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578324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余姚市委老干部局 李真龙 沈雁鸣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必须正确把握老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调查掌握老干部的迫切需求,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近年来,离休干部队 伍由于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的变化,心理健康问题凸现。余姚市委老干部局针对这一新情况,为使老干部得到更多的尊重关怀,保持身心健康愉悦,采用了“ 二减少四增 进” 的办 法,就加 强老干部精神慰藉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当前老干部需要精神慰藉的主要原因1、身体状况变化引起心理问题。当前,离休干部已整体进入“ 双高期” ,“出不来、看不明、听不清、走不 动

2、”已是普遍 现象。 以余姚市为例,现有离休干部 304 人,平均年龄已达 84 岁。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的 43 人,占到 14.1%;有一定自理能力但 发病多、平时需有人照顾的 123 人,占到 40.5%;生活能自理、身体相 对健康的 138 人,只占 45.4%。而且前两者的比例在快速上升中。一些老干部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楚;更有许多老干部与社会接触日益减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他们在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离自己逐渐远去时,精神上容易产生压抑与苦闷,出现一系列特殊的心理问题,经调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沉湎于回忆,生活消极;二是自命清高,过度自尊;三是固执多疑,过分防卫;四是自我封

3、闭,拒绝交往;五是过度活跃,无事生非。2、家庭环境变化造成寂寞孤独。成年后的子女与老人分家,吃住不在一起,是当前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这就造成很多老干部成了“ 空巢老人”。如余姚市离休干部与子女同住的仅 64 人,与配偶同住的 178人,空巢独居的 58 人,住老年公寓的 4 人,其中请保姆或钟点工的只2有 56 人。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部分老干部的子女不能经常看望老人家,这些老干部就经常处于孤独寂寞之中,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怜等消极情绪也是在所难免,这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打击。同时,老干部独居也有多种安全隐患,使很多老干部心理上长期比较压抑。3、社会地位变化感到失落无助。一

4、些老干部在职时曾经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尊重。离退休后,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角色、活动范围、人际交往都与过去工作时大不相同,就会觉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觉得自己的存在一下子失去了价值,因而陷入无趣、无欲、无助的状态,精神变得非常脆弱。二、余姚市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的主要做法1、加强日常联系,减少老干部的寂寞感去年 2 月,余姚市委老干部局在坚持“五联六必到” 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局工作人员联系服务老干部责任制度,由每位机关干部结对所联系单位的 2030 位老干部,每季度进行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参加老干部党支部活动、祝寿等。今年, 还组织 全市老干

5、部工作专(兼)管员开展“服务 百分百,满意争一百”活动,要求各专(兼)管员对老干部百分之百走访、慰问、 联 系,老干部生病住院百分之百看望,重大节日百分之百祝贺老干部,老干部祝寿、去世等百分之百到场,老干部有困难百分之百帮助。同时,在春节、七一、八一、中秋、国 庆、重阳等重要节日及老干部生病住院时,对老干部进行上门(医院)慰问。还结合庆祝抗战胜利 60 周年和 65 周年、建军 80 周年、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开展了多次特别走访慰问活动及“爱老走访月” (送清凉)等活 动,大大增进了与老干部的联系、沟通。据统计, 2009 年至今,全局工作人员上门走访老干部 3201 人次,电话联系老干部

6、 2820 人次,看望生病老干部 700 人3次,为老干部祝寿 84 次,参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或社区活动 169 次,到联系单位 180 次。每逢老干部局工作人员或原单位专管员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老干部们都非常高兴,往往要亲热地交谈许久。特别是对于那些鳏寡孤独、空巢独居的老干部,无疑让他们压抑的心情沐浴到了温馨的阳光,减少了因长期独居带来的寂寞感。2、解决困难问题,减少老干部的忧郁感近年来,余姚市推出了一系列为老干部帮困解难的措施。如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建立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确保老干部得到方便、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制作、发放“余姚公交老干部 专用卡” ;设立离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资金,对长期身患

7、重病、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老干部给予特别的补助;建立“一键通 ”服务网络, 方便老干部求救、求助;向老干部发放“ 温馨提示卡 ”和“爱心援助卡”;完善老干部医 务室,除 节假日外全天候为老干部服务;举办老干部护理人员培训班;“朝夕相伴共增辉” 金晖志愿者服务分队为老干部进行医疗结对、保健咨询、小家电维修、日常生活服务这一系列帮困解难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帮助老干部解决了就医、出行、维权等 诸多生活方面的困难,大大减少了老干部的忧郁感。3、丰富文体活动,增 进老干部的愉悦感近年来,余姚市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两个阵地” 建设,努力营造温馨、健康、整 洁、舒适的活 动、学 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

8、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创建老干部“ 满意家园”。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老干部建立了 8 个文体兴趣小组,结合各个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每年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活动 20 次以上,参加的老干部达 600 人次以上。如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暨余姚解放 60 周4年老干部门球邀请赛、老干部书画展、 “朝夕相伴共增 辉,老少互动迎奥运”趣味性运 动会、庆“三八” 离退休女干部联谊活动、庆“ 元宵”联谊活动、 “老干部喜看军营新变化”及等老干部棋牌赛等活动。市老年大学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老年大学富佳艺术团建设,举办校运动会,举行教学成果交流文艺演出,开展“迎奥运,颂改革开放 30 周

