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599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 史蒂芬孙 蒸汽机 火车机车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革命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简要情况 原子能 计算机 生物工程 航天技术 1945年 7月 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 2万吨 用于二战 .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能开始越来越

2、多地运用于和平目的。 核电站 核医学 1945年,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台式液晶电脑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电子计算机已拥有能够向人类挑战的智力水平, 1997年 5月 11日,在国际象棋 “ 人机大战 ”最后一局较量中,超级计算机 “ 深蓝 ” 仅用了一个小时便轻松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并以 0万美元的奖金。机器将可能与人体结合在一起,未来将微型超级计算机植入人脑也可能变成现实,那时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人类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向永无止境的潜值挑战。 到 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

3、人数 。 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等。 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中学生都喜欢上网。对此,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看法?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1969年,两名 美 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太空时代 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

4、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基因工程 ,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 克隆技术 尤为引人注目。 1996年, “多利”羊诞生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利 :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 :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社会伦理问题。 改变人的亲系关系,丧失基本的归属感;甚至会使人种退化,以及 正常

5、的生死观念根本动摇。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列强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列强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 掀起 救亡图存运动。 林则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有些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国大典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 6月 17日)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

6、了保卫 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他是谁 ? _ 功臣: 钱学森 猜一猜 “ 我在美国待了 20年, 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 中国导弹之父 ” 。 他是谁 ? _ 邓稼先 “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 “ 两弹元勋 ” 。 猜一猜 198

7、3年 12月 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 “ 银河 ” 计算机研制成功 。 中华第一星 “ 东方红 1” 号卫星 ( 1970年) “长征 1” 号航天运载火箭 1) 2003年 10月 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 “ 神舟 ”五号 成功发射,并于 16日顺利返回。 2) 2005年 10月 12日,中国 “ 神舟六号 ” 升空。 17号顺利返回。 2008年 9月 27日,执行 神舟七号 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活动 。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董雅娟夫妇与他们的克隆牛 硅谷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 1: 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

8、拉谷。 在硅谷不到 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 3000多项技术专利,每年有 30周有 11家 天 “ 制造 ” 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 2000亿 美元,大约是中国全国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材料 2: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 84年、电动机为 6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 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 6年、电子计算机为 5年、晶体管为 4年、激光器仅为 1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 , 而且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 缩短了 的过程。 大量

9、的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知识变为物质财富 科学 技术 生产力 材料 2: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材料 1: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 ,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 科研 教育 国防建设等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的革命。 相互渗透 好几项技术 科学 技术 010203040506070802 0 世纪初 2 0 世纪7 0 年代 2 0 世纪9 0 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0、3、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新技术 科技进步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这次革命不仅涌现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材料一: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增长的因素中, 科技进步因素 在70年代约 60%, 80年代达到 80%。 材料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第

11、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比重中下降。特别是 农业经济下降 ,而 第三产业则发展起来 。 材料二: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除了欧洲的 “尤利卡” 计划外 ,还有美国的 “星球大战” 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 ,日本的 “科技立国” 战略和中国的 “ 863计划” 等。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科技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

12、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986年 4月 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 发生爆炸 。至今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围绕该核反应堆31公里的禁区仍一片荒芜。 核能 是福?是祸?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 2005年 1月 17日,一块美国雷神火箭推进器遗弃物,与中国年前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相撞。一块 10克重的 太空垃圾 撞上卫星,卫星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 受 网络游戏 暴力倾向影响,青少年行凶杀人和自杀的案例不断见诸媒体。许多家长指责其为 “ 电子罂粟 ” ,侵蚀着

13、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请给右边的公益广告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 并说明理由。 其实地球 也很脆弱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珍爱自然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 美国 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 6、生物工程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 克隆技术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内燃机、电子计算机、载人飞船等。 20

14、世纪 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因特网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 “ 地球村 ” 。 材料二: 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在20 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 “ 潘多拉的盒子 ”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l、 材料一中所说电子计算机、载人飞船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2 、材料二中列举的负面效应,哪些是人类没有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造成的?为此,我们生活中应养成什么良好的习惯?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 撰写历史小论文 科学技术与未来 ,介绍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