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93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下册(3)文言知识ppt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伤仲永 孙权劝学 口技 短文两篇 狼 第三部分 文言知识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世隶耕 隶: _ (2)未尝识书具 尝: _ (3)或以钱币乞之 乞: _ 属于 曾经 求取 (4)环谒于邑人 谒: _ (5)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_ (6)泯然众人矣 泯然: _ (7)贤于材人远矣 贤: _ 拜访 相当 消失 胜过,超过 (1)父异焉 _ (2)邑人奇 _ (3)稍稍宾客其父 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异,对 感到惊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奇,对 感到奇怪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宾客,把 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 _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利,认为

2、 有利可图 名词作状语,每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 “扳”通“攀”, 牵,引 (1)自:并自为其名 _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 (2)闻:余闻之也久 _ 不能称前时之闻 _ 自己 介词,从 听说 名声 (3)其:并自为其名 _ 其诗以养父母 _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 稍稍宾客其父 _ 如此其贤也 _ (4)然:父利其然也 _ 泯然众人矣 _ 代词,自己的 复指代词,这 代词,指诗 代词,他的 形容词词头,可译为“地” 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5)之:忽啼求之 _ 传一乡秀才观之 _ 余闻之也久 _ 于舅家见之 _ 不能称前时之闻 _ 仲永之通悟 _ 受之天也 _ 卒之为众人 _ 代

3、词,这些,指书写工具 代词,指仲永写的诗 代词,这件事 代词,他,指仲永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兼词,之于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6)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 于舅家见之 _ 贤于材人远矣 _ 受于人者不至也 _ 介词,到 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为其名。 _ 族为意。 _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文理皆有可观者。 _ _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完全如同常人了。 三、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4、尝 识 书 具,忽 啼 求 之。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诗 以 养 父 母、收 族 为 意。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闻 之 也 久。 四、文学常识 伤仲永 选自 _ ,作者 _,_(朝代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五、文章内容理解 _ _ 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本文通过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成年后却庸碌无为的故事, 说明人的成才不能只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孙权劝学 一、解

5、释下面加点的词 辞: _ 博士: _ 涉猎: _ 推托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粗略地阅读 见: _ 往事: _ 过: _ 才略: _ 了解 指历史 到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二、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_ 吴下阿蒙:指没有学问的人。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可不学 ! _ _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以为大有所益。 _ 复吴下阿蒙 ! _ 更刮目相待。 _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 (这样 )大有好处。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的吕蒙了 ! 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 (他 )。 四、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 选自 _ ,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 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 _(朝代 )_、_(称谓 )。 资治通鉴 北宋 政治家 史学家 五、文章内容理解 说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_ 首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然后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再次指出学习的方法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最后结合自身经历,步步为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