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3132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新文秘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word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 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 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 关于发展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基础上,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 职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关于制 订高职高专教育专 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及“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为依据,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

2、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线设计 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基 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 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以社 会需求为依据,培养技能性人才;2、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优化人 才培养方案;3、以校企合作为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4、以职 业能力为本位,改革构建课程体系。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有较强的 技术岗位技能,具

3、备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 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及要求 (一)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从事劳 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具备从 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其中, 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劳动关 系和社会 (新文秘网http:/省略1284字,正式会员可 完整阅读) 有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技能操作 能力;具有调研、决策与组织管理能力 外语、

4、计算机、普通 话达到毕业要求标准。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 识和职业岗位技术。取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审美 素质 艺术修养、审美鉴赏、懂美丑、审美感知与情趣 艺术修养基本知识;音乐、戏曲基本知识与欣赏;书画鉴赏;旅 游景观鉴赏 开设相关讲座和组织参观学习。组织相关社团开展活动 具有审美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欣赏、鉴赏的审美能力 具有一定的美学观和情趣;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欣赏鉴赏知识 劳动 素质 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知识和技能 一般劳动尝试与技能 参与校园卫生、环保、建校及有关部门组织劳动 具有参与一般劳动的技能及组织的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增强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 能力 素质 自学

5、和自我管理;发展创新、创业;交往与合作。有胜任劳动与 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 自我管理的基本知识。发展设计与规划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 知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开设 创新能力课、开设交往与合作知识讲座、开展相关活动。开设劳 动经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概论、 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社会保险实务、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专 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织安排校内校外实习实训 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职业发展和就业定位确认能力; 一般创新创业能力;表述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组织能力。贯彻 执行党和政府各项劳动与社会保障政

6、策的能力;熟练办理各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的能力;正确处理和有效调节劳动和社保 障纠纷争议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获取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证书 五、职业面向 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重在培养一线人力 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懂政策、业务熟、综 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因为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 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 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 生的去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 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二是进入社区、工会、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门,从事服务基层的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

7、保障协理员 等工作。三是进入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及其它公共经济部门 从事社会保险工作。 六、教学体系 (一)理论教学 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出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为前提,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教学内容密切结 合实践,理论知识要以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要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注重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 合素质。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和选修课构成,从功能上可分为两个相互支撑的部分:一是旨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

8、和活动,主要由公共课、选 修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课外活动组成;二是围绕培养学生职 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的专业理论 知识的课程,这一部分主要由若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 课组成。每部分安排的具体课程和活动如下: 一是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和活动:开设的课程包括:形 势政策、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 大学体育、创新能力、普通话等;开展的活动主要有:阳光体育 活动、各种文艺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 二是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这一部分采取对应能力设 置课程的模式。具体情况见下表: 需要

9、培养的能力 对应的课程 办理各项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的能力 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实务、社会保障基 金管理 劳动争议纠纷处理调解能力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实务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注:有些课程是培养几个能力都需要的,前面提到的后面不再 列出。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 学占50%的比重;改革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基本实践能力 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 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 (一)总体教学安排 在三年学制中,原则上教

10、学为83周,考试10周,顶岗或综合实习 16周,毕业 论文(设计)3周,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周) 环 节 学 期 课堂 教学 复习考试 综合实习 (顶岗实习) 毕业 设计 入学教育 军训 机动 备注 1 15 2 2 1 2 17 2 1 3 17 2 1 4 17 2 1 5 17 2 1 6 16 3 1 合计 83 10 16 3 2 6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 类 别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学期、学周数、周学时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5 17 17 17 17 19 公 共 课 形势与

11、政策 17 17 讲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3 15 3 补3课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40 25 15 讲座或 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 50 18 4 大学英语 128 110 18 4 4 大学体育 104 12 92 2 2 2 每学期 补2课时 计算机文化基础 45 15 30 3 创新能力 34 20 14 2 普通话 17 10 7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7 10 7 1 军事理论 36 36 讲座小 计 554 338 216 12 10 4 2 专 业 基 础 课 专 业 课 经济学基础 60 60 4 *社会保障概论 60

12、 60 4 *劳动关系 68 38 30 4 比较劳动关系 68 38 30 4 社会学 68 38 30 4 *社会保险实务 68 30 38 4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68 28 40 4 劳动合同法 68 (未完,全文共10264字,当前仅显示3604字,请阅读下面提 示信息) 温馨提示:本站文章均为新文秘网原创,稍加修改就可拿来使用。加入正式会员后即可下载全 文,敬请理解,谢谢!加入正式会员方法: 点此在线智能充值( 自动瞬间 开通) 或宣传本站免费加入 或投稿免费加入如果您是正式会员, 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 码重新登陆加入正式会员后,我们还能免费帮您下载:其它任何收费网站里的文章,全国独一无 二的服务,为广大文秘工作者带来极大方便!欢迎推荐“ 新文秘网”给您的好友,谢 谢!有疑问请点我(如果点不开请加好友,QQ号:81072268) 联系邮箱:来源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