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356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遗传病特指A.先天性疾病 B.家族性疾病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2. Down 综合症是A 单基因病 B. 多基因病 C. 染色体病 D. 线粒体病 E. 体细胞病3. 脆性 X 综合症是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4. 人类基因组计划物理图研究所用的位标是A.STR B.RFLP C.SNP D.STS E.EST5. 遗传密码中的四种碱基一般是指A.AUCG B.ATUC C.AUTG D.ATCG E.ACUG6. 结构基因序列中增强子的 作用特点为A.有明显的方向性,从 53方向 B.

2、 有明显的方向性,从35方向C.只能在转录基因的上游发生作用 D.只能在转录基因的下游发生作用E.具有组织特异性7. 引起 DNA 发生移码突变的因素是A.焦宁类 B.羟胺 C.甲醛 D.亚硝酸 E.5 溴尿嘧啶8. 染色体结构畸变属于A.移码突变 B. 动态突变 C. 片段突变 D. 转换 E. 颠换9. 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2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 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移码突变10. 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A.G 和 T B.A 和 G C.T 和 C D.C 和 U E.T 和 U11. 系谱绘制是从家族中第一个就诊或被发现的患病成员开始的,这一个体称A.受累

3、者 B.携带者 C.患者 D.先证者 E.以上都不对12. 一个女性将常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孙女的概率是A.12 B.14 C. 18 D. 116 E.以上都不是13. 一个男性将 X 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孙女的概率是A.12 B.14 C. 18 D. 116 E.以上都不是14. 一个男性将 X 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外孙女的概率是A.12 B.14 C. 18 D. 116 E.以上都不是15. 一个 PKU 患者(AR)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后,生有一个 PKU 患儿,他们再次生育的患病风险是A.0 B.12.5% C.25% D.50% E.75%16. 在 X

4、 连锁显性遗传中,患者的基因型最多的是A.XAXA B.XAXa C.XaXa D.YAY E.XaY17.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连生了两个苯丙酮尿症患儿。他们生育表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A.0 B.12.5% C.25% D.50% E.75%18. 一对患先天性聋哑的夫妇,生育两个正常孩子,他们生育先天性聋哑患儿的概率是A.0 B.12.5% C.25% D.50% E.75%19. 一对患先天性聋哑的夫妇,生育两个正常孩子,这是因为A.基因多效性 B. 不规则显性 C.遗传异质性 D. 动态突变 3E.遗传印记20.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血友病 A 患儿,他们女儿患血友病 A 的概率是

5、A.0 B.12.5% C.25% D.50% E.75%21. 在 X 连锁隐性遗传中,患者的基因型最多的是A.XAXA B.XAXa C.XaXa D.XAY E.XaY22. 不规则显性是指A. 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B. 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关系C. 杂合体的显性基因未能形成相应的表型D. 致病基因恢复突变为正常基因E. 杂合体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形纯合子之间23.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能表现出来的现象称A.完全显性遗传 B.不完全显性遗传 C.不规则显性遗传 D.延迟显性遗传 E.共显性遗传24.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筛查出

6、Aa 基因型个体 320 人,其中只有 240 人表现出显性基因 A 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A.完全外显 B.不完全外显 C. 完全确认 D.不完全确认 E.选择偏倚25. 在临床上所看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中,患者人数占其同胞人数的比例一般会A.等于 0 B.小于 110 C.小于 14 D.等于 14 E.大于 1426.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苯丙酮尿症的患者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孩子,这个表型正常的孩子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A.14 B. 13 C.12 D. 23 E. 127. 携带者指的是A.带有一个致病基因而发病的个体 B. 显性遗传病杂合子中,发4病轻的个体C.显性遗传病杂合子

7、中,未发病的个体 D. 带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却未发病的个体E.以上都不对28. 近亲结婚可以显著提高( )的发病风险A.AD B.AR C.XD D.XR E.Y 连锁遗传病29. 在一个家庭中观察到同义遗传病的患者,其受累器官存在差异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称为A.完全外显 B.不完全外显 C.表现度不一致 D. 不完全确认 E. 遗传早现30. 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产生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A.不完全外显 B.不规则显性 C.表现度不一致 D.拟表型 E. 遗传早现31. 多基因遗传的遗传基础是 2 对或 2 对以上微效基因,这些基因的性质是 cA 显性

