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1482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电子工程历史与就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了历史与就业机械电子工程又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技术。首先讨论有关机械电子工程的一些名词定义和涵义,其次,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柔性自动化系统为主线,介绍机械电子工程发展历史;第三,阐述机械电子工程的共性关键技术,特别强调了电子测控系统的作用;第四,列举机械电子工程在工厂自动化中广泛应用的一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第五,提出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机械电子工程”来源于英文名词“Mechatronics” 。这是由日本人首创的一个新词,它取了“Mechanics(机械学) ”的前五个字母和

2、“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七个字母组合而成,X 涵义是机械与电子的集成技术。在我国通常译为“机电一体化” 。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普遍把“Mechatronics”定义为“在设外产品或制造系统时所思考的精密机械工程、电于控制以及系统的最佳协同组合” 。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于 1981 年提出:“Mechatronics 心这个名词乃是在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总称” 。这提法体现了“机械电子工程”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机械电子工程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20 世纪

3、 80 年代初以来,发展日益迅速。它的需求背景是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以及社会服务自动化。在这些自动化环境条件下,自然需要各种各样的精密机械与微电子紧密结合的机器、机器人以及灵巧机械。因此,近年来,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向市场,其中有些是老产品的更新换代,例如,新型汽车发动机、汽车自动防滑驾驶系统、自动调整焦距和快门的照相机,以及各种计算机数技(CNC)的机床、工具等;还有一类是新设汁的产品,例如,模块式工业机器人、激光视盘放影机、游艇自动驾驶仪等。达些产品的共向特点是,精密机械与微电子的协同组合,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电子系统取代了精密机械系统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机械

4、电子工程已经并进一步开辟设计和生产新一代高技术产品的途径,它代表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过程的新集成水平。在未来,产品的更新换代将属于那些了解电子系统与机械系统最佳协同组合的人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凡积极进行机械电子工程研究,并加以全面推广和发展的国家,将处于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前列。对于任何先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其共性关键技术应包括精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处理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一句话,统称为机械系统与微电于系统协同组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即机械电子工程。系统是为了形成某种特殊功能而装配起来的一组物理元件。一般机械电子工程的机电系统是机械和电的组合系统。

5、利用机械电于工程新概念设计的系统(产品)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当前,从传统的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过渡,已经在各个领域逐渐出现:这种过渡主要是依靠对机械系统引用不断完善的电子控制技术加以实现的,其范围包括监控、开环控制、闭环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等。因此,有人认为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是电子和控制。但是,必须注意,控制技术和机械电子工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区别。所谓控制,就是按照给定的目标,依靠调节能量输入,改变系统行为或性能的方法学;控制系统是某些在物理上受可调节能量输入控制的一类系统。而机械电子工程伴随着机械系统的再设计,以获得微处理机能够提供的附加功能的全部优

6、点。以机械电于工程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往往是将复杂的功能,如精密定位,由机械转移给电子,从而产生更加简单的机械系统。机械类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制造并提供机械设备和电气装置的部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因为过去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设有机械类专业,已经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加上传统的机械企业这几年经济效益普遍不好,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和吸引力都有限,所以目前机械行业的就业需求并不旺盛。但如果着眼今后,可以这样说,机械行业将焕发生机。经过数年的改革调整,我国的机械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机械行业逐步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将得到较大的发

7、展,有专家预测,21 世纪的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对机械的需求必将有较大的提升。行业得到发展,继而会对用人提出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专家预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今后 10 年内,社会对机械行业毕业生总体需求较大,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最为紧缺。目前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逐步更新换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懂得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机械专业人才将大受欢迎。不过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

8、外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较高。因为这些专业将来的工作条件相对艰苦,需要从事车、钳、铣、刨等工作,所以报读这些专业的人不多,因而相关岗位上的人才缺口比较大。现在在不少地方的人才市场上,高级机械技术工人的待遇已直逼高学历人士。另外工业工程和工业设计专业也有望成为热门专业,因为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相对缺乏,我们 20 年来所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 3 万人左右,只相当于目前韩国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不过工业设计专业在当前的就业情形并不好,供大于求,这是因为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还不能为人、为企业所了解、所看重。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类专业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专业,大到万吨巨轮,小到移动电话,高精到航天飞机,普通到曲别针的制造,都离不开该类人才。而且,机械类专业还具有通用性的优势:学建筑机械的去搞医疗器械能适应,学石油机械的去造飞机也没问题。另外,并非只有机械行业才需要机械专业人才,任何行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研发性单位,只要使用设备、生产线,就要给机械专业人才用武之地,如制药、乳品、食品、橡胶等行业都需要他们来安装和维护生产设备。只要整个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就不乏就业岗位,他们既可以成长为工程师,也能胜任管理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