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455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惠互通 丝路愿景 白雲 公元前 138 年, 一位中国人持符节、握使书, 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 历经 20年, 终于打通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 开辟出一条东起长安, 沿中亚各国, 最终到达罗马的“丝绸之路”。这个人就是张骞, 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此后, 无数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者沿着这条路往来于亚欧大陆, 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繁荣写下时代注脚, “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留给全世界的宝贵财富。2000 多年后, 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倡议。2013 年,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四年来, “一带一路”由构想到一步步实现, 已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2、参与到建设中来, “一带一路”东联亚太经济圈, 西接欧洲经济圈, 跨越高山深海, 正在逐步构建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与此同时, 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信息化时代,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 并与工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交汇融合。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 2017 年 5 月,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 连接成 21 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予“一带一路

3、”倡议的崭新内涵和时代命题。那么, “数字丝绸之路”应如何建设, 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图景?一是制定整体规划。目前, “数字丝绸之路”整体侧重于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 应当加快出台有关“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指导文件, 进行系统性的整体规划。二是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下, 信息通信等设施已经成为和水电、交通等同样重要的基础设施。相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国在4G 移动网络建设, 以及 5G 网络标准研发制定方面具有优势, 可推动相关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为其发展数字经济奠定基础。三是拓宽合作领域。目前,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多集中于贸易领域, 在科技、教

4、育、信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相对较少。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步入移动互联时代, 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信息畅通、资金融通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同时, “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落地生根, 为互联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提供了新机遇。目前, 中国企业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建设 56 个经贸合作区, 为有关国家创造近 11 亿美元税收和 18 万个就业岗位。然而,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沿线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呈现“数字鸿沟”, 语言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宗教信仰差异大, 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先发优势如何逾越种种不利因素, 是摆在我国互联网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 本期跨界论坛将从内涵及特征、现状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实践与路径等多个侧面对“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进行探讨, 以期全面阐释“数字丝绸之路”在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建设能力、盘活经济存量、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民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未来, “数字丝绸之路”将以互联互通互惠的开放姿态, 为“一带一路”注入创新活力, 实现人类文明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物质交换、科技传播和文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