9、年”系列活动、校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等,进一步促进老干部的身心健康,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使老干部们身心更加愉悦。4、宣传功绩风采,增 进老干部的自豪感近年来,余姚市采用多种方式,着力宣传老干部们历史功绩和夕阳风采,使老干部们的光辉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仅在全社会营造了更加尊重、关爱老干部的良好氛围,也让老干部们倍感自豪。如:建立余姚老干部工作简报(每月一期,至今已编印了 180 期)、“余姚老干部工作 ”网站(不定期更新) 这两个主要宣 传阵地。每两年编印一辑满目青山夕照红,至今已编印 7 辑,刊登了大量老干部创作的书画、诗文、摄影作品,宣传老干部的革命事迹,展示老干部的精神风貌。利用报纸

10、 、电视等新 闻媒体, 结合重大节庆 活动,大力宣传老干部的丰功伟绩: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宣传老干部活动,在余姚日报开设“红 色记忆” 专题栏 目, 刊登 10 位离休干部的革命历程和生平事迹;与余姚电视台联合制作“红色篇章” 栏 目,还邀请 10 位市级老领导, 摄制特 别访谈节目“风雨六十年”。开展纪念建军 80 周年老军人革命事迹宣传活动,在余姚日报开设“百姓故事咱当兵的人” 专题栏目,讲述 10 余位离休老军人在战争年代英勇战斗的革命事迹;邀请本市 17 位离休老军人,摄制“相约八一激情燃 烧的岁月” 特别节目。在“情暖夕阳红 新时 期余姚老干部工作图 片展” 及“展英雄风采

11、,建和谐社会”老干部 书画摄 影展中,也专门设立版面宣传老干部的丰功伟绩及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典型事例。55、引导余热生辉,增 进老干部的成就感从 2005 年开始,余姚市积极开展“朝夕相伴共增辉” 双向联动服务活动。近年来,参加帮困助学分队的老干部不断增加,助学范围不断扩大,已有 62 个老干部党支部与 97 名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助学活动,结对助学金额达 50 余万元。成立了老干部宣讲团,邀请一批政治素质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老干部党员作为宣讲团成员,深入乡镇、街道、机关、企业 、学校,广泛开展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宣讲活动,近年来,共为青少年、社区居民、机关干

12、部、企业职工等宣讲 50 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 6800 余人次。一些老干部还加入关工委、老龄委、历史研究会、 历史文化研究会、老体协、抗癌协会、老年 门球协会、老年艺术团等社会团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今年,组织 全市离休干部、市级老领导开展“ 夕阳余辉促和谐”争当“优秀一员”活动 ,鼓励老干部面向社会 积极发挥 余热。余姚市广大老干部余热生辉的广泛事例,反映出了老干部的共同心声: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是他们内心的真切愿望,同时也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觉得特别有成就感。6、开展社区服务,增 进老干部的亲情感近年来,余姚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宁波市有关社区老干部“ 四就

13、近”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相继出台了余卫发200678 号余姚市城区离休干部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余老干20073 号关于开展社区为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八方面医疗保健服务和六方面日常关爱服务。去年上半年以来,在城区 24 个社区中创建“ 老干部之家” ,通过采取“八个一 ”服务举措(即每位老干部有一位联系的社区干部,每位老干部有一位结对的社区责任医生,每位老干部有一份社区的宣传资料,每半年一次社区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或征求意见建议,老干部在社区有一间可经常沟通谈心的聊天室,每年社区有一些重大6文化、节庆活动邀请老干部参加,社区每季度统一安排一次上门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社区给

14、每位老干部每年上门送祝福一次以上),努力使“老干部之家” 成为老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微型课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乐园、发挥余热的夕阳舞台和安享晚年康乐的保健服务点。各社区“老干部之家 ”活动 丰富多彩, 经常走访联系老干部,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组织老干部开展新春茶话会、老少同乐迎元宵、送春联、猜灯谜、庆“ 三八”等活动,让子女不常在身边的老干部们感觉到了一份别样的亲情。三、当前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存在的主要问题1、能够给予离休干部精神慰藉的途径日益减少。以余姚市为例,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促进老干部身心愉悦的方法主要有上述六个方面。但是,从客观情况来看,离休干部中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耳聋眼花

15、、思维能力下降的比例不断上升,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能够参与学习、文体活动、 发挥余热、宣传报道的离休干部越来越少,离休干部出门、参加活动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因此,今后这些活动(特别是全面发动的集体性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逐渐、适当减少,并将逐渐丧失用武之地。2、老干部工作者给予老干部精神慰藉的作用有限。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老干部工作者一般没有受过精神慰藉、心理护理的专门培训,缺乏相关业务知识、经验和能力。二是 亲 属的作用不可替代。相对于老干部工作者的温馨关怀,老干部更渴望子女亲属的陪伴和情感交流,毕竟血 浓于水的亲情更能给老人心理带来安慰。三是老干部工作者为老干部服务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

16、能长时间陪同老干部。以余姚市为例,市委老干部局每位工作人员联系 2030 名老干部,既要完成其它职能工作,也要做好老干部联系服务工作,每季度一般只能电话联系或上门看望每名老干部 12 次。除此之外,原单位、社区、医疗服务站7及志愿者也只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长期孤独寂寞的老干部,只能是杯水车薪罢了。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 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加强老干部精神慰藉、解决老干部心理保健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可以为居家的老干部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也可以提供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服务内容全面而规范;另一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然要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可以给老干部提供高水平的心理护理、精神慰藉。但是从目前来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本地区虽然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但离普及和完善尚有很大距离,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任重道远。四、进一步加强老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