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125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一个世纪的时间来证明 用无数难忘的记忆来写就 我们选择了握手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忧怨与记恨在握手间溜走 隔阂与意见在握手间认同 多少次征战杀伐 本来可以选择握手 握手 微笑取代敌仇 握手 冰雪化作暖流 握手 新世纪的网络才能沟通 握手 人类和平不用再等候 中国外交风云 片尾曲 第 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程标准: 1、外交 对象 的多元化:了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 原因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 意义 以及 现状 。 2、外交 模式 的多元化:了解新时期的 外交建树 。 3、外交 领域 的多元化:通过中国多渠道的外交感受中国的 大

2、国责任意识 。 外交对象的多元化 指的是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划分阵营,不搞亲疏不同。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七十年代的外交突破 一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记者招待会 1971年 10月 25日 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你,如何回答以下记者的提问 记者甲: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 “ 恢复 ” 而不是用其他的 “ 加入 ” 之类的提法 ?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 “ 雅尔塔会议 ”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会议内容包括: 联合国问题: 决定 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材料二: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3、我们 不应当急急忙忙地去承认人民中国 。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实行禁运。 01020304050601950年1956年1960年1965年1970年系列1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 记者乙:从内外两方面来说,此次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哪些有利因素?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氢弹 东方红一号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 材料一: 材料二: 越南战争期间,伤 000多人失踪。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 记者丙:美国战后控制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但此次未能成功阻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西欧和日本 都是美国强有力的 竞争对手 。

4、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 竞争 。 同二战结束时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 1971年 尼克松 材料一: 材料二: 1971年 10月 25日第 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 2)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一 一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 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 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 美国 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 围堵了 20年 ,到这个时

5、候 彻底失败 了。中国的 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 ,在深度和广度上的 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 1)促进联合国更好的解决国际争端 ( 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 ( 3)美国长期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二 日关系的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合作探究:结合 视频资料 并阅读书 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二 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乒乓外交合影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时 间 事 件 意 义 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了中美 人民 友好交往的大门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

6、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 正常化开始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 实现正常化 二 日关系的正常化: (二)中日关系正常化: 美国同中国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随后中日建交 1972年 9月 ,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二 日关系的正常化: (三)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一: 1972 年 ,英国和荷兰先后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两国从代办级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至 70年代末,有德意志

7、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等 42个国家 同中国建交。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材料二:中苏两国于 1949年 10月 5日互派大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欧亚 社会主义国家 相继与中国建交 。 到 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 1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24个,除法国外全部是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70年代初期出现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高潮,英国、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葡萄牙等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同中国建交。 2、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 僵局终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材料一:曾经在任期

8、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 老布什 1989 克林顿 1998 小布什 2002 奥巴马 2009 尼克松 1972 福特 1975 里根 1984 高层领导人互访 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二: 2011年, 中美贸易额 达到 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已互为第二大 贸易伙伴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 达到 3449亿美元,中国仍继续保持日本 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 。 新华网 经济交流 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奥巴马 11月 19日访问缅甸,美国离亚太似乎又进了一步, 确实, “ 美国重返亚太 ” 战略一旦进

9、一步实施,将会对中美之间的 平衡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 ,同时如果美国坚持其在南海问题上明显有失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中美有可能由 竞争走向对抗 。 人民网 竞争与对抗 材料四: 2012年 9月 9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就当前中日关系和 钓鱼岛问题 表明了中方立场。胡锦涛表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 购岛 ” 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 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 。 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领土争议 既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

10、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 利益 。 1855) 国家利益 是外交政策的 决定性 因素 外交模式的多元化 指的是既承袭传统的双边外交,也寻求建立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三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1) ( 2) ( 3) 1978年 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作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 1982年, 对外开放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被载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 和平问题 ,一个是 经济问题或

11、者说发展问题 。 邓小平文选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从小外交到大外交 对象的多元化 模式的多元化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70年代的外交突破) 1、 1971年 10月 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 “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 “ 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 。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第三

12、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中日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基辛格秘密访华 A B C D B 2、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C 4、 下列图片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 派遣维和部队 参加六方会谈 D A B C D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签署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例 从小外交到大外交 对象的多元化 模式的多元化 (新时期的外交

13、建树) ( 70年代的外交突破) 领域的多元化 外交领域的多元化 指的是外交不再是政治家、外交家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多种领域的展开外交活动,如民间外交、经济外交、体育外交、科技文化外交等。 乒乓外交合影 (民间外交) 奥运外交 中法文化年 材料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去加固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的支柱。 四十年如一日 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只要是某一国家 没有 对世界和地区安全与和平 构成威胁 的话,联合国安理会就 无权干涉其内政 。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迄今在安理会 仅动用过 8次(包括一次威胁使用)否决权,而其中大多都 与不干涉他国内政相关 。与之相对应,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否决权动用次数分别为 80多次和 120多次 。 环球瞭望 2011年 10月 25日 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他国内政 思维提升:现今中国在大外交中如何发挥大国作用 材料二: “ 和平使命 合反恐军事演习 6月 8日至 14日在塔吉克斯坦举行。防务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演彰显上海合作组织在 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为 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做出积极贡献。 新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