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018143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一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蒋一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蒋一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蒋一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蒋一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蒋一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一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蒋一苇 蒋一苇,原名蒋炜,福建省福州市人, 1920 年 2 月 14 日出生于武汉市。父亲是一个 小职员,薪金微薄,而且经常失业,家中生活常靠亲友接济。1931 年“九一八” 事变时,正 在上小学的少年蒋一苇就与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演讲。出黑板报,宣传抗日。读初中时, 学校有些教师经常向学生们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向他们介绍进步书籍,蒋一苇深受影响。 特别是邹韬奋办的生活周刊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蒋一苇从小热爱科学,曾梦想成 为一个像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是因为太贫穷 落后,只有振兴科学,才能救中国。1937 年 4 月,蒋一苇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他 抱

2、着“科学救国” 和“ 航空救国”的思想,考人公费的航空机械学校。不久,抗日战争爆发, 蒋一苇在航校与同学们一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8 年 4 月,蒋一苇从航空机械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南宁航空站当了一名 机械士。1939 年他随航空站迁往柳州。这期间,蒋一苇为配合苏联志愿空军对日作战,积 极为苏军战斗机装填弹药、检修军械装备。他对国民党空军中官兵地位悬殊的状况十分不 满,就与原航空机械学校毕业的同学一起组织了“校友会” ,在机械士当中开展读书、歌咏、 出墙报等进步活动。他们还积极参加了当地青年俱乐部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他们的这些 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不安。不久,航空站的国民党政

3、治部宣布“校友会”为非法组织,强 令其解散。这使蒋一苇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罪恶 面目。在苦闷中,他阅读了新华日报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大量进步书刊,并 结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使他思想上转向革命。1941 年他冒着被通缉的危险 毅然脱离了国民党空军,化名考入广西大学数理系。在大学里,他又积极投入了进步学生 运动。1944 年,日寇入侵广西,蒋一苇被迫中断学业,与家人一起随着难民队伍向西南后 方撤退,这时,他决心到重庆去找共产党参加革命。1944 年底,蒋一苇到重庆后,满腔热 情地给新华日报社写了一封“ 万言信”,要求参加共产党。在新华日报社党组

4、织的帮助和鼓 励下,蒋一苇积极参加了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民主青年活动,使他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一苇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主编科学与生活杂志并兼该杂 志社副社长。他与郭沫若、严希纯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提出以“科学中国化、科学民主化、 科学生产化”为宗旨,开展一个“新科学运动” ,团结了大批科技界人士。1946 年,由于蒋 介石挑起全面内战,时局恶化, 科学与生活只出版了 8 期便被迫停刊。这时,蒋一苇又 按党组织的指示,主办彷徨杂志并兼任杂志社社长。 彷徨杂志在 1947 年 1 月创刊, 以谈社会青年所关心的一些切身生活问题为内容,团结了一大批倾向进步的社会青年。 1947

5、年 2 月底,新华日报社和中共四川省委被迫撤回延安中, 彷徨杂志社与党组织失 去了联系。蒋一苇与杂志社的几个同志决心坚持斗争,除继续办好彷徨杂志外,他们 还把彷徨信箱收到的香港新华社寄来的新闻稿编成一个油印小报,在熟悉可靠的同志 中间传阅,传播党的声音和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消息,大大鼓舞了人们的 斗争士气。后来,这份小报引起中共重庆地下党的注意。市委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将 他们办的小报取名为挺进报) ,并作为市委机关报由市委直接领导。1947 年 12 月 31 日, 蒋一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挺进报)特支宣传委员,负责挺进报)的编辑、刻版工 作。他与挺进报)特支的其他几位同志一

6、起,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与国民党反动派 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48 年 4 月,由于叛徒的出卖, 挺进报的印刷地点被破坏, 蒋一苇幸免于难,在革命群众的帮助下转移到香港,向中共南方局汇报了挺进报被破 坏的情况。南方局安排他到生活书店(后与读书、新知书店合并为三联书店)编辑部工作。 1949 年 3 月,蒋一苇奉命调到北京三联书店任科学技术书刊编辑组组长,主编科学 技术通讯杂志。这个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办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刊物。在这个刊物上,蒋一苇提出“科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他要求刊物大力宣传工 农业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成为当时最

7、畅销的刊 物之一。1950 年成立科学技术出版社,蒋一苇任社长兼总编辑。这年,他还被选为全国科 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 1952 年底,蒋一苇被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在一机部工作期间,他先后任编辑室 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及部党组秘书等职。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是我国建国初期最早重 视经济管理的部门。蒋一苇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从事工业经济研究工作。为做好这 项工作,他每年有一半时间都深入基层调查实际情况,为一机部系统的建设起草了大量文 件,还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管理的文章。1958 年蒋一苇写的技术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技术与经济关

8、系的专著。 1959 年 3 月,蒋一苇被错划为“漏网右派” ,受到“ 开除党籍,降职降级降薪”的处分, 并下放到郑州第二砂轮厂工作。他没有因此而消沉。下放工厂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 车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为工人群众办文化学习班,教工人学记帐、算帐,开 展班组核算,与工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他还担任了车间的计划员、调度员、核 算员、定额员,熟悉了许多车间管理的实际情况。1963 年,为落实工业七十条 ,他被 调到厂部企业整顿办公室工作,为工厂的整顿制定了 400 多种规章制度,受到厂领导和广 大职工群众的好评。 1964 年,蒋一苇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任

