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5017167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 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o ,存 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 Bw);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 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 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n 和极艰苦的挣扎。 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 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2古诗文默写。(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 ,赢得生前身后名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 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 , ”,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 ,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虽杀臣,不能绝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中间力拉

3、崩倒之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名著阅读。(4分)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 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 可能的一项。 (2分) “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 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 “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4、C虎妞 D翠翠(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 。 沈从文的边城中也有很多人淡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 以评价。(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11分) 信 胡耕人言即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 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 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 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 国传统道

5、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 准。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 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 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 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 然给搬 动木头的人以重赏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 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

6、言。”“一言百系” 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 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 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 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 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 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 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 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 检点

7、。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 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 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 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 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 自己。(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 5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

8、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第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答: 7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2分) 答: 8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4分) 【链接材料】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 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 “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

9、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 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 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 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 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 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

10、黑布鞋。开始 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 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 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 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 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 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

11、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 度出现,往这边漂 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 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 ,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 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 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 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

12、晃,好生 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 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 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 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 “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 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 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

13、,河灯多漂亮呀!”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一 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 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 的台阶,在 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 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 了很久,半分睡

14、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9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 分) 人物 内容 第一位清洁工来源:学|科|网Z|X|X|K 第二位清洁工 外貌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摇橹 不愿意绷紧肌肉 捞垃圾 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答: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 答: 11第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 要分析。(2分) 答: 12第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

15、回答。”请你结合语境, 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 答: 13文章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 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 胡翰传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 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 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 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 金华民为兵, 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 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 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 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