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1582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共云浮市委 办 公室文件云办发20104 号中共云浮市委 办 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 办 公室关于印 发 美好 环 境与和 谐 社会 共同 缔 造行 动纲 要 的通知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和上级驻云浮各单位: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 共 云 浮 市 委 办 公 室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 年 3 月 20 日 2 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一、背景和意义(一)“美好 环境与和谐 社会共同缔造” 是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单纯追求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2、,由于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矛盾等条件的制约,在云浮目前难以为继;以拼成本拼消耗的传统工业招商引资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策略,也因云浮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交通区位条件、基础配套设施等比较优势不突出而受到制约。作为广东欠发达的山区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结合云浮的实际,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 好字当头,快在其中 ”,就必 须把我们好的做得更好,以我们更好去招引别人更好的,特别是吸引高附加值的人。为此,我们实施“ 美好环 境与和谐社会共同 缔造” 行动纲 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形成云浮特有的比较优

3、势,促进各种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在云浮聚合,实现云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美好 环境与和谐 社会共同缔造”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2009 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宜居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推进南山森林公园和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 3 人为本,规划让广大群众参与、建设体现群众需求,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也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成功地探索了民办公助的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以及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管理模式。实践表明,通过美好环境建设,可以引导群众有序的参与、规范的自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和谐社会

4、建设,同时又通过群众有序的参与和自治,促进美好环境的建设。“美好环境与和 谐社会共同 缔造” 的发展理念是在上述背景下、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提出的,其内涵为:根据云浮面临的机遇和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宜居城乡建设为载体,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五者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把云浮内在的生态资本、资源资本与外部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实现云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云浮市资源环

5、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和云浮市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年)为指引,坚持“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广东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为目标,以建设宜居城乡为载体,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健康、生态、幸福的美好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4 (二)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通过“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将云浮建成 “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 。加 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 境建设,引导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发展健康和生态产业,形成低耗高效的生产发展方式,

6、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把云浮建成“值得作为故乡的城市” 。(三)工作要求1让发展惠及群众:坚持“以人为本” 的发 展理念,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要求,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推 进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2让生态促进经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实践发展第一要义,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低碳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3让服务覆盖城乡: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缩少城乡差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学校和医院改造,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

7、生体制改革,加强饮水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小额贷款等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4让参与铸就和谐: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的建设理念,探索转变传统城市建管模式,以资源的差异化配置为 5 动力,激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引导有序自治,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以“三网融合” 为平台,建 设城乡公共交流空间,通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更好地凝聚民智,树立云浮人新风貌;以推进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文明市民与文明城市的共同成长,实现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步缔造。三、工作措施(一)以“三 规合一” 为 手段推进各类规

8、划在空 间上实现整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建设的适宜度为依据,以实现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调控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二)以培育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提供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一是完成城区步行道规划,建设与机动车交通系统相分离的步行交通系统。二是完成城区自行车道规划,设立环城自行车道,并与步行系统相衔接,形成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市民健康出行。三是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带动市民开展健康活动。四是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以步行及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为依托,科学布局市民活动场所,增设绿色开敞空间。在提供舒适户外空间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生态、健康、

9、低碳的生活方式。(三)以山水特色为优势营造具亚热带风貌的宜居城市。一是倡导建筑节能减排,充分依托我市亚热带气候优势,引导运用首层架空、建设骑楼、冷巷及天井等传统亚热带建筑物的设计手法,推广使 6 用太阳能、天燃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亚热带特色风貌示范区。二是启动“显山露水 ”工程,推 进山水特色城市建 设,引导和鼓励市民进行屋顶及阳台绿化美化改造。(四)以生态慢行绿道系统为载体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坚持“点、 线、面” 相结合, 规划建设生态慢行绿道,将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村庄(社区)、以及规划建设的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连为一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珠三角

10、健康休闲度假基地,推动休闲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展休闲健康运动,催生发展健康产业。(五)以探索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为理念发展循环生态低碳经济。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积极实施能源资源节约、资 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工程,推动石材、不锈钢制品、硫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低碳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引导低碳化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同时,以“三网融合”为

11、平台,推动电子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六)以营造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为目标均等配置优质的公共服务。一是 促进公共教育均等化。以市教育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促进基础 7 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二是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以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县、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改善村(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以及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

12、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四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云浮中心城区自来水保障工程,加大饮用水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力度,完善城市供水保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逐步建成惠及城乡、全民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七)以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为抓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政府引导 、群众主体、共建共享 ”,做好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的建设工作,引导有序的村(居)民自治,增强村(居)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推进基层

13、组织建设。一是整合资源。对省、市、县安排到村(社区)的政府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先配置到符合要求的示范村(社区),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二是建立奖励机制。建立“以奖代拔” 的资源配置机制,设定奖励条件,激发村(居)民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文化熏陶。在推进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以塑造现代公民为目标,强化群众自我教育,培育“自主、 8 自强、合作” 的精神,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八)以“三网融合 ”为 平台推进公众参与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建 设,为民众参与公共事 务管理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市民评审团、市民调查群、

14、公众论坛、公共调查、公共辩论等多种公众参与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同时,通过推进“三网融合” 建设,改善信息化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区域的信息服务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2010 年工作要点(一)积极打造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中心城区。1进一步完善慢行交通系统。重点推进“上山进城” 工程建设。“上山” 工程,对南山森林公园 现有环境设 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南山森林公园周边步行系统,建设符合山地自行车比赛标准的山地自行车道。 “进 城”工程,推 进南山森林公园与城区学校、市场、社区相连接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逐步使城区

15、慢行交通系统形成南北拓展、东西呼应、山上与山下互动的新格局。2积极推进绿地网络建设。以市城区慢行交通系统为主线,增加公共绿地面积,规划和推进居民区公共绿地及活动空间建设。3推动亚热带特色风貌示范区建设。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市民进行屋顶及阳台绿化美化改造,推进城区街道的美化、绿化、亮化改造工作。 9 4建设 “显山露水”工程,利用和保护特有的自然山水风貌,塑造独具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景观,推进“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相映” 的山水城市建设。5加快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抓紧制定相关规划和措施,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商家投资参与“三旧” 改造。6继续实施“ 美化云

16、城行动月” 活动,推 进市城区及其周边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提高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校园、部队驻地的绿化美化净化水平。(二)连接珠三角绿道网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化旅游慢行绿道建设。以市区为中心,加快规划建设连接 5 个县(市、区)的慢行绿道,逐步形成连接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和石艺文化三大文化区,以及自然景观点、人文景观点、生态旅游景观、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慢行绿道。1积极开发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和石艺文化三大文化旅游观光点和邓发故居、邓发纪念馆、腰古水东明清古村落、蔡廷锴故居、连滩光仪大屋、大湾古民居等旅游点,推动特色文化游。2积极开发南山森林公园、城北大绀山森林公园、大王山森林公园(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推动生态休闲娱乐游。3规划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基地或“农家乐” 庄园,积极开发乡村风情体验游。4规划建设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