9、财会专业主任。当 时这个专业招收的是高中毕业生,是一机部教育司试办大专班的试点专业。蒋一苇亲自担 任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制度。他还对校办工厂的生产 管理进行整顿,使校办工厂扭亏为盈,受到校领导和职工的赞扬。 1966 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蒋一苇作为“ 老右派,新黑帮”受到批判和迫害。1969 年 从“牛棚”中放出来后被安排在校办工厂劳动,他仍坚持刻苦钻研马列主义著作,写了大量 的读书笔记。他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撰写了一部约 20 万字的企业管理概论)书 稿。1975 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提出加强企业管理的整顿任务。蒋一苇带领部分教 师冲破重重阻力

10、、克服种种困难,为石家庄市机械工业系统培训企业管理干部。他们先后 培训企业干部 2000 多人次,大大提高了石家庄市机械系统企业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 粉碎“四人帮”后,蒋一苇被借调到一机部,与其他一些院校的教师一起到全国各地培 训企业管理人才,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做出了贡献。 1978 年 9 月,蒋一苇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任副所长。同年底,他被错 划为“右派”的冤案得到改正平反。 1978 年以后,蒋一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忘我的革命精神,冷静的理性思考,全身心地投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 放的理论探索。10 多年来,他坚持以马

11、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经济体制改革 的重要观点和具体建议。 1979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从何处入手的问题,理论界有不少争议。蒋一苇经过 深入研究,提出了“ 企业本位论”的观点。这个以后闻名国内外的重要观点,最初以企业 本位论刍议为题,发表在 1979 年第 6 期经济管理月刊上;后经过修改,又以经济 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为题,发表在 1979 年 8 月 14 日人民日报上;后又以企 业本位论)为题,发表于 1980 年 1 月的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上。这篇论文在 1979 年 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被选为“ 参考文件”散发给与会代表,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这篇 论文的主要观点认

12、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就像细胞体对整 个生物肌体一样,只有经济细胞搞活了,整个经济肌体才会活起来。因此,经济体制的改 革,首先要确立企业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一整套宏观的管理体制才有其立足点和出发点。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全国广大的企业界都 从自身的切身体会中赞成这一观点,许多部门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赞成这一观点。当时日 本理论界曾评价说,这是中国改革理论三种主要观点中重要的一种。香港报刊也有类似的 评论。但这一观点同时也受到国内理论界某些同志和某些经济管理部门的非议。直到党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13、心环节,这场争论才告 平息。而改革的进程也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 是改革中无法替代的中心问题。1991 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再一次强调,增强企业活力是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上述决定,国务院制定了我国 “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纲要。 1980 年蒋一苇在他所写的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 (发表于 1980 年 3 月 21 日 工人日报 )和试论全面的物质利益原则 (发表于 1980 年 7 月 14 日人民日报 )等 文章中提出了“两级按劳分配”的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不 可能直接对劳动者个人进行按劳分配

14、,只能是社会先对企业劳动者集体的劳动成果进行一 级按劳分配,然后再在企业内部按照个人的劳动贡献大小对个人进行分配,即二级按劳分 配。这一观点的提出也引起很大争论。有人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但是,目 前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钧的分配方法,实质上也就是“两级按劳分配”原理的 具体应用。 1982 年 3 月,蒋一苇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林凌同志联合率调查组在首 都钢铁公司蹲点,支持“首钢”提出的向国家实行利润递增上交的承包制。他与林凌同志 联名写报告,建议中央和国务院批准“首钢”实行递增包干的试点,不久得到中央和国务 院的同意。 “首钢”实行递增包干后,效果十分显著。在全国进

15、行利税合一的改革中,一些 部门要撤销递增包干的试点。在吕东等领导同志和蒋一苇、林凌同志的力争下, “首钢”等 几十家企业的承包试点被保留了下来。目前,不同形式的企业承包制已成为我国工商企业 的主要经营方式。 1982 年 11 月初,考虑到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 的改革必须有中心城市政府各部门的改革相配套,蒋一苇又与林凌同志一起,向国务院提 出关于在重庆进行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议。这个建议不仅得到批准,而且以中央文 件的形式下发,并由薄一波同志主持,带领国务院各部委的负责同志,会同四川省、重庆 市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同志 200 多人,在重庆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16、的具体设计和实行计 划单列的工作衔接。从此开始了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新篇章。 1984 年,蒋一苇深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蹲点,调查研究企业横向联合的问题。他提 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建企业集团的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支持。 同时,也遭到某些方面的非议和反对。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集团已成为风行的形式 了。企业集团最初是在“三不变” (即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所有制性质不变、财税上交渠道 不变)条件下组建的,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不能充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1985 年 蒋一苇出访欧洲五国,专门考察了西方股份制公司的组织经验。他认为,股份制是商品经 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特别是适用于企业集团,为突破“三 不变”的局限创造条件。在当时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的支持下,由蒋一苇负责一个“股份 制与企业集团”的研究小组,在重庆、北京等地进行股份制与企业集团的改革试点,提出 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主张。 股份制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