:乌台诗案视频) 师:苏轼的仕途生活确实很清闲,不过老师还有疑惑。因为老师查到了苏轼在黄州的 一点资料,请一位同学给我念一下- ( 多媒体展示)师:这样看来,苏轼一点都不“闲” ,反而很“忙” 。那么“闲”字还该这样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闲情雅致) 师:苏轼此时被贬黄州是一个闲人,他还有闲情欣赏空明月色,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 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

7、, 心胸宽阔,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 师: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轼? 生 1:乐观积极向上。生 2:从容面对苦难。生 3:豁达乐观。生 4: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空明的是月光更是人的心境, 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 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师: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鼓励 表扬) 师: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 ” 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

8、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 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 作的巅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那豪放洒脱的诗情!(师读黑体(师读黑体 生大声齐读红体字)生大声齐读红体字)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 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 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对比 苏轼,我们的困难与挫折显得是如此的渺小,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 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第五关-苏轼我想对你说( 多媒体展

9、示:作业-苏轼我想对你说)参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生 1:以前读文章,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 读了记承天寺夜游 ,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 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五十亩荒地经营。有诗云 “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 ”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 刈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自笑平生为口忙” 。4生 2:以前被别人误解时,我都要沮丧好几天,跟苏轼比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呢?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活每一天。生 3: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 扰

10、,这时,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 豁达。生 4: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 的时候,消极的等待、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 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 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 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 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 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