8、B 隐性 C 共显性 D 显性和隐性32. 多基因的遗传度越高,则表示该种多基因病 BA 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B 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环境因素作用较小C 主要是环境因素的作用D 主要是环境因素的作用,遗传因素的作用较小33.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利用 Edward 公式估算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时,必须注意公式应用的条件是 AA 群体发病率 0.1%-1%,遗传度为 70%-80%B 群体发病率 70%-80%,遗传度为 0.1%-1%C 群体发病率 1%-10%,遗传度为 70%-80%D 群体发病率 70%-80%,遗传度为 1%-10%34. 在多基因遗传中,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子

9、 1 代是 DA 均为极端的个体B 均为中间的个体C 多数为极端的个体,少数为中间的个体D 极端个体和中间个体各占一半535. 先天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男性发病率为 0.5%,女性的发病率为 0.1%,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病率最高 AA 女性患者的儿子B 男性患者的儿子C 女性患者的女儿D 男性患者的女儿36. 在一个群体中,BB 为 64%,Bb 为 23%,bb 为 4%,B 基因的频率为 DA 0.64 B 0.16 C 0.90 D 0.8037.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 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DA

10、 1/4 B 1/100 C 1/200 D 1/30038. 频率是指A 某一基因的数量B 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C 某一基因在所有基因中所占的比例D 某一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39. 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BA AA:0.20; Aa:0.60; aa:0.20B AA:0.25; Aa:0.50;aa:0.25C AA:0.50; Aa:0; aa:0.50D AA:0.30; Aa:0.50; aa:0.2040. 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 4/10000,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CA 0.01 B 0.02 C 0.04 D 0.000241.mtDNA 指 DA 突变

11、的 DNAB 核的 DNAC 启动子顺序D 线粒体 DNA42. 下面关于 mtDNA 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A mtDNA 的表达与核无关B mtDNA 是双链环状 DNAC mtDNA 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D mtDNA 有重链和轻链之分43.线粒体遗传不具有的特征为 D6A 异质性 B 母系遗传 C 阈值效应 D 交叉遗传44 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BA 几乎全部来自精子B 几乎全部来自卵子C 精子和卵子个提供一半D 不会来自卵子45 最易受阈值效应的影响而受累的组织是 DA 心脏 B 肝脏 C 骨骼肌 D 中枢神经系统46 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 B 组成A DNA 和 RN

12、A B DNA 和组蛋白 C RNA 和蛋白质 D 核酸和非蛋白质47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AA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B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C 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D 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48 1 号染色体,短臂,3 区,1 带,第 3 亚带应表示为 AA 1p31.3 B 1q31.3 C 1p3.13 D 1q3.1349 1 号染色体长臂分 4 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BA 0 区 B 1 区 C 2 区 D 3 区50 在正常男性核型中,具有随体的染色体是 CA 中着丝粒染色体 B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 近端着丝粒

13、染色体 D 端着丝粒染色体51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 CA 单方易位 B 串联易位 C 罗伯逊易位 D 不平衡易位52 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这种情况叫 C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53 46,XY,t(4;6)(q35;21)表示 BA 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 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C 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D 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54 若某一个体核型为 46,XX/47,XX,+21 则表明该个体为 BA 常染色体结构异常 B 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7C 性染色体结构异常D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

14、嵌合体55 若某人核型为 46,XX,del(1) (pter-q21)则表明在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 AA 缺失 B 倒位 C 易位D 插入56 狭义的线粒体病是 BA 线粒体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B mtDNA 突变所致的疾病C 线粒体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D 线粒体数量异常所致的疾病57 mtDNA 突变诱导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 AA B 细胞不能感受血糖值B 糖原异生降低C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失控D B 细胞稳定性提高58 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 B )A Klinefelter 综合征 B Down 综合征 C Turner 综合征 D 猫叫综合征 E Edward 综合征59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典型核型为( C )A 46, XY , r (5) (p14) B 46, XY , t (5;8 ) (p14;p15) C 46, XY , del (5) (p15)D 46, XY , ins(5) ( p14)E 46,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