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627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特岗教师参加“省培计划”培训总结在阳光和煦、槐花飘香的五月,我参加了*省的“省培计划”*市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 ”远程培训课程。至今,已进入暑夏,培训亦将接近尾声,回顾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可谓感悟深刻、获益良多。 第一、通过对认知、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生涯有了新认识从踏上农村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 。我深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不是一番风顺的,总会遇到风浪、险滩和礁石,在这一成长旅途中多会出现情感和心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对教学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所幸, “省培计划”深知我心,开篇推出公开课,讲解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 、 教师

2、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和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通过穿插案例对问题表现进行诊断,问题成因展开分析,更重要的是讲解自我调适的方法。理论深入浅出,方法具体可行。即提升了我的教育理论素养、又指导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获益匪浅。第二、通过对师德修养理论的系统、深化学习,让我对师德修养有了新的感悟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2基础;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又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和保障;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更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和归宿。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三者统一于师德修养的有机整体。作为教师,首先要带着一颗心来,要全身心的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这是让教学生永不枯竭、永葆生

3、机的的心灵源泉;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近,“最美教师”张丽莉舍身忘己,救护学生的善举彰显了为师者的无私大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模范,是我们新时期为师者的楷模,可亲、可敬、可学!教书育人永远是作为教师的天职。信息网络时代,我们要“活教书” 、 “教活书”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应是新知的主动获取者。通过我们的双肩,托起明天的太阳,让学生站得更高、望的更远,走的更加坚定有力!第三、通过对专业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业务能力的有了一个新飞跃作为教师要学会开发教学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这是使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始终保持鲜活感的源泉。所谓课程资源是我们整个课程教

4、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只有具有3这种业务能力,才会使教育事业永不枯竭、永葆长青、充满生活与时代的鲜活感!讲授法是教师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最充分,最有利于调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观点、理论的学习,这种方法具有其它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古往今来的学校教育中,讲授法都是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实用常用的教学方法。直至今天,从媒体教授易中天、于丹到教育实

5、践中的一线教师,讲授法都能得到我们的广泛认同。作为教师,一定要把这一方法运用好,发挥到极致,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有些则要点到为止,让学生在“听”中寻求理想的答案,才能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乐趣。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各种要素。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思路、发展思维、加深认识,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4体的东西,把单调的理论说教变成生动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体会思想品德课的魅力。学会开发课程资源是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讲授式教学则是有效对话、启迪智慧的核心钥匙;合作学习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有效法宝。综上所述,此次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涵盖了教师问题的自我调适、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新课改内容,可谓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既体现了学科特色,又彰显了时代精神,不但符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更有力的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