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0925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读书笔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读书笔记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第一篇:陶行知教育名篇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 师呢?”今天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发了本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 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情,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陶行知,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宋庆龄赞颂 他是“万师表。 ” 他在 1943 年,创办了生活教育 周刊。提出了生 活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教学理论的提 出,在宏观上阐明怎样教,怎样做,怎样学,教、学、做、应交互 运用合三为一,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理论下, 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理论与当

2、代的教学思 想相融合,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发展教育途径提供有利 的依据。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 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的方法。他说:“是怎 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 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 种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才 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发点。“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把教学当做一件事,在总体 方面提出了怎样教、怎样学、怎样做,提出了总的教学方向,却没 有提出在什么

3、时机,什么状态下去教去做去学。陶行知之所以能够 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其他长期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陶行知先生一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影响很大。约翰杜威是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 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美国人也称他为:“创立美国教育学 的重要人物。 ”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 面描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用三句来 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 、 “ 教育即生活” 、 “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 改造。 ”根据“ 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 学校即社会” 。陶行知先生 借鉴此种理论,经过自己的不断探

4、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 育理论体系。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在 21 世纪的作用是巨大的。孔 子在 30 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一生从未 间断,任教 40 年,虽做了几任官,可从来没停止过教学,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获得教育成 功的根本条件,正是因为对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才为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 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 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 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

5、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 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 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 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 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 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 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6、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 增加自己的知 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 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 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 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 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 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 的学生时,当 你面对家庭和社会

7、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 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 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这样 tou 视教师的宽容,很值 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 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 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 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 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 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 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

8、,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 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 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 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一。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 和“学生中心 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教学做合一” 强调师 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基 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

9、成为教育力 量的真正源泉。师生互教互学,就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大家知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一个根本,两个转变” 。 “一个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 本。 “两个转变” ,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材料呈现方式,倡导整体呈现, 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拓展” 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 更高更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其次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新课标的要 求,改变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 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努力做课程的建构者、教育的引导者和学生 成长的促进者,做好现代的陶

10、行知。(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 “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 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 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岂能当二十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的这段 话明确告诉我们教师不应是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进行“一言堂”和“满堂灌”,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仆人,应该由课堂 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 只有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转变以教师为主的师本 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教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2)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必须体现 师生之间、学

11、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提倡师生互尊互爱、互助合 作、互相促进,强调人格之间的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 量给学生留有支配、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探究和活动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 热情。(3)师生合作创新,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 “教师的成功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 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 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陶先生这段话深刻地揭示 出教育过程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共同合作创 造过程。师生合作创新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这个价值 不

12、全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而是“ 蓝” 在生产“ 青”的过程中,在 “青” 的作用下,本身也获得新的生机。显然,教师如果失去主导作 用而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或者学生失去主体作用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 能创造备件,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等,营 造创新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 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 就需要我们教师:一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网,鼓励 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二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

13、教,使每个学生 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三要信任学生并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 是具有最高创新力的人,即学生有可能超过老师;四还必须要.向学 生学习, “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校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也是形成学 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在目前,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教学 目标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体育能力 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展学生的体育 实践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努力 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 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

14、解、宽容, 亲情与关爱,同时能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 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 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 情境和精神氛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 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一种 教学理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他告诉我 们,教学做是一个整体,是教学做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三者密 不可分。联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 发现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了教育的精髓,具有 先见之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行知先

15、生的理论和当前课改理念 异曲同工,相互辉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使我们无尽的思索。第二篇:走进最理想的教育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 知识和技能成了课堂关注的中心,而新的历史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 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学习走进最理想的教育我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 习方式的改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功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 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 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

16、心应手,左右逢 源。现在高考历史更加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做到全面。既备学生,即了 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备教材和 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 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二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能否把握好教 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当前的现状是 相当一部分老师浅化了教材的要求或者是一锅夹生饭。在课堂上要 不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就是丢三落四。只有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该 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 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关键 是做到深浅适宜,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到津津有味,乐学好学,能 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内容要讲到点子上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广 度性教师在课堂上的着重点是对课文重点的阐释,让学生学会学 习的方法,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