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0548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丁威 西南大学 摘 要: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社会急剧转型的 20 世纪初期, 各种本土的和外来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 对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 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中逐步实现了中国化, 从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指导着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虽然它们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但是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内在契合性。面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急剧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融合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只有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 切实从时代的现实需要出发, 把握历史契机, 实

2、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 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契合; 融合; 作者简介:丁威 (1980-) , 男, 西南大学哲学流动站博士后,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收稿日期:2017-09-26基金:重庆市教委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习近平强国战略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szkzy2017008)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习近平系列论述的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研究” (项目编号:17SKG150) 的研究成果Rece

3、ived: 2017-09-26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 近代“一般知识分子最感困惑的是中学和西学的异同及其关系问题”1(P9)。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这两个基本问题, 始终是困扰着近代以来国人的重大难题。近代以来频频发生的思想争论, 往往是围绕这两重关系开展。近代以来, 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传统文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日渐式微, 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客观上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于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初传入中国。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壮大, 作为其意识形态的集中彰显, 马克思主义凭借其强劲的生命力很快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4、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 马克思主义渐渐实现了中国化, 从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向前推进。长期以来,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之间关系问题始终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尤其引人关注, 这一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思想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 近年来, 在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现实因素的影响下, 周期性的文化复古主义甚嚣尘上。有学者指出:“国内不断刮起强劲的国学之风, 不当拔高和错误定位中国传统文化, 甚至提出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世界, 只有儒学才能给世界发展指明方向, 从而引起国内理论界和广大

5、民众的思想混乱:既然世界都要依靠中国文化和儒学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 那么当下中国问题是不是也得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来解决?”2在文化复古主义周期性的侵蚀之下,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统地位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承认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已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构造中, 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离开传统文化的浸润, 中华民族就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丧失传统文化的滋养,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便失去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

6、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只有在和而不同基础上, 促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深度融合, 推动中国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换, 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契合性(一) 哲学思想的内在契合汉武帝时期, 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家文化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被统治者确立为独尊的正统地位。自此以后, 儒家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几乎从未间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 使得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包罗万象, 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层级, 其致力于追求礼乐, 中心思想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其精

7、神内核是“仁”。在追求“克己复礼”的过程中, 儒家文化形成了以社稷民生为己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这也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石。马克思认为, 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6)。通过分析个人与共同体二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P119)马克思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每个人参与历史活动的总结果就形成了代表历史运动的方向“合力”。这一观点与儒家主张“民贵君轻, 以民为本”的思想相互贯通。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抓住这个文化上的契合点,

8、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有机处理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直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内化于中华民族的心理构造之中。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中, 指出任何事物都与其对立面的存在统一和斗争的关系。道德经有载:“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这是朴素辩证法的集中体现。老子以后, 作为道家的重要传承者之一的庄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其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影响之大, 绝不限于道家。即便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荀子、苏轼、王夫之等人也深受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9、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细致对比考察, 不难发现二者有许多共通之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则承认万事万物之间皆有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斗争性,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则有五行相生相克等等类似的观点。(二) 社会理想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历代以来, 儒家文化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礼记有载:“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所谓大同社会, 便是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选贤与能的治理体制、和睦相处的人际

10、关系、各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人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五位一体, 方可称之为大同。自孔子以降, 大同思想一以贯之, 这种传统思想已经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内化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素养。从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墨家的“兼爱”, 陶渊明的“桃花源”直到近世的太平天国所倡导的“无处不温饱, 无处不均匀”、康有为的“大同之道, 至平也, 至公也, 至仁也, 治之至也”4(P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思想, 都体现出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追求。但是, 这种“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是建立在相对薄弱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乌托邦式的空想, 没有认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依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没有

11、找到实现的正确道路所依靠的真正动力, 所以尽管近代以来, 前人曾数次为之努力奋斗, 试图将“大同”由理想付诸实践, 但最终都失败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缔造者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周期矛盾。他们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们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经济形态。5(P342)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人人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传统文化所表述的不尽相同, 精神内核却有着惊人的一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

12、据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和未来发展趋向的深刻分析, 预言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性:“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生产劳动将从一种负担变成生活第一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城乡之间的对立将消灭。阶级差别将消失, 国家将消亡, 对人的统治将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家庭关系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教育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宗教将消失。由于这些变化, 人们将成为自然和社会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5(P20)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类将得以全面解放, 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质的飞跃”。5(P634)毋庸讳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大同理想与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之上的、通

13、过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存在着本质差异的。但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 具有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同理想与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能够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形态的终极追求共产主义, 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总之, 不论是从哲学思想, 还是社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内在契合性。正因为这样,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 就展现出其他思想所不具备的亲和力, 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 发展壮大, 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必然性1. 传统文化

14、的困境关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6(P663)诚然, 在漫长中国历史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孕育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鸦片战争以来, 伴随着列强的蜂拥而至,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专制主义帝国走向消亡, 以此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式微。随着西学东渐的兴起, 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矫枉过正般的打压, 传统文化备受蔑视、挑衅、否定与打击。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化长久以来对中国民众根深蒂固的影响, 也剥夺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知识分子心

15、目中的主流地位。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但它的发展依然渐渐陷入了困境。虽然, 近年来强劲的国学之风极力提倡传统文化, 不当拔高中国传统文化, 但这其实正是传统文化陷入困境的曲折反映。2. 传统文化中的被动因素近代以来, 随着西学东渐,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间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交融, 但二者的差异宛若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东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之一是东方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环境, 以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对于这一根本差异, 前人早已洞察。陈独秀指出:“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 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儒者不尚力争, 何况于战?老氏之教, 不尚贤, 使民

16、不争若西洋诸民族, 好战健斗, 根诸天性, 成为风俗。自古宗教之战、政治之战、商业之战”7李大钊也认同陈独秀的看法, 他指出东西文明差异的具体表征为:“东洋文明主静, 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东人之哲学, 为求凉哲学;西人之哲学, 为求温哲学。求凉者必静, 求温者必动。”8不可否认的是, 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含有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被动因素。梁漱溟指出,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向内发力”, 而西方文化是“向外发力”。西方文化主要是外在的征服自然环境, 以满足自身的发展, 因此具有扩张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往往注重追求自身的内在修养,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指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 至秦汉收其果, 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9(P190)这“一成不变之观”指的便是传统文化与道德, 这其中所包含的被动因素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可能性1. 中国传统